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英雄,一位为革命理想奋斗终生的英雄。
他为人正直、才华横溢,是位杰出的政工干部,更是位出色的宣传鼓动家。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b6f9fac2j00sna6b20048d000fe00asm.jpg)
在新四军最艰难的岁月里,是他用满腔热忱和非凡才智,铸就了这支铁军的精神支柱。
而他,就是英年早逝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年少启蒙,播撒理想的种子
1906年的湖南邵东,袁国平呱呱坠地,降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
尽管家境贫寒,但父亲靠着一手绝活——弹棉花,补贴家用,让袁国平得以去读书。
年少的他已初露才华,在县立高小就读期间,成绩优异。
"习武是为了强身健体,不可好斗惹事。
"母亲是位女中豪杰,自幼习武,将这门手艺传给了体弱多病的儿子。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7a8d0f97j00sna6b4013xd000zk012im.jpg)
袁国平谨记母训,虽然武艺超群,却从不恃强凌弱。
直到有一天,再也无法忍受几个纨绔子弟的欺凌,他才狠狠教训了他们一顿,从此再无人敢轻易招惹他。
16岁,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憧憬,袁国平考入了湖南第一师范。
在这里,一颗火热的心迎来思想的启蒙。
他争当学生领袖,畅谈国是,学习进步思想,言辞犀利却又彬彬有礼,深受师生爱戴。
一个立志投身革命的理想种子,悄然扎根发芽。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90ef8fe6j00sna6b300hhd000m800u5m.jpg)
考入黄埔,投身革命洪流
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北伐的战火已经点燃。
1926年,怀着从戎报国的理想,袁国平毅然报考黄埔军校。
凭借过人的才智,他顺利通过重重选拔,成为黄埔四期政治科的学员。
在黄埔,在革命导师的熏陶下,袁国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他的人生轨迹与革命事业紧密相连。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9715ccd6j00sna6b200h0d000dw00dwm.jpg)
北伐打响,他作为一名年轻的革命军人,随北伐军南下,将革命的火种从珠江两岸一路撒向长江流域。
然而好景不长,革命的成果岌岌可危。
他亲眼目睹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那一幕幕血淋淋的画面,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要保卫革命果实,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袁国平下定决心,他要为革命事业而战。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8e0476b2j00sna6b10043d000rs00p4m.jpg)
东征南征,革命洪流滚滚向前
"打土豪,分田地!"响亮的口号响彻寂静的山村。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袁国平和战友们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
1927年,他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浴血奋战。
后来,当东江苏区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中陷入困境,他临危受命,出任湘鄂赣特委书记。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b9a088c7j00sna6b1001vd0008c004om.jpg)
在他的带领下,红军游击队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巧妙周旋于敌人之间,屡建奇功。
革命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征程。
袁国平作为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与战士们风雨同舟,一路披荆斩棘。
谁曾见,在湘江血战的枪林弹雨中,他身先士卒,率红十团抢渡湘江,掩护军委和主力红军渡过天险;谁曾见,在娄山关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带头冲锋,用生命捍卫革命希望。
向死而生,革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在袁国平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2a686e90j00sna6b20042d0009j00cim.jpg)
成为新四军的中流砥柱
枪林弹雨的洗礼,百折不挠的意志,让袁国平成为党和红军最信赖的政工干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一支由南方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应运而生,而敢于担当、政治才能出众的袁国平,在毛主席和项英的力荐下,走马上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新四军初创之时,政治工作千头万绪。
从组织到宣传,从纪律到作风,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69705633j00sna6b2002fd000aj007dm.jpg)
而能文善武的袁国平,正是这支年轻部队急需的领军人物。
他在政工干部的选拔上,既不唯出身论资排辈,也不搞任人唯亲,而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在他的提拔下,许多德高望重、才华横溢的干部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他更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思想宣传和政治教育方面动足脑筋。
那些立论精辟、说理透彻的政论文章,那些充实生动、入木三分的演讲,让官兵们的士气空前高涨。
正如陈毅所言:"国平是个优秀的宣传鼓动家,有才干!"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48b45d19j00sna6b2009sd000gx00bqm.jpg)
就这样,凭借顽强的意志,过人的才智,袁国平成为新四军最可信赖的政治领袖。
在他的带领下,新四军的政治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为这支年轻的部队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永垂不朽的革命英烈
1941年1月的皖南,寒冬料峭,一支从皖南事变突围的新四军残部,在一座破庙中休整。
由于不间断的战斗,战士们早已筋疲力尽,很快进入梦乡。
只有一位重伤员,一直难以入眠。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6871f46fj00sna6b20084d000ci008qm.jpg)
他是谁?他就是光荣负伤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半个时辰前,他把身上仅存的七元党费交给战友,请求代为缴纳。
此刻,见战士们都已陷入沉睡,他颤颤巍巍地掏出手枪,黑洞洞的枪口,抵住自己的太阳穴......
