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位于黄河入海口的盐碱地大豆刚完成测产工作,进入收获尾期。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志喜团队”黄三角农高区负责人马燕明在“科豆35”实验田里看着颗粒饱满的大豆,难掩心中喜悦,“去年,‘科豆35’亩产超过270公斤,今年水浇条件差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了252公斤,其耐盐碱、稳产、高产、不炸荚、抗逆性强的特点非常明显。该成果受到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希望它能得到大面积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科研力量。”
选育的耐盐碱大豆品种“齐黄34”在3‰盐碱地亩产302.6公斤,航天大豆新品系“东航D-95”在盐碱地试验田亩产最高达到285.5公斤……盐碱地上“硕果累累”。
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的试验田收获的不仅是一粒粒种子,更是一个个“科研成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种业是农业的“芯片”。2022年12月,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落户黄三角农高区,旨在聚焦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三大领域,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
目前,黄三角农高区已汇聚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58家高校院所、108个专家人才团队,共建各类科研平台50余个,累计取得226项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关键核心技术23项。
“把专家的试验田变成农民的高产田”,近年来,黄三角农高区联合山东种业集团等企业,实施了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初心(东营)数字农业产业园、现代农牧循环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打造科技产业融合、产城镇村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大众新闻记者 任小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