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届授衔仪式于北京中南海内隆重召开,毛主席亲自为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10位卓越的共产党将领授予元帅军衔。

次日,授衔仪式的盛况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条位置。

一位远在香港的老人在看到报纸上这一消息之后,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他看着照片上那些颇为熟识的面孔,默默回忆着那段已然逝去的峥嵘岁月。

良久方才回过神来,仰头轻叹道:“倘若我当年没有选错,如今当个元帅之首是不成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是谁,又为何会这么说?

01

“铁军”初现世

这位老人便是张发奎

倘若我们了解他的经历,便会知道他所说的话并非狂妄自大、空穴来风。

1896年,张发奎生于广东省始兴县隘子镇。彼时正值清末民初,广东地区早已不是古人口中“鄙夷”的“南越”,由于深受近代西方先进思想的熏陶,这一时期的粤地豪杰辈出,从维新派先驱“康梁”到“三民主义之父”孙中山,中国近代史自此增添了诸多广东人的身影。

张发奎同样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书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自幼向往军旅生活,16岁考入广州陆军小学、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此期间,他深受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熏陶,自此跟随其脚步。

毕业后,在校表现出色的张发奎参与了讨伐袁世凯复辟的战役,在此期间崭露头角。1920年粤桂军阀冲突之际,他被安排进入粤军,担任排长,并因骁勇善战而得到了孙中山的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5年末,由于作战英勇、军事才能突出,彼时未及而立之年的张发奎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2师师长,前途不可估量。

翌年,张发奎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个,也是令他自此声名大噪的际遇:北伐战争。

张发奎所在的第四军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连续攻破平江、汀泗桥、贺胜桥与武昌城,令北洋军阀闻风丧胆、退避三舍,两湖人民赞誉这支骁勇善战的部队为“铁军”。

在此期间,由于原第四军军长与副军长的变故,第12师师长张发奎因赫赫战功而被提拔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这名驰骋沙场的军事奇才自此拥有了更大的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发奎的军事才能,在汀泗桥一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粤汉铁路的枢纽要塞,占领汀泗桥便意味着操纵了粤汉铁路的命门。直系军阀在此设下重兵,企图阻拦国民革命军的步伐。

在陷入久攻不下的困境之后,张发奎调转思路,暗中指派一个团渡江,与由叶挺所指挥的独立团东西呼应,随后同时夹击。毫无防备的直系部队腹背受敌,应接不暇,很快溃不成军。

第四军顺利地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北伐战争结束后,为表彰第四军驱除军阀的伟绩,武汉粤侨联欢社特制镌刻着“铁军”字样的盾牌赠予第四军。

作为指挥官,张发奎也屡得表彰,在军中被声誉为“北伐名将”,更是当选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任第四方面军第一纵队司令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胜利的喜悦并未延续太长的时间,国民政府内的政治暗流悄然流动,不久之后,张发奎将面临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抉择。

02

抉择之前,踌躇犹豫

1937年3月,宁汉分流,武汉、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决裂。与汪精卫更为亲近的张发奎站队到了武汉国民政府一侧,这也成为他此后饱受争议的一点。

与此同时,波澜壮阔的大革命下也在暗流涌动,国民政府内部对共产党人士的排斥倾向也愈发明显,国共合作的濒临崩溃的边缘。

但是,张发奎并不热衷于政治斗争,他并未趋炎附势一般地顺应国民党内部的反共思潮,反而依然与共产党人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他麾下拥有众多共产党战士,其中更是不乏贺龙、叶剑英、叶挺等此后成为共产党中流砥柱的革命将领。据不完全统计,北伐战争后期,张发奎部队中共产党人的数量将近3000名。

面对来自同僚们“提防共产党人”的挑拨,张发奎嗤之以鼻,认为麾下的共产党人勤奋认真,有几位更是自己的同乡,自己与多位共产党人私交甚好,必然不会出现反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曾流行着这样一段话:“蒋介石屠杀,朱培德遣送,张发奎收容。”

虽然这种说法从某些程度上有失偏颇,但也能够明显看出张发奎对共产党的特殊对待。

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迫害共产党人。张发奎原本便对蒋介石多有微词,如此迫害共产党人的举措更令他怒不可遏,他当即主张出兵讨蒋。

但最终受迫于政治形势而不了了之。

国民革命失败后,我党亟需招揽拥有军事才能的仁人志士。

我党中有着不少曾于张发奎麾下效力的将领,他们认为张发奎对共产党存在一定的肯定,是可以积极争取的对象,因此多次暗中接触张发奎,向他抛去我党的橄榄枝。

然而面对如此抉择,张发奎陷入了犹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发奎欣赏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他也愿意在国民党上下反共的境况下保全共产党人士,但是在面临抉择时,他却缺乏脱下国民党的军装的魄力与果决。

这与他的感情用事的个人性格存在很大关系。

譬如,张发奎投靠汪伪政府,是出于自己与汪精卫有过交情,且蒋介石背叛革命的前提之下。之后汪精卫提出“分共”的主张,公然背叛孙中山所制定的国共合作的主张之时,发奎虽心生不爽,但缺乏政治头脑的他最终被迫选择遵从汪精卫的指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共对峙愈发严峻的时候,我党依然在努力争取张发奎。

