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以非文字的方式记录着时代变迁。作为服饰裁剪制作的裁缝,也在时光流转中留下了动人的身影。如今,批量化的流水线生产作业,不知不觉间将裁缝挤进了历史的深巷,恍然回首,裁缝的身影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寿光这座小城里,依然有人在坚守着这一传统的老行当。

在东郭市场,圣城街道东营村裁缝李海霞经营着一家不起眼的门店。走进店内,一张裁剪布料的工作台板,一台缝纫机,各式各样的布料,琳琅满目缠绕在卷轴上的丝线,将这个小空间塞得满满当当。李海霞表示,裁缝这个老行当,虽然看起来有点“过时”,却蕴含着历史的传承,“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学,也没时间学做针线活儿,但日常生活中,这门手艺还是很实用的,所以我选择坚持做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艺养家,开启“精剪”人生

“几十年前,裁缝是一个很吃香的行业,裁缝师傅也颇受尊重。我当时学缝纫除了喜欢手工活外,也是为了走出‘农门’,学个养家糊口的手艺。”今年52岁的李海霞从事缝纫已经20多年,她说,旧时缝制服装,大多是裁缝一人完成量体、裁剪、缝纫、熨烫等各项工序,每天重复着这些动作,虽然枯燥,但可以凭着手艺养家糊口,还常能受到十里八乡的顾客的欢迎,所以她觉得很有意义。

李海霞性格开朗,平时喜欢热闹,喜欢跟人来人往的顾客谈时尚、聊家常。她说,缝纫的手艺是谋生的手段,也是生活的“调味剂”。最初,她除了在集市上做衣服外,还会在家里接一些顾客的“私人订制”。

那个时候,扯料子,量身型,飞针走线,每天李海霞都在缝缝剪剪中度过。因为手艺精巧、价格实惠、服务热情,她收获了一大批顾客。她说,每个时代流行的服装都不一样,上世纪90年代,流行西装,过年的时候,裁缝铺会忙得不可开交。回忆起当年红火的生意,李海霞侃侃而谈。无奈,随着时光流逝,成衣行业的发展,昔日的“香饽饽”今日却变为“路边摊”,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生意也越来越难维持。

“量体裁衣”已经成了老一辈人的集体回忆,现如今,批量化的流水线生产,已经让人将老裁缝这个行当遗忘在了脑后。尽管如此,李海霞却从没想过转行,对于裁缝,她早已经有了深深的感情,也已经把它视为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坚守传承,凭技艺声名在外

“现在衣服的样式更新、更多、更漂亮了,年轻人喜欢时髦,所以他们习惯了购买新款式的成品衣服,但我认同并坚持俭以养德的传统,经常利用自己的手艺将废旧衣服、不合身的衣服进行裁剪再利用,省钱又环保。”2018年,为了工作方便,李海霞在东郭市场开了裁缝店,这样老顾客有需要时可以直接到店里找她。在裁缝店里,记者看到很多手工钩织、裁剪的挂件、衣服等,店面不大,却“五脏俱全”,一张木板大长桌便是她的操作台,裁剪布料、熨烫衣服等都在这里完成。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她整天忙忙碌碌,开开心心,用她的话说就是“如鱼得水”。

采访时正值傍晚,来李海霞这里修改衣服的顾客依然不断。她说,这些顾客大都是附近小区的老熟客,“现在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到处都是服装店,做衣服的人也少了不少,来我这里的多是改衣服尺寸、缝补或者换拉链的。”

小小的裁缝铺是李海霞从日出到日落的“舞台”,她的双脚不停地踩动,带动轮子飞快地旋转,将闪闪发光的缝纫针上下穿过移动的衣料,那“哒哒哒”的声响令人心静又沉醉。

几十年来,李海霞始终以实惠的价格给顾客做衣服,为顾客提供补撕口、缝纽扣、换拉链、改橡筋、改裤脚等服务,在一针一线的缝纫中,都藏着她细腻细心、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现在做衣服的顾客少了,修改衣服的多了,很多顾客网购了衣服不合适,就会想找我改改,这让我这个老裁缝觉得还算有用。”李海霞说,裁缝这个老行当,看似传统古老,却蕴含着创新生机,很多年轻的裁缝现在非常善于“改衣服”,一些新款羽绒服、外套等,都能改得非常新潮,所以,她还是希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