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古树名木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11月19日,以“保护古树名木,全民共建共享”为主题的2024年江苏省古树名木保护系列宣传主场活动在苏州举行。
古树守护者“把脉问诊”,绿色“活化石”焕新生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适宜的光温水土、鲜明的春夏秋冬孕育了丰富的物种,众多“活的文物”古树名木记载着岁月更替,诠释着江苏的深厚文化。
据统计,江苏省共有古树名木2万余株,主要树种为银杏、国槐、圆柏、桧柏、侧柏、罗汉松、马尾松等。千年古树何以能存活到现在?得益于当地百姓、科研工作者共同守护。活动现场,3名古树名木保护代表依次分享感悟。
“古树和人一样,要遵循生老病死自然规律,如何帮助古树‘延年益寿’,是我们保护工作重要的研究课题。”江苏省林科院森保所副所长、研究员刘云鹏表示,古树名木保护借鉴了中医“望闻问切”方式,“望”古树名木外部特征,观察花果叶长势是否正常、是否有病虫害,“闻”树皮根系是否有腐烂的臭味,“问”当地居民,了解古树名木历史文化及周围环境变化情况,找出衰弱原因,“切”是针对衰弱原因,开出针对性“药方”,保证古树名木健康生长。
常州市园林局四级调研员谢星安则表示,对待古树名木要像对待自己家里的长辈一样,“常回家看一看”。中山陵园管理局园景园容处原处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刘曙雯呼吁,古树名木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需要每一代人都扛起责任与担当,把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传承下去。
线上线下齐发力 让古树名木文化“飞入百姓家”
一株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一种文化的记录;一株名木,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今年以来,江苏省林业局着眼“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古树绘史 绿韵江苏》电视宣传片,通过新闻影像,讲好江苏古树名木保护故事。
保护古树名木还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带来诗朗诵《悄悄地走进古树名木》,呼吁更多居民群众参与古树名木保护,为古树名木保护注入青春活力。
在互联网时代,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不仅可以躬耕“在地上”,还可以认养“在云端”。蚂蚁集团战略发展部江苏总经理王真推介江苏“古树医生”活动,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与公益模式创新结合,通过“捐能量”的互动方式,让古树名木文化深入生活。
古树名木的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活动现场,江苏省林业局副局长王学东、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施嘉泓、苏州市林业局局长曹光树、江苏省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处处长谢友超共同启动江苏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系统。
近年来,江苏省林业局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落实责任措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通过每年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把古树名木保护科普知识逐渐推广开来,把古树名木文化精神不断弘扬起来,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全省各级绿委办和林业部门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古树名木的时代价值,大力宣传古树名木守护人的典型事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古树名木。”江苏省林业局副局长王学东表示,要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共建,让古树名木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通讯员 房宇龙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