南昌起义前夕,我党甚至将张发奎列为会议主席团成员之一,北伐时期与张发奎有过交情的贺龙也多次电示欢迎张发奎南下参与革命,南昌群众更是张贴出了“拥护张总指挥”的标语。

不仅国内革命力量在积极争取张发奎,共产国际也认为张发奎是一个“典型的左派年轻将领形象”,具备较高的革命热情。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也表达了想与张发奎一同回粤的期望。

但是,面对共产党如此盛情的邀约,张发奎依然选择保持缄默。

这一次抉择,也成为了他此后最为痛惜悔恨的过往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党部分人士逐渐认识到,从理论上而言,争取张发奎存在可行与可能,但从他个人的角度而言却颇为困难,倘若一味固执追求,反而会导致我军落入不利境地。

李立三更是指出:“第一次会议觉到张发奎态度之犹豫与右倾,那么依靠张为领袖之回粤运动,很少成功之可能,甚至为三六九军所包围而完全消灭…”

在最后的争取尝试石沉大海之后,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党决定抛弃幻想,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随后国民党出兵镇压。

起义后期遭受失败后,张发奎听从叶剑英的建议,不追击叶挺、贺龙的部队,转而将第四军派去广东,与彼时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总指挥李济深争夺广州地区的势力范围。

若说这一时期的张发奎对共产党依然保持着若即若离,亦敌亦友,既不亲近亦不疏远的态度,那么广州起义的爆发便意味着二者关系的彻底破裂。

12月11日,在我党的指示下,叶挺、贺龙、张太雷等于广东发动武装起义,将革命的火种引到这片近代以来人才辈出的地区。

国民政府闻讯,当即下令由彼时正于广州清扫桂系军阀势力的张发奎进行镇压。军令如山,张发奎当即调集军队镇压起义。这也意味着张发奎此前与我党的友好关系在政治层面荡然无存,正式落入针锋相对的局面。

此外,张发奎旗帜鲜明的“反蒋”意图也是他身上颇为值得关注的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宁汉分流时期的立场到随后的宜昌发难,张发奎始终奔波于“反蒋”一线。这也成为了他在汪伪政府倒台之后被蒋介石政府冷落的一大原因。

在蒋介石的施压之下,张发奎的军事才能被迫毫无用武之地,他先后闲居日本、游历欧洲,在抗日战争前夕方才受召回国。

面对日寇的入侵,此前长时间纠葛于政治斗争的张发奎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日军进攻上海期间,张发奎被任命为国民党第八军总司令。在淞沪会战惨烈的战场上,即使部队节节败退,他依然坚定不移地表示“尽最后一分力,流最后一滴血”。

尽管淞沪会战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位骁勇善战、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指挥官留下了深刻印象。

恍惚间,那个曾驰骋疆场,攻无不克的“铁军”在兜兜转转几载春秋之后再次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的抗日战场上,张发奎率军征战东南沿海诸地,有力地阻挠了日军的北上步伐。之后,他又趁日军败退之际乘胜追击,一举收复多处失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张发奎对共产党的态度依然存在反复的倾向。他一方面不顾蒋介石的意愿,在抗日战争期间坚定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对共产党的迫害。一方面又在解放战争期间公然发布反共言论,不承认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抗日游击队并计划清剿。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清算了曾经拥有“反蒋”倾向的人士,于是,这位曾经为国民党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被剥夺了指挥权、军权,被下放为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心灰意冷的他逐渐萌生退隐之心。

1949年7月,张发奎辞去所有党内职务,脱下军装,退隐香港,自此不问军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晚年退隐,喟叹往昔

面对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实,张发奎内心百感交集。同时,国家统一、政局安定的局面也让他的内心稍感宽慰。

然而话虽如此,谁又不愿在戎马半生,封狼居胥之后荣誉加身,得到世人乃至历史的认可呢?

这种无可奈何的惆怅如同隐形的幽灵一般悄然缠绕着他,直至1955年授衔仪式的消息传来,万般感慨一同涌上心头,但追忆往昔百般境遇,他也只能慨然喟叹:

“倘若我当时没有选错,现在或许便是元帅之首了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3月10日,张发奎病逝于香港,享年85岁。

戎马半生,蹉跎半生的老人,带着难言的怅然与释怀离开了这个世界。

曾经承蒙张发奎诸多照顾的叶剑英元帅惊闻噩耗后,当即发去吊唁电信:“惊悉向华将军逝世,不胜哀悼。乡情旧谊,时所萦怀。特电致信,尚希节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悔恨也好,释然也罢,张发奎的人生际遇,闻者慨叹惋惜之余,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启示?

《三国演义》扉页上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也同样给予了我们思考的空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们或许无法洞悉成为英雄与匿于平凡的人生抉择有着何等的差别,但要明白,辉煌与落败伴随着时间都会变为逐渐鲜有人问津的“转头空”。

也许我们的抉择并非是最好的,但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那个豁达的,不纠结于过往的,能将欢愉与怅然都“付笑谈中”的“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