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来赴对口地区实地调研超过60次,撰写各类专报建议100多篇!
2019年从事对口帮扶云南工作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对口协作处一级主任科员陈佚捷主要负责联系滇南、滇西北片区州市,与前方援滇干部一起谋划好每年帮扶项目和举措,还参与很多消费帮扶等专项性任务。
对口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同的对口县、不同的时间段,有各自不同的实际需求。必须去一线调研、去摸情况,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找到适合当地的帮扶项目和举措。
“这是我的幸运!”多年来持续调研,陈佚捷见证了普洱市澜沧县东回乡班利村的蜕变。因聚居着直过民族拉祜族群众,也是拉祜族传统舞蹈“摆舞”的发源地和重要传承基地,东回乡班利村被称为“拉祜摆舞之乡”。“晴天一生灰,雨天一身泥”。以前,寨子里是茅草屋、杈杈房,人畜混居。
2019年起,上海市黄浦区挂职干部按照“扶智扶志”思路,班利村开始了大变样!村容村貌提升了;农业产业园、农产品交易中心成立起来了;民族文化展示场所、图书馆、儿童之家、咖啡馆等配套设施也配齐了……黄浦区更将班利村作为疗休养落地首站,整个村子“活了”。群众还自发成立了“摆舞演艺公司”,把“摆舞”融入日常农文旅展示演出中。“摆出一个春天”节目还登上了2022年春晚。
“我们在调研、研讨时有顾虑。是否要连续投入、是否会只留下一个“漂亮村”的外壳?如果只是简单地实现脱贫,把基础托上来,其实只要第一年的帮扶项目就能实现。”陈佚捷说,后来在和当地干部群众沟通交流中获得了信心,一方面当地有主动发展的自身动力,另一方面拉祜族在边疆地区有很强的示范代表性,沪滇协作工作应该要更加聚焦在民族地区的改善民生和凝聚人心工作中,要让民族地区一起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脱贫攻坚战阶段,要聚焦到脱贫群众身上,围绕就业、增收、特色产业、扶贫车间及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让群众持续稳定增加收入,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而乡村振兴时期,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基础上,更需聚焦县域,琢磨透当地“土特产”,打造农文旅一体化产业,对原有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真正产得好、运得出、卖得俏。
为了让西部地区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走出大山、走进东部地区,感受上海城市发展、伟大祖国的发展变化,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还要策划组织各民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三交)。
2023年8月,保山、临沧、德宏3个州市60名代表来胡“看上海”。因为是跨州市的首次“三交”活动,需要市办来牵头。活动涉及住宿、餐饮、交通、参观点位等方方面面,服务保障要细而又细。
这个活动最终和上海市总工“看上海”活动结合,既有上海特色景点,又有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活动一下就立体起来了。“真的想再多来几次上海。”结束后,这是代表最多的感想。通过一次活动,播种下一颗种子,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太有价值了。
在杨浦区,云南基层村干部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人民城市人民建”时的滨江线路,感受杨浦街道和小区的精细治理城市理念;云南科创青年走进上海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企业创始人、科技英才交流,开展乡村振兴创新思维培训、寻找创业灵感和发展契机;迪庆中小学生走进上海中小学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上海中小学生深入交流、缔结友谊。
在宝山区,发挥宝山体校和特长教师资源优势,连续三年在迪庆州维西县举办“宝维·三江知音杯”乒乓球交流活动和足球进校园活动,上海教练到当地选拔苗子,然后带回上海一起训练,让孩子们的体育特长转化为优势。
在嘉定区,发挥青年创业优势,组织青年企业家与德钦当地青年创业者、企业家结对子,共同就品牌策划、产品设计、产业对接、文创开发等开展座谈交流,建立长期交流微信群。
“三交”活动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是一项能够快速拉进各民族间距离的活动,要在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坚持,一方面,要更加广泛发动、扩大覆盖面,因此,在2024年帮扶项目中又创新在大理、临沧、楚雄、西双版纳、怒江等州市安排了“三交”项目,旨在让更多的各民族基层群众来沪交流;另一方面,要更加调动起各方资源、更加品牌化开展工作,将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以及城市发展情况整合进去,切实增强参加活动代表的感受度。
“中央要求、云南所需、上海所能”。对口帮扶和合作交流是一项工程,需要系统谋划推进,需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沟通交流,把准帮扶方向,确保工作成效。
刚参加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陈佚捷更加坚定,对口帮扶要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发力,让各民族群众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
2018年出差去云南,组织新一批沪滇服务接力队到云南。陈佚捷惊奇地发现,执行飞行任务的飞行员,正是当年第8批赴滇志愿者韩琦同志带教过的学生——和超。
没错,当年开展志愿者服务“三交”活动,在云南少年心里种下的那颗种子终于开花了。
在陈佚捷看来,对口帮扶和合作交流工作,需要用心用情去干。“云南本来就和上海是“一家人”,更要我们一起努力,建设好云南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