砰——枪声响起,鲜血溅落,35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因为他明白,留着自己,部队就难以突围。
唯有自己解脱,战友们才能冲出重围,革命的火种才能延续。
"请战友们原谅,我不能再陪你们走下去了......"带着这句没来得及说出口的道歉,带着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袁国平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3eccc46ej00sna6b300mwd000tw010ym.jpg)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
薪火相传,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脊梁。
英雄虽逝,但英雄的精神必将薪火相传,英雄的血脉必将生生不息。
袁国平牺牲时,年仅两岁的独子袁振威,也几经辗转,历尽艰辛。
幼小的他,尝遍人间冷暖,与双目失明的奶奶相依为命,沿街乞讨。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a8628c00j00sna6b2008id000b400fhm.jpg)
然而,革命先烈的后代,怎会被命运打倒?父母用生命铸就的信仰,已经深深烙刻在袁振威的心中。
父亲虽已牺牲,但父亲的形象,早已成为引领他前行的明灯。
几番风雨,几多磨难。
仅仅17岁,命运再次让这个懂事的孩子与母亲天人永隔。
但他没有被困难击垮,而是发奋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入军校,自此开启了戎马生涯。
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做起,袁振威凭借过人的才干和努力,在部队的装备系统崭露头角。
20年间,他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海军装备现代化的发展,为强军兴军立下汗马功劳。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ca2da38cj00sna6b2003ad0008c00c4m.jpg)
后来,他又来到海军指挥学院,成为一名教员。
为了教好学生,他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从一个门外汉,很快成长为作战指挥学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
几十年如一日,他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军事人才,被誉为我军教育战线上当之无愧的"领路人"。
功成名就时,他仍然谦逊低调,将一次次立功受奖的机会,谦让给更需要鼓励的年轻人。
"青年才俊是强军兴军的希望,理应给他们更多机会。
"已是耄耋之年的袁振威,始终以"传帮带"为己任。
82岁高龄,袁振威仍活跃在教学一线。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d6597f14j00sna6b2002cd0007g009jm.jpg)
他还担任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孜孜不倦地宣传革命先辈的事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新四军的光荣传统。
一个甘于奉献的父亲,一个勤勉努力的儿子。
袁氏父子两代人的感人事迹,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展现了红色基因的恒久传承。
今天,让我们一起缅怀袁国平将军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让我们一起向袁振威将军致敬,学习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革命先烈用生命点亮的信仰之火,必将世代相传,薪火不熄!
![](http://dingyue.ws.126.net/2024/1121/3c24ecc0j00sna6b2005ld000dv008jm.jpg)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参考文章如下:35岁的新四军巨头,交完党费后举枪自尽,唯一的儿子成为国家栋梁
2023-04-02 23:54·寻史奇谈
35岁的新四军巨头,交完党费后举枪自尽,唯一的儿子后成国家栋梁
2022-02-25 19:01·三牛老照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