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上甘岭战役发生了。敌军的攻势太猛了,15军很快就守不住了,大片阵地被敌军夺走。
就在这时,王金山问秦基伟:“你们是打还是退下来。”
秦基伟脸涨得通红:“保不住上甘岭,我提头来见。”
上甘岭战役到底发生了什么?15军真的被撤下来了吗?
艰苦的坑道战
1952年,范弗里特决心要对我军发动进攻。他向当时的联军司令克拉克申请了大批炮弹,远远超过了一场战役的用量。
他企图用轰炸的方式,直接占领我军的阵地。但对于范弗里特的这个方法,我军却早就找到了应对之策。
1951年第五次战役结束之后,彭老总让15军负责驻防五圣山地区。在15军之前,负责防守这片阵地的是26军。
和26军相比,15军在阵地防御战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但秦基伟得到彭老总的命令之后,立马就带着人去了26军的阵地。
他仔细观摩了26军的防御部署,也和26军学习了如何有效进行阵地防御。等两军换防之后,他其实已经将阵地摸清楚了。
五圣山地势较高,敌人想要进攻的话,就必须用猛烈的炮火铺路。美军火力充沛,一旦他们使用炮火覆盖的作战方式,我军很可能顶不住。
所以在经过侦查之后,秦基伟决定带着战士们挖坑道。
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坑道战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战术。早在清政府时期的中法战争中,清军就使用过坑道战。
坑道在山地防御战中,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更别说我军使用的坑道战,是在之前坑道战的基础上再次发展的。坑道内有完整的生活、战斗设施,可以保障战士们的生存。
而这种战斗方式最大的作用,就是可以削弱敌人炮火的效果。为了保证敌人的火炮不将坑道炸塌,我军在构筑坑道的时候,一开始采用的是马蹄形坑道。
和传统的坑道相比,马蹄形坑道更坚固,防御性能要更好。和野战工事结合之后,更是变成了能打能防的完备战斗体系的一部分。
而且在坑道工事建筑刚兴起的时候,志司就发出指示,要求建筑的坑道必须达到七点要求,即:空、炮、毒、雨、潮、火、寒七防。
而且每条坑道的施工标准,志司也给了明确的规定。按照要求,每条坑道必须保留两个出口,这是为了防止敌人进入坑道。
并且随着工程质量的提高,坑道的长度也在逐渐增加,而且还在里面新增了火力点、观察孔等位置,就像一个建在山里的碉堡一样。
艰苦的战斗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秦基伟也没有想到,坑道会在战斗中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金化攻势”是范弗里特精心策划,并信心满满的一次战斗。范弗里特在这次战役中,动用了美军一个精锐师、韩军两个精锐师的兵力。
而且为了保证这次战役的胜利,他决定大量使用炮击。
1952年10月14日,随着范弗里特一声令下,美军的轰炸开始了。
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小小的阵地上,就被投了三十多万发炮弹,阵地上的所有东西,在这样高密度的轰炸下,都变成了齑粉。
战士们虽然躲在坑道里,但爆炸的余波不断传过来。
他们就像是在狂风骤雨里飘摇的小船,在颠簸摇晃中稳定自己,防止自己坠入大海。
战士们被震得耳鼻出血,有人把牙都磕掉了,还有的小战士就这样牺牲了。
可即便在这样高强度的轰炸中,我军构筑的坑道依旧毫发无损。也是靠着坑道,战士们才能存活。
这样猛烈的轰炸,我军布置的表面阵地已经被全部摧毁了。没有表面的工事依仗,战士们的损失就大了很多。
当时负责防守这片阵地的,是15军的45师。而另外的两个师,秦基伟也不敢随意调用,因为害怕敌人就是为了调虎离山搞得这一出。
战斗刚开始就异常惨烈,敌军在经过半小时的轰炸后,在坦克的掩护下发起进攻。虽然地势陡峭,对坦克不利,但我军也不可能永远躲在坑道里。
只要我军出来之后,敌军的坦克就对我军进行炮火压制。这种情况下,敌军很快就攻了上来。
不过虽然局势对我军不利,但45师也不是吃素的。秦基伟亲自坐镇指挥部,指挥战士们和美军作战。
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战士们击退了美军三十多次进攻。然而敌人损失虽然不小,45师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秦基伟看着传来的战损名单,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整整七天七夜的时间,战士们在前面打得激烈,他在后面指挥部心急如焚。但在接到崔建功的电话时,他还是咬着牙让战士们坚持。
他说:“15军流血不流泪,就算你们都拼光了,我也会上去守阵地。”
王近山的激将法
15军损失这么大,坐不住的不只是秦基伟,还有三兵团副司令王近山。
眼看传来的战报一次比一次不乐观,他很担心我军会失去这片阵地。要知道,一旦失去五圣山,敌军接下来就是一片坦途了。
因为附近的阵地,只有这里能阻挡机械化美军前进的路线。
这件事他知道,秦基伟自然也很清楚。但在战斗中,指挥官往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有时候很多决策都不敢下。
而王近山也清楚,秦基伟是个英雄主义很严重的人。这种时候好好安慰他没有用,只有激他一把,才能让他发挥出原本的实力。
于是王近山给秦基伟打了个电话,让他赶紧回驻地一趟。
等到该吃晚饭的时候,王近山才看到了秦基伟。而这一见面,王近山就愣住了。从上岸岭战役开始到现在,短短几天的时间,秦基伟好像老了好几岁。
似乎他过去的每一天,都像过了一年一样。
其实也正常,出现在王近山面前的秦基伟,不仅胡子拉碴,而且眼窝深陷,面容发青,眼睛里面血丝密布。
这都是他睡不着觉,一夜夜活生生熬成这样的。
见了他这个样子,王近山也有些不忍心了。但不管怎么样,该做的还是要做。
他将秦基伟拉到自己身边坐下,关切地问:“前线怎么样,你给我个实话,到底能不能顶住。”
听到王近山这样问,秦基伟苦笑一声:“四十五师快要拼光了,29师也上去了一个团,可其他部队不能继续动了。”
“我问你还能不能顶住。”王近山严肃道:“如果顶不住你就下来,我让12军上去。”12军是王近山的老部队了,打过很多有名的硬仗,战斗力十分强悍。
王近山说出这样的话,就是对12军战斗力的自信。但这句话,也让秦基伟满脸通红。
他猛地站起身,向王近山敬了个礼:“请司令员放心,我不下,就是死,我和15军也要死在上甘岭。”
“好。”王近山站起身。“那我就把12军交给你指挥,你给我把阵地守好了。要是保不住阵地,你说怎么办?”
“保不住阵地,我提头来见。”秦基伟斩钉截铁地回答。听了这句话,王近山就知道,那个自信满满的秦基伟又回来了。
不出王近山所料,秦纪伟仅凭着45师剩余的力量,就将他们丢掉的阵地夺了回来。等12军到了的时候,45师交给他们的,是一片完整的阵地。
等到王近山将喀秋莎正式调配给15军,秦基伟所期待的反击时刻终于到来了。在他的指挥下,12军和15军联合作战,终于将所有的阵地全部收回。
秦基伟一战成名,他顶住了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进攻,创造了阵地防御战的奇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