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启动沉管全断面管节预制的模板拼装,标志着这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入了关键阶段。拼装工作的顺利开展,将为后续跨江通道工程的沉管预制、浮运及安装工作奠定基础。

国际先进防水技术,为跨江通道穿“雨衣”

据介绍,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全长1.09千米,包括北岸(灵山岛)明挖段155米、江中沉管段305米以及南岸(横沥岛)明挖段630米,设计速度达50千米每小时。其中,下穿横沥水道,连接上横沥水道南、北岸,全程设置了3个管节,均采用独立干坞预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进行拼装的模板就像做蛋糕时需要用到的模具,为沉管管节预制提供了载体。”中铁隧道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模板拼装后将实施混凝土浇筑,确保达标后再拆除模板,这样就完成了1个管节组件的制作,1个沉管管节由6个管节组件和5个后浇带组装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整体式沉管隧道预制往往采用横向分部、纵向分段的浇筑方式,虽然降低了施工难度,但大量的横纵向施工缝却成为隧道开裂渗漏的隐患。为了减少漏水风险和防水质量控制的难度,项目团队采用了全断面模板台车一次浇筑成型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能显著减少沉管施工缝的数量,还能将施工缝隙长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相比传统分段浇筑方式能减少纵向施工缝2000多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对于建在水下的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而言,如何确保防水效果呢?在管节与管节的连接处,项目团队采用了国外先进的GINA、OMEGA止水带式柔性接头。这类接头能够随着水压的增大而自动调整压缩量,就像一条紧密的防水“腰带”,牢牢包裹在管节连接处,从而有效提升了管节的抗渗性能,确保每个管节之间“滴水不漏”。

三台模板台车同步作业,施工效率翻一番

在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项目(首期段)干坞工程现场,数百名工人正同步开展钢筋绑扎、模板拼装、混凝土浇筑等工作。项目团队启用了三台模板台车同时进行拼装作业,相比传统流水作业,施工效率提升了一半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实现三台模板台车同时拼装,既是工程亮点,也是难点所在。”项目负责人坦言,高峰期除了同时操作3台模板台车、5台龙门吊和塔吊外,还要兼顾其他大型运输车辆进出、土方外运、混凝土浇筑等复杂任务,这对项目团队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考验。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确保项目高效安全推进,项目团队通过BIM+GIS智慧建造平台,优化管节模型设计,统一把控预埋件管控、设备监控、建设进展等建设信息,对关键零部件安装、复杂条件交叉施工等进行模拟确认,同时结合内模行走系统、可伸缩内侧模板支撑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准度。目前,其中一个沉管内模已基本成型,计划于明年6月完成首期段沉管管节预制工作。

打造“沉管预制工厂”,实现项目降本增效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位于灵山岛尖的干坞工程现场为例,该区域除了保障首期段建设任务,后续还将承担跨江通道工程二、三期的沉管预制工作,作为项目的“沉管预制工厂”。在可回收建材重复利用方面,项目采用了大量钢构件对模板台车进行组装,与传统的焊接方式相比,模板台车使用钢构件具备组装灵活丰富等独特优势,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同步降低了施工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了解到,目前跨江通道项目(首期段)北岸主线隧道正在进行支撑结构施工,南岸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根据施工计划,南岸将在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后立即进入沉管工序,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作为区域内首条智能建造沉管隧道,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预计于2026年达到通车条件,建成后不仅能有效缩短灵山岛尖和横沥岛尖核心商务区的出行距离,更可直接打通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与国际金融论坛会议中心之间的联系,为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