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秋招人的精神状态,可太哈哈哈哈哈了。
已经从手握0 offer发疯,到一脸平静带着微笑:谁说这秋招难的,这秋招可太棒了。
有人被拒offer,一怒之下怒了好几下,“有仇拉着爸妈一起报”:
有人小发雷霆,对各公司作出处罚,颇有慈禧太后向各列强宣战的风范:
“我只能讨好你的竞品了,希望你耗子尾汁”;
有人“贵司在我的剧本里杀青了”:
给公司发“反拒”短信,感谢您参加XX同学的校招,我们已将您纳入储备企业库;
而从秋招人这美丽的精神状态,能感受到一个大字:卷。
清北复交各大985、211,都在秋招里挤破头。
而近日,人社部发布数据,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比2024年增加43万人。
秋招人:好的,本就不富裕的offer更加雪上加霜。
好在,教育部近日也出台了“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新规。
但,真的能禁掉吗?毕竟,学历歧视由来已久。
1
困在学历歧视和
优绩主义里的年轻人
TOP3>C9>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专科:
不管怎么严禁,学历鄙视链尽管不被明说,但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
而且,大的鄙视链中,还有各种细分。
网友:国人在搞比较这一块,从来都是最会找角度的。
但人上永远有人,比较永远没有尽头,在学历鄙视链上每一环的个体,又有谁是真正的赢家呢。
可现实是,比较、优绩主义的风,吹到各大高校。
最近某高校评奖学金的推文引发争议,《24/67656,他们拿下xxx最高层次奖学金》。
24/67656,这个数字戳到了很多人的心趴上。
入学前,他们说我们是灿若星辰的X大人;
入学后,我们只是分母67656中那微不足道的一个。
每天都感觉,有人掀开我的被窝给了我一手电筒,照亮了我的悲惨人生。
感觉自己是刚从下水道里爬出来的老鼠,躲在角落小心翼翼地适应阳光,突然被人给了一脚。
优绩主义的风,不仅吹到高校、职场,婚恋市场也没能幸免。
“谈恋爱吗?”
“不好意思,不是985我不谈。”
网友:你根本不是智性恋,你只是一个学历歧视的中国人。
包括各类恋综,仿佛是留学生和985的集散地,观众看他们仿佛在看偶像剧。
前段时间,一众网友反向PUA节目组,称要看二本恋综、大专恋综。
“当二本的我误入恋综”“更适合old百姓宝宝体质的love综《心虚的信号1》”。
网友:你演完了,下一集该我了!
网友们的自嘲,其实也是对优绩主义的反抗:
“真没必要这么看不起人……”
确实,学历成绩评奖等只是评价标准之一,那些数字其实并没有什么光环,脱去浮华的表象:
真正打动我们的,还是一个人完善健全的人格和可爱的灵魂。
2
优绩主义下
普通人也是独一无二的1/∞
近日,面向南京大学学子的《我在南大做普通人》这一栏目,让很多网友感觉心暖暖。
在栏目征稿启事里,他们看到很多大学生的迷茫,从昔日“别人家的孩子”,到入大学后的普通人:
中学的学习生活让我总觉得,我不是一个普通人。我是闪耀夺目的尖子生,是父母亲人的骄傲,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但在大学学习之后,我突然发现,我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
图源:南哪助手
看到在优绩主义席卷下,“普通人”似乎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但是当我们点开各类公众号,看到的似乎永远都是那些在领奖台上闪闪发光的重量级奖学金获得者、拿大厂offer拿到手软的求职达人、名列前茅论文一大把的保研成功人士……
在优绩主义席卷下,“普通人”似乎只要没有达到它们划下的标准,就是阴暗角落里的失败者。
提出反问: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表达自己的看法:
做一个普通人,并不是一件需要羞愧和懊恼事情。
希望,我们能明白,做一个普通人不是错事,在大多数人普通的人生里,我们要悦纳自己。
而很多南大人,也被此戳中,纷纷来稿分享自己的感受。
被困学历内卷多年的大学生,决定放弃优绩主义,即使那曾是他的乌托邦,跑了太久了,停一停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优绩主义伴随我很多年,某种意义上,它是我的乌托邦,无数个埋头苦读的夜晚,我只需要优异的成绩,其中放弃了喜欢很多年的美术和写作读课外书的爱好。
