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到1921年苏俄与波兰之间的战争,是一战后欧洲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

巴黎和会于1919年12月8日通过决议,承认了波兰共和国。经历了1772年、1793年、1795年三次瓜分而亡国的波兰,就这样获得了独立。谁能料想,一个如此羸弱的新生国家竟在建国不久后的一场恶战中打败了苏俄红军,击退了俄国人的进攻。

从西欧的角度看,波兰的胜利减小了全欧红色革命的可能,波兰人用他们弱小、单薄的身躯挡住了俄国挺进中欧的步伐,也挡住了布尔什维克浪潮的汹涌澎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波兰已经复国,但波兰被俄国掠走的土地,还在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统治之下。

虽然苏俄政权在1918年8月29日颁布法令,宣布废除沙俄与普、奥签订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正像他们宣布废除掠夺中国土地的条约一样。但是,俄国人的承诺只是口头许愿,是为了换取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不是真心实意(从中国的例子也能证明,苏俄完全是出尔反尔,吞进去的东西是不会吐出来的)。

当时,苏维埃俄国陷于内战,红军正同彼得流拉、邓尼金、高尔察克艰苦作战,波兰统治者毕苏斯基迫切想利用这个机会,把波兰失去的领土收回来。因此,为了恢复心心念念的“大波兰”,把新生波兰的东部领土推进到1772年边界——大致在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之线,成为了毕苏斯基对俄政策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即大波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1919年初,波兰与苏俄之间的战争就陆陆续续进行着,4月,波兰进入立陶宛,并占领了历史名城维尔纽斯。5月,进入乌克兰。8月,占领了白俄罗斯的明斯克。

但双方一直保持着打打停停的状态,一直到1920年初,毕苏斯基和俄国进行了多次和谈,他坚持要收回1772年的国土,那是波兰人祖先的土地。况且,巴黎和会最高委员会也已于1919年11月做出决定,波兰可以对东加里西亚(第聂伯河以西的乌克兰)享有25年的主权,25年后根据当地全民公决决定该地区去留。

既然和会已经在此问题上做出了相对有利于波兰的决定,毕苏斯基更加决心收复故土。

但从苏维埃俄国方面来看,声明放弃沙俄侵占的领土只是一种政治高姿态而已,苏维埃政权绝不愿放弃沙皇为他们霸占的一寸土地。过去几百年,只有俄国从别国手里抢领土的事,哪有割领土给别人的道理?布尔什维克还未在俄国确立稳固的统治,世界革命还未输出,红色的波兰和德国还没有建立,怎么能先把自己的地盘交出去呢?

布尔什维克绝不允许自己做出如此之事,双方都无法让步,一系列谈判终于不欢而散。

苏俄的做法,深深刺痛了毕苏斯基敏感的爱国主义神经,他决定在没有大国支持的情况下自由行动,寄希望能靠武力打败俄国。毕苏斯基以支持乌克兰东部独立为代价,换取了“匪帮”彼得留拉(也就是小说《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所面对的敌人)对他的支持,苏波之间的全面战争彻底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1920年波苏战争相比于二战期间的历次战役,规模并不算太大,进程也不算复杂。波兰先胜、后败、再胜,苏俄先败、后胜、再败。

波兰的战线从北面的维尔纽斯、明斯克一直延伸至南面的基辅,但它以支持乌克兰独立为目标的“基辅攻势”被苏俄挫败,随后立陶宛大部被苏俄占领,还收复了维尔纽斯,苏俄趁势向波兰腹地发起进攻。尝到了胜利甜头的苏俄,其作战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保留住沙皇俄国瓜分波兰的领土,甚至对整个波兰都起了觊觎之心。苏俄军队长驱直入,攻城掠地,逼近了华沙城下。

但在关键的华沙战役中,波兰人民同仇敌汽,依托自己的国土节节组织抵抗。毕苏斯基又亲临前线,从敌军最为薄弱一点突破,再狠狠打击苏俄军队后勤补给体系,大挫苏俄军队的士气。

华沙的威胁解除了,战争主动权重新回到波兰手中。此后,1920年9月波兰在南北两线击败了苏俄的两个方面军。其后,毕苏斯基又把俄国人打回了明斯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波兰统治者毕苏斯基

布尔什维克认识到他们已经无法打败波兰,而毕苏斯基也无法再支撑部队继续打下去了。于是,10月10日,双方签订了休战协定。1921年3月18日,两国正式签订《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即《里加条约》,波兰获得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

这一结果,虽然比照1772年之前的波兰—立陶宛王国版图还有遗憾,但无论如何,波兰总算拿回了它最想收复的西乌克兰地区(历史上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均是波兰—立陶宛王国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苏波全面战争爆发前,列宁等人一度非常乐观,自信地认为拿下刚复国的波兰不成问题。而且列宁等人认为苏俄可以用世界革命的口号争取到波兰工人的支持,用布尔什维克意识形态征服波兰,在华沙城内也随处可见苏俄间谍张贴的“世界革命万岁!”“波兰工人团结起来,推翻毕苏斯基!”等标语。

列宁太过陶醉于世界革命的幻想,但是他们忘记了,俄国三次瓜分波兰给波兰民族带来的国恨家仇。波兰人民重获独立后,激发起来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大大超出了苏俄领导人的预料。

苏波战争连同它刚刚结束不久就发生的喀琅施塔德的水兵暴动提醒列宁,他先前的政策和俄国情势的脱节是多么严重。苏波战争及其后的一些事件,标志着布尔什维克意识形态激情的结束,列宁不得不从世界革命的梦想里后退,从此彻底转向了现实主义,用他先前曾严加抨击的政策恢复俄国的元气,即所谓“新经济政策”。

这场战争,也使苏俄认识到自己缺乏实现世界革命胜利这一目标所必须具备的手段。列宁之后,斯大林不顾一切的使国家工业化,扩充苏联国力,因为苏波战争中俄国的羸弱使他心有余悸,它不断地提醒着斯大林,加强苏联的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是多么重要。

也因此,苏联此后的政策更为现实,也更富侵略性,安全感不足的斯大林完全继承了沙俄名将库图佐夫留下的观点,坚定的践行着“以空间换时间”的理论。二战前后,他主使苏联持续不断地从东欧、高加索、远东掠取了大量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欧洲国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拯救了欧洲命运的战争,是避免本国布尔什维克化的战争,想象一下,如果波兰被迫投入俄国的怀抱,捷克、匈牙利、还有德国,都将处于极大的危险中,布尔什维克们将获得极大的自信,挑动西欧的革命情势。

有意思的是,布尔什维克也持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苏波战争是“帝国主义干涉俄国革命”的一部分,波兰不过是充当了帝国主义的“打手”。

红军将领图哈恰夫斯基曾做过分析:“那时毫无疑问的,假使我们在维斯瓦河上获得了胜利,那么整个欧洲大陆上的革命都会爆发。假使不是我们的战略错误,和在会战中失败了,那么波兰战争即可能构成十月革命与欧洲革命之间的连锁。”

他更预言:

“假使我们能够击败波兰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军队,那么波兰劳动阶级的革命即将成为一个既成事实,于是波兰的边界也决不能挡住这场大火。于是就好像狂潮一样,会淹没整个西欧。”

当时欧洲的情形确实如此,欧洲资本主义世界一片焦头烂额,正处于掀起一场大范围的革命风暴的前奏,左翼思潮较为浓厚的魏玛德国正在等候起义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驻德大使,曾参加英法驻波军事顾问团的戴贝尔伦勋爵讲道:

“政治家们应负起责任来向欧洲人解释清楚:在1920年,波兰曾经拯救欧洲,而且必须使波兰强大,并与西欧文明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因为对于亚洲人(指俄国)侵入的永存威胁来说,波兰总是一个壁垒。”

可悲的是,西欧大国的领导人却经常患有“健忘症”,每当波兰受到威胁时,一如历史上多次出现的那样,法国无力担保波兰的安全,而英国更不愿为了“抽象的”欧陆安全而派兵,导致1939年波兰再次被两个强盗邻居瓜分,欧洲安全也丧失了保证。

不管怎么说,苏波战争是以其远远超出其规模和军事后果的政治影响载入史册的。

波兰民族在历史上虽有四次被瓜分的悲惨经历,但在20世纪20年代,这个民族有了一次惊世骇俗的表现,让世人对它刮目相看。虽然后来的波兰混成了“欧洲裹脚布”,令人厌恶,但在1920年,波兰人和毕苏斯基是作为拯救西欧文明的英雄,得到欧洲国家赞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