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兵打仗,俾斯麦自然是帮不上忙的。普鲁士军事机器的掌舵者,一个是67岁的陆军大臣罗恩,另一个是69岁的总参谋长老毛奇。他们日后也和俾斯麦合称为德国的“统一三杰”。在这三个人里,罗恩的名气最小,但他承担的工作,却是最基础性的,那就是:优化普鲁士陆军的军制,建立战时快速动员制度。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行军打仗,肯定是老兵比较吃香,服役的年限最好长一点。但罗恩认为,老兵容易生出“兵油子”作风,不好管理,对新式武器的接受速度也偏慢。既然普鲁士正在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人力资源异常宝贵,那就应该把征兵的面铺得广一点,年限缩短一些,这样可以让更多国民拥有军事经验。在罗恩要求下,普鲁士陆军实行的是三年义务兵役制。所有新兵要在一线部队待够三年,随后转入预备役,一线岗位则重新让给新兵。分布在各地的动员机构在培养基层军官时,也很注重新老搭配。这套动员模式,随后又移植到了整个北德意志邦联。从纸面上看,普鲁士陆军的一线兵力只有不到40万人;但因为民间存在为数众多的退伍兵,预备役军人素质也很高,总兵力可以迅速扩充到三倍。事实上,普鲁士方面在开战第一个月,就动员了73万野战部队,编成3个大军团,有条不紊地朝预定战场开进。到战争后期,野战军的数量更是突破了95万。
再说老毛奇。老毛奇对普鲁士陆军,有三大贡献。一是建立了专业的总参谋部制度,用现代测绘学、工程学和情报学知识制定战争计划。二是利用铁路快速调动部队和给养,分散运兵,到战场附近才集结起来。这种做法在旧式军队中,很容易滋生混乱。但因为有罗恩的严格训练,加上早期有线电报的帮助,普军的集结一直高度有序,速度也非常快。三是大量配备新式野战炮。要知道,普鲁士陆军装备的步枪,性能其实不如法军,法军手里还有刚刚问世的多管机枪。但因为普军的火炮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单兵武器的差距就在无形中被抵消了。
战线另一边的法军,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法国陆军在和平时期的一线兵力,是43万人。他们实行七年兵役制,有不少军官和老兵参加过对阿尔及利亚、墨西哥等地的海外战争,久经沙场,单兵装备也不差。从铁路密度看,法国东部同样交通便利,适合快速运兵,不至于被动挨打。
问题在于,法国军队的“软件”比对手差了整整一档。先说兵力:43万法军中,有1/4的兵力平时部署在海外,留在国内的只有不到30万人。即使陆军部火速征召了20万预备役军人,也才勉强凑够50万野战军。当然,法军还有40万的二线兵力,称为“国民警卫队”。但这支武装一年只训练14天,他们除了身着军装、肩扛步枪,和普通老百姓根本没区别。这种部队当然胜任不了进攻战,只能留在后方充充样子。另外,法军还高度迷信60多年前,拿破仑一世的作战模式。他们的野战部队在离前线还有上百公里时,就开始集结整队,随后慢悠悠地朝战场移动,时间都浪费在了行军上。问题是,拿破仑一世的年代还没有铁路,现在有了更便捷的交通工具,为什么不用呢?法国陆军大臣勒伯夫倒是想到了这一点,他下令用铁路运兵。但法军没有受过这类操练,也没有调查铁路运力。结果,好几支部队被堵在东部边境的车站上,乱哄哄没人指挥。号称要打“进攻战”的法军,只能停在原地,等敌人来进攻。
更大的问题出在双方的最高统帅上。拿破仑一世开创了一个战争传统:每逢大战,皇帝一定要亲临第一线,坐镇指挥。普法双方都延续了这个做法。区别在于,普王威廉一世并不是一个喜欢亲力亲为的人。他知道老毛奇的判断力比自己强,就让老毛奇先去前线,随时发布命令,自己带着臃肿的大本营慢慢赶路。毛奇做的决断,会通过电报发给普王,普王通常不会添油加醋。可拿破仑三世就不同了,他明明没有伯父的军事天才,身边也没有优秀的参谋人员,却事事都要亲自插手。开战两星期后,1870年8月2日,拿破仑三世亲率3万军队,攻入德国西部小城萨尔布吕肯。正当他为初战告捷而兴奋时,突然接到电报,说12万普军已经绕到了他们南面,正在包抄过来。拿破仑三世赶紧下令后撤,转入防御作战。讽刺的是,求胜心切的法军居然没有带本国地图,每一次移动都是一片混乱。
当然,普鲁士军队的行动,也称不上尽善尽美。老毛奇在开战时的部署,是同时动用3个大军团,将法军主力吸引到萨尔河附近,再一举包围歼灭。但在8月6日的斯皮克伦战役中,一支普军贪功冒进,让法国人直接缩了回去。这样一来,包围战就变成了追击战,战场范围一下扩大了。老毛奇只能调整部署,自己先带19万大军,去追击法国最精锐的莱茵军团。8月18日,双方在弗拉沃洛特爆发血战。因为普王威廉一世罕见地越级指挥,这场战役打得很不顺利,普军在近战中伤亡惨重。但老毛奇的整体部署是对的:12万法军在巴赞元帅带领下,打了一整天,弹药耗尽,斗志全无。他们就近逃向了梅斯要塞,在那里被普军团团围住。整个法军1/4的兵力,就这样丧失了战术价值。而这时距离双方正式宣战,才刚刚过去了一个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