最近一年获得了一种自洽,成为普通人也没有什么不好,我可以花很长时间来写一篇文章,可以无聊时区触碰明孝陵的石碑。
成为普通人也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因为普通人也并不容易。我不再执着于优绩,而是看向生活的每个方向。”
图源:南哪助手
有人旁听很多专业课之外的课,视野变得开阔:
傅老师的文学课、蓝老师的哲学课、周老师的社会学、陈老师的政治学……当我对这个世界了解了更多的时候,我的视野好像变得更开阔了,从而意识到世界本是多么丰富、充满可能性的存在。
尽管我身边的朋友依然非常的卷,但我不再跟着他们卷了!因为生命不是被成绩所唯一定义的——还有你独一无二的感受力,你的与众不同的爱好,你的个性,你的不可能被复制的思想……
图源:南哪助手
有同学开始享受晒太阳,感受内心的平静:
“我深知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仅仅是健康、快乐、平静的过完一生,我的精力有限,所以我要用力的爱我自己,善待我自己,养好我自己,在日后回想起来,我会觉得我的一生是普通且幸福的。”
图源:南哪助手
有人收获了友谊、学会了独立和如何去爱:
“回顾我这四年,功利一点而言,我没发论文,没拿专利,没拿大额奖学金。
但我觉得我收获颇丰,我有了好舍友,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如何去爱。你说,如果获得了这些,我们还是普通人吗?”
图源:南哪助手
桑德尔在《精英的傲慢》里曾提到:
今天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影响到公民生活的三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大学的角色,第二个是工作的尊严,第三就是成功的意义。
跳出优绩主义的评价体系来看,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闪光点。
并且,我们要如何定义普通呢,当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收获颇丰的时刻,怎么不算是优秀呢?
没有人该是分母,普通人也是独一无二的1/∞。
尤其,当绝大多数人都是优绩主义定义下的“普通人”:
我们就更需要去看见聚光灯外,那不被照亮的大多数。
即便这种看见,需要不断呼喊;即便这种呼喊,会淹没在喧嚣里。
但只要一直有人在呐喊,我们终将听到回响。
3
人人都能过得很好
甚至更好
当然,观念和现实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消除就业学历歧视,不能仅靠严禁,需要有一系列实打实的优化措施。
比如岗位定向招人,像有网友抱着刷学历的思维来到美国,结果发现很多岗位其实是只要本科,反而不要研究生:
比如提升蓝领岗位待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人放弃了“上大学、拿文凭、找好工作”的人生道路,转向技术工作。
因为:即便没有大学学位,他们也过得很好,甚至更好。
根据美国劳工局的数据:
去年建筑工人的平均年薪为57,880美元,汽车维修与保养的技工更高,达到65,210美元,而年薪5万美元以上就已可跻身美国社会收入最高的30%人群了。
与此同时:
据悉,美国高中毕业生的大学入学率一路下滑:2009年一度高达70.1%,2019年66.2%,到2023年已跌到61.4%;与之恰成对比的是,去年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社区学院的入学人数增长了16%。
当低学历的从业者能挣到钱,也有职业尊严;
高学历者也有出路,不至于自嘲“读书无用”,也没必要觉得只有卷学历一条路;
如此,消除学历歧视,会往前进很多步。摈弃社会单一的评价标准,建立起多元的价值体系,也才更有力。
哈佛大学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教授曾说:
对价值(merit)的多元化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它会是一个起点,帮助我们走出那种被高等教育定义、被市场驱动的优绩主义。
不仅如此,什么是贡献、天赋、德行和卓越,这些概念都需要我们去赋予多元的定义,从而创造一种更健康的社会生活。
期待,我们走向重新赋予概念意义的那一天。
参考资料:
[1]南哪助手-《我在南大做普通人》系列
[2]三联生活周刊-抛弃大学学位的美国年轻人,正在涌进职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