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卢陶然 巴库、北京报道
近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
COP29期间,由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与蓝色先锋伙伴联合主办的COP29 1.5℃ Talk青年开放麦活动在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馆(GAUC Pavilion)举行。活动邀请到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多国青年畅谈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国际合作和金融手段保护海洋资源,促进蓝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蓝碳是固定在红树林、海草床等滨海生态系统和藻类、海水贝类等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碳。这些生态系统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储存在海洋中。通过蓝碳发展增加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生态修复与碳交易的结合为海草床保护带来了新的可能性。”11月16日,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项目专员贾子琪在活动上表示。连片分布的海草又称海草床,海草床是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自身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外,还能通过拦截作用捕获大量的碳,并将其埋藏在海洋沉积物里。
然而,随着海水温度上升、海洋酸化加剧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它们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全球海草床以每年7%的速率在减少,约有三分之一的海草床已经消失。我国的海草床也遭到严重破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在采访中获悉,海草床占全球海洋面积不足0.2%,但每年贡献约10%的海洋有机碳埋藏,是全球蓝碳(海洋碳汇)的重要贡献者。
海草床凭借其碳汇能力,成为蓝碳市场中未被充分开发的资源。通过量化修复后的海草床的碳储量,可以将其纳入碳交易体系,从而创造经济激励,为修复项目吸引资金。
“通过科学评估测量海草床的碳储量和碳汇能力,利用这些数据推动将蓝碳纳入政策框架和碳交易市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模式,让生态修复既能为全球气候目标做出贡献,也能支持经济增长。”贾子琪介绍。
天津合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瑷介绍,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海岸线全长153公里,海域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海边有着泥泞的滩涂。“再小的个体都是可持续的参与者,湿地净滩、候鸟救助、生态保护倡导活动等需要更多人的切实参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