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哪一场战役可以称之为巅峰对决?可能有人会说不列颠空战,也可能会有人说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有可能会有人说是马里亚纳海战。这些战役的确打得很精彩,规模也很大,但距离巅峰之战还有一段距离,其实二战时期,真正的巅峰之战应该是库尔斯克会战才对。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双方的规模就知道了,德军方面的指挥官是“圣眷正浓”的曼施坦因,曼施坦因有德国第一战略天才的美誉,同样他的战术能力也绝对不低,是一位天生的将帅之才,德国之所以能轻松击败法国,与曼施坦因那如同天马行空的战略思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库尔斯克战役是希特勒对于东方战场的最后挣扎,他企图通过“堡垒”计划逆转局势,所以在库尔斯克战场上,除了曼施坦因之外,还有莫德尔、克鲁格、格莱姆等战功显赫的名将,可以说,希特勒将麾下的大部分家底都投了进来,总兵力多达九十余万,坦克、飞机、大炮等更是数不胜数。
而苏联方面的投入也是不低,因为斯大林也存着一战定乾坤的想法,总指挥自然非朱可夫莫属,而除了朱可夫外,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索科罗夫斯基、科索夫斯基以及瓦图京这个不知道算不算名将的人。总之吧,苏联这边也是名将云集,并集结了一百九十多万人,坦克、飞机以及大炮数量比德军是只多不少。
虽然规模不如莫斯科战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战役,但双方指挥官及将领的实力却更胜一筹,因为此时德国的老牌将领们基本都先后退出了,其实这些老牌将领们很难适应新的战争方式了。而苏联方面,经过数年的战争,将领们也都早就成长起来了,总算是度过了“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而且还以战养战培养出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各级军官。
虽然在战役开始之前,希特勒和斯大林都在纠结究竟打不打、怎么打,但战役正式开打之后,就是双方主帅比拼智谋才能的时候了;甚至可以说,此战开战即巅峰,曼施坦因和朱可夫都十分沉着冷静,曼施坦因在不断寻找进攻的方向,等待苏联方面松懈露出破绽;而朱可夫也是顶着巨大压力等待德军的进攻。
其实无论是曼施坦因还是朱可夫,最初定下的作战方式都是“防守反攻”,但在德军方面,曼施坦因没能顶住希特勒的压力,或者说是后勤补给的压力,选择了主动进攻;而恰好在曼施坦因决定发动进攻的前一天,在突出部南部的苏联近卫第6集团军捕获了德军第168步兵师的一名士兵,他供认德军即将在第二天开始进攻,这就让苏联方面有了心理准备。
而在凌晨时分,在突出部北部的苏联第13集团军俘虏了一个德军第6步兵师的中士,他也供认德军将在几小时之后发动进攻;这两个消息完全证实了德国即将发起进攻的信息,这是十分重要的信息,为了打乱德军进攻步骤,朱可夫向各部下达向德军阵地实施了炮火反准备的命令。
苏军的炮击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造成很大损失;虽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德军依然还是按照预定计划发起了进攻,在此后的时间里,德军不断从各方面发起疯狂进攻,而苏联方面虽然损失惨重,但依靠强大的后勤补给及规模庞大的预备役,牢牢守住了防线,包括大名鼎鼎的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
与南线战争相比,北线作战显然更加残酷,因为北线的指挥官分别是莫德尔和罗科索夫斯基,双方一开始就爆发了激烈的交战,可惜的是,莫德尔的战术指挥能力虽然更高一筹,但却终究无法突破罗科索夫斯基组成的“人墙”,在攻击能量耗尽后,莫德尔被迫转入防御;同样,罗科索夫斯基也无法突破莫德尔的防御,毕竟“战略防御大师”的名头不是白叫的。
总的来说,双方处于僵持状态,整个库尔斯克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场”,不断地吞噬着德国和苏联士兵的生命;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如果德军胜了,那德军可以继续发起进攻,而苏联想再防守就很难了;如果是苏联胜了,那德军就非常被动了,因为苏联方面肯定会发起大反攻。
但就在曼施坦因和朱可夫绞尽脑汁的角逐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变化改变了僵持的局面,因为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准备从南方发起进攻,希特勒为了守住南方,下令停止了“堡垒”计划,并抽调了大量机动部队去组建成B集团军群去意大利;虽然曼施坦因极力反对,但却无法改变希特勒的决定,甚至希特勒还下令停止进攻,德军开始后撤,双方基本恢复了交战前的态势。
虽然德军停止了进攻,并有序后撤,但朱可夫可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于是苏军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其实在这段时期,双方的损失都不算特别大,真正造成巨大损失的战役,正是之后爆发的奥廖尔战役和哈尔科夫战役。在奥廖尔战役中,苏军付出了近43万人的代价,歼灭了德军9万人;在哈尔科夫战役中,苏军付出了25万余人的代价,歼灭了德军近30万人。
在整个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损失80万人、坦克6000辆、火炮3000门、战机1600架,而德损失50万人、坦克1500辆、火炮5200门、战机1000架。从双方的损失及战术上而言,德军应该是略胜苏联一筹的,但由于希特勒的操作,使得德军在战略上而言失败了,因为德军彻底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被迫转入战略防御,而且由于国力上差距,使得双方实力相差越来越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