在城里的大医院,来自博山偏远山村的百姓总能从乌泱泱的人群中找到自己的老乡。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无奈。
好比做心电图检查,不仅需要一台仪器,还需要医生专业的诊断能力,这是在乡村卫生室无法实现的。
2024年2月以来,关于博山基层医疗的叙事已经更新,随着102台便携式远程心电图机在102个村卫生室“安家”,当地偏远山区的百姓再也不用为做心电图检查而来回奔波了。
这一年,也是乡村医生黄淑娟内心“五味杂陈”的一年。
一方面是从医27年,亲眼目睹过三四十例心跳骤停的患者倒在自己眼前,却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是作为一名乡村医生,由于心电图诊断能力不足,只能催促患者抓紧去大医院就诊。
改变,是从“心电一张网”项目开始的。
项目落地后,短短9个月,博山区已累计开展远程心电会诊服务1.73万人次,发现高危预警病例462份,服务对象几乎全是偏远山区的百姓。
仅仅一台心电图机而已,为什么如此广泛地牵动人心?
制约
11月19日,在桥西村卫生室,一张掉漆的老式方桌上,有件仪器不同寻常。与普通平板电脑不同,它的一端多出很多条线。这是黄淑娟的“新武器”,给村民看病用的便携式远程心电图机。
46岁的黄淑娟是桥西村的媳妇,她从19岁就开始干乡村医生,如今已有27个年头。
乡村医生的收入不高,每个月只有2000多元钱,即使是在当地村民眼中,村医也只是“看小病”的大夫,大病还是得去城里。
外界对乡村医生的这一“印象”,不止一次让黄淑娟的内心五味杂陈。她也曾有过忧思与奋发,但多年来基层医疗自带的“属性”,使其很难在付出与收获间找到理想的平衡点。
“从医27年,遇到心跳骤停的急症少说得有三四十例,面对患者没有呼吸和颈动脉搏动消失,除了打120急救电话,自己什么也做不了。”黄淑娟说。
不仅是桥西村,这样的基层医疗处境,可以说是存在于博山的绝大多数偏远山村。直到“心电一张网”项目的实施,才有了改变。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日趋严重的影响,博山区的老年人占比逐渐增高,农村地区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老年病之一,而心肌梗死更是危及百姓生命的急危重症。
如何解决当地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百姓的就医需求,成了摆在博山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博山区通过聚焦群众就医需求,提前谋划,分步实施,逐步构建起了全区“心电一张网”。
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对于黄淑娟而言,只需要能够熟练操作便携式远程心电图机即可。这台仪器真正“强大”的是博山区人民医院布设的远程心电诊断系统。
“城里医院的大夫24小时在线,患者做完心电图检查,一分钟左右就能出结果。”黄淑娟说,除了这台仪器,“心电一张网”项目还为村卫生室配备了“心梗一包药”,用于发现病例的早期介入。
自2024年2月“心电一张网”项目在桥西村落地,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70多人通过“心电一张网”做过心电图检查,成功筛查出心梗1例,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据68岁的桥西村村民任桂芝介绍,此前,自己曾去位于城区的大医院做过几次心电图检查,每次就诊至少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在村卫生室就能做这项检查,让我们少跑了不少腿。”
倒逼
前不久,博山区池上镇西陈疃村的顾大爷因胸痛、胸闷10分钟到村卫生室就诊,村医通过观察迅速判断患者可能为“心梗”,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后将结果上传至博山区人民医院远程心电会诊平台。
几分钟后,患者被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乡医紧急拨打“120”,源泉中心卫生院赶来的大夫立即给患者口服“心梗一包药”。到达博山区人民医院后,经绿色通道“双绕行”直接将患者送至导管室行介入治疗,患者转危为安,DTW时间(“Door to Wire”的缩写,指的是急性心梗患者从入院至首次导丝通过闭塞段的时间)仅为23分钟。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博山区人民医院自2019年便开始持续培养介入医生、护士和DSA技师,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举全院之力建设胸痛中心,并以此为核心打造博山区域胸痛救治体系。
2023年7月,博山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现场验收,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核心作用逐渐凸显,形成了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急救服务体系。
据博山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雷介绍,胸痛中心的建立,进一步优化了胸痛患者救治流程,强化了多学科密切合作,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2023年,博山区人民医院还布设了远程心电诊断系统,在各乡镇村卫生室安装了102台便携式心电图机。由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的形式为基层提供心电图诊断服务,构建以博山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为核心、各镇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心电一张网”,形成覆盖区、镇、村三级的心电远程会诊系统。
“心电一张网”项目的落地,实现了基层群众就近开展心电图检查,博山区人民医院提供实时、高效、精准的远程心电图诊断,以此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补齐基层医疗机构无专业心电图设备及无专业医生的短板,提高高危病人的诊断率并早期准确处置,减少并尽量避免漏诊及延误,缩短心血管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时间,真正做到了为基层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奋发
与所有城市一样,博山的基层医疗有“中心”和“边缘”的分化,而为缩小差距,“边缘”往往需要依赖“中心”通过各种渠道和形态进行“反哺”。这也是博山区卫生健康局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博山的基层医疗有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通过何种形式进行‘反哺’?”
“心电一张网”项目,便是对这一问题的探索。
通过采访记者还了解到,博山区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作为博山区级民生实事的项目内容之一,博山区卫生健康局高度重视,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培训调度会,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督促各单位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在创建过程中,各卫生院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同志靠上抓,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目前,博山区已有10家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顺利完成省市胸痛联盟现场认证,实现基层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覆盖率100%。
据博山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方亮介绍,各基层卫生院通过胸痛救治单元建设,进一步优化急性胸痛的就诊流程,提高医务人员高危胸痛的筛查意识,降低潜在的医疗风险,努力构建分级诊疗模式。
这期间,池上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已通过溶栓成功救治2名急性心梗患者,且2023年5月份通过溶栓救治的急性心梗患者,是淄博市首例在乡镇卫生院溶栓成功的病例,也是山东省乡镇卫生院中首例被国家胸痛中心总部宣传报道的典型案例。
肖方亮还介绍,截至目前,博山区已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便携式远程心电图机102台,累计开展远程心电会诊服务1.73万人次,发现高危预警病例462份。
此外,博山区人民医院还先后派出专家17人,对9个乡镇卫生院91个村进行了15场胸痛救治相关知识培训,累计培训167人次。至此,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三级医疗急救体系进一步完善,胸痛患者得到及时的健康指导和有效救治,“心电一张网”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如今,站在村卫生室的诊床前,再次说起博山基层医疗的黄淑娟,脑海中已是象征再度奋发的未来。对于生活在博山偏远山区的百姓而言,人人都希望未来是富足、健康的生活。她说:“这种改变,令人荡气回肠。”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姜涛 通讯员王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