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又有两头牛被吃光了,只剩下骨头!”警卫员冲进帐篷报告。

1980年生物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神秘失踪,三次大搜救无果后,749局特派员老秦带队秘密调查,在黑色湖泊边发现了一群不属于人类的红眼怪物。

从一千年前的洞穴壁画来看,彭加木似乎早就知道这些生物的存在,他不是意外失踪,而是主动找上门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1957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一间小屋里,彭加木盯着桌上的实验记录出神。他患上了胸腔纵隔恶性肿瘤,按理说活不过半年。可他偏不信这