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墓葬艺术中,各种有翼神兽构成了一道令人惊叹的景观,原本只是普通动物的它们,在被画上羽毛和翅膀后,就变成天上神国与地下墓室的一部分,起着独特作用。
张骞最初前往西域,是要设法联合大月氏拉共同夹击匈奴,但也因此客观上凿空了一条中西文化交流的路线,即著名的“丝绸之路”。
在丝路沿线阿富汗的巴尔干地区,曾经发现了一一批古代墓葬,其中的黄金制品让人见识到了异域文化的特殊魅力,其中有两件冠饰分别出土于两座女性死者墓中,值得注意的是,将女王夹在中间的两只怪兽。
这是什么生物呢?从表面上看,很像是马,有着马的头和马的蹄子,但是它的身躯又被拉得很长,像是一条龙,头上还长着一只独角,更重要的是,在它的肩上还生出双翼,寓意其可以腾空飞翔。
显然这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而是中亚文化中极为流行的龙神,抑或马神。实际上,龙与马的确关系极为密切。在中国古老的典籍中如《周礼·夏官》中所说:“六尺以上为马,八尺以上为龙。”
所以,可能在游牧者眼中,马大神异者即为龙。而龙则是可以飞升的,因而需要为其插上翅膀,这的确是一种极为朴素的观念。但中国人的想象力则更加丰富与细腻,关于如何表达能够飞翔的姿态?想出了很多巧妙的构思。
比如佛教艺术中的飞天,想表现出他凌空曼妙的姿态,只需要勾勒出几笔飘带即可;再比如武威雷台汉墓的“马踏飞燕”,只需要让一只奔马将飞燕踏在脚下,自然表明这是一只凌空奔驰的神马,亦即所谓的“天马”。
不得不说,这样的表现方式太过于含蓄,所以在之后的岁月里,反而是直接为表现物插上翅膀的做法大行其道,并影响深远。
除了马被插上翅膀外,最常见的便要数虎了,这种翼虎一旦被创造出来,便长久地置于死者的墓室之中,常伴其左右,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997年,中山王陵,一共出土了4只神兽,并命名为双翼神兽。神兽在肋部两旁长有翅膀,体型如同老虎,头向上半举着,凶猛而有气势,每个神兽都做得栩栩如生,长度是40厘米,高度24厘米,每个的重量是11.45公斤,似兽非兽,似鸟非鸟。
除了这种立体式的表现之外,在汉墓壁画中,翼虎也是屡屡出现,比如在洛阳西汉卜千秋墓的墓室脊顶上的升仙图中,原编号“十一”至“十三”处有两只前后尾随的翼兽,前面一只体型稍大,鹿首豹身,两肋生双翼,长尾,作展翅飞奔状。
那么,这种神奇的生物,出现在墓室中,应该怎么称呼?它到底是干嘛的?
在《山海经》中提到过这样一种异兽,名叫“穷奇”,关于它的外形特征,就与我们讨论的翼虎极为相似。《山海经·海内北经》:"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头始,所食被发,在犬北。一曰从足。"
实际上,老虎吃人的题材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很多学者也将这件“猛虎食人卣”的猛虎,考证为穷奇,但是这与汉代流行的翼虎差距还是很大,其内涵也应有所不同。所以,这种汉墓中经常出现的翼虎,应该放在特殊的情境下考量。
在汉代,有一种大傩仪式,主要在墓室内进行,目的是为死者祛除危害其尸体和灵魂的鬼魅。而这种鬼魅,主要是指罔象,据说这种东西专食死者的肝脑,尤为可怖。而穷奇正好就是吞食这种鬼魅的克星,即《汉书》中提到的“穷奇、腾根共食蛊”。
在中国人观念中,虎是常见的、最凶猛的野兽,但也因此成为人们信仰的神兽,这种神力刚好成为吞食阴间鬼魅的阳兽。《风俗通义》:“虎者,阳物,百兽之长夜,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
而在老虎身上再加上翅膀,就意味着其神力加倍。在后汉书中也有“虎翼一奋,卒不可制”的说法,所以将这种翼虎穷奇放在墓室中,主要目的便是保护死者的尸体和灵魂,毕竟,在当时人的观念之中,升仙之路异常凶险,常有鬼魅侵害。
而有了翼虎就不一样,一来有翅膀可以飞升,二来有神力可辟凶邪。这便是中国人的特殊观念与信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