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1934年10月,红军在经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形势极其严峻,几乎陷入绝境。为了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央决定启动一项宏大的战略行动——长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红军长征,正是通过这次极为艰难的征程,我党的大部分力量得以保存,并在新的地域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红军大部分人被命令向陕北方向进行战略转移。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员被留在了中央苏区,他们是谁?他们后来的命运如何?
瞿秋白
●—≺留守在苏区的军队≻—●
众所周知,在我党尚未壮大之时,国民党一直视我们为眼中钉,以所谓正义之师的名义不断对我党进行残酷的围剿。
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多次暗中对我党实施围剿行动,而我党在实力尚弱的情况下选择了顽强抵抗,最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踏上了长征之路。
第五次反围剿
面对敌人疯狂的围追堵截,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但并非所有人都一同离开,而是大部分人转移,一部分人留守继续维持苏区根据地。
当时留守中央苏区的部队及其他南方根据地的军队,主要包括红军第24师,以及中央、福建、江西、赣南、湘赣等五个军区的独立团,总人数约1.6万人。
长征
其中,福建军区留守约五千人,湘赣地区留守约五千人,湘鄂赣地区留守约七百人,闽浙赣地区留守约一千人,闽赣和闽北地区留守约五千人。
这些留守的红军成员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伤病无法随大部队长征,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们进行如此艰巨的旅程。
此外,还有一部分新兵是在老兵的宣传下加入的,留守的老兵们无法跟随大部队,但他们努力在后方为党中央增添新的力量。
长征
党中央能够完成长征二万五千里的壮举,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的强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留守苏区的军队牵制了国民党,使其无法全力追击长征的红军。
与长征红军面对的自然环境的极端恶劣相比,留守苏区的红军更多地要应对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他们的处境更加危险。
美国作家哈利森在听闻此事后,对留守苏区的红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们为“死亡之师”,赞扬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
在红军正式开始长征前一个月,我党临时成立了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
最终决定由项英、陈毅、贺昌、瞿秋白、陈潭秋等人组成领导班子,负责管理和维持这些新机构的运作。
当这些领导人得知自己将执行九死一生的任务时,无一退缩,陈毅甚至在腿伤未愈的情况下临危受命,表现出视死如归的精神。
陈毅
●—≺用生命打掩护≻—●
尽管成立了临时的中央军区并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但在国民党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仍然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掩护主力军长征,陈毅、项英等人挑选留下的士兵都是愿意为国捐躯的勇士,正是这些人的顽强抵抗,成功掩护了主力军的长征。
起初,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剩余的红军进行疯狂围剿,陈毅带领200多人的留守部队在敌人不熟悉的深山中打游击,使敌人疲于奔命却无可奈何。
陈毅虽然在游击战中表现出色,但他同样处于深山之中,对外界情况一无所知,只能凭感觉牵制敌人,完全投入到游击战中,从未考虑过撤退。
由于陈毅的部队在深山中隐蔽性极强,敌人忍无可忍,在梅岭放火烧山,但天降甘霖,扑灭了这场灾难,这一事件在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中有详细描述。
陈毅
仅仅一个多月,留守在中央苏区的红军便难以抵挡敌人的围剿,大部分县城和主要交通被控制,形势岌岌可危。
同时,国民党派遣20多万官兵对中央苏区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围剿,企图一举歼灭我党残余军队。
当时的红军留守部队实力薄弱,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都远不及敌人,伤亡在所难免,其中以第24师的损失最为严重。
这一局面直到遵义会议后才有所扭转,经过讨论,决定留守部队全部开展游击战,以最小的人数损耗牵制敌人,为红军转移争取时间,并强调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恢复革命根据地。
在国民党的无情围剿下,部分红军成功突围到闽西根据地,但突围的红军队伍损失惨重。
在对敌过程中,一些高级将领英勇牺牲,包括何叔衡、贺昌、万永诚等人,以及瞿秋白、刘伯坚在被俘后英勇就义。
何叔衡
这些留守苏区的红军与长征的红军同样伟大,为了躲避敌人的侦察,他们甚至不敢在林中生火做饭,只能以野果、野菜充饥。
尽管如此,他们仍尽力而为,为后来的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
今天,看到新中国如此繁荣昌盛,我们更应向先烈致敬,向伟大的共产党烈士们致敬!
信源:河北共产党员2024-11-20《在革命战争实践中“寻道”的毛泽东》赣南日报2024-10-22《谋划与运筹:红军长征的决策与出发》海外网2021-06-10《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1.6万将士悲壮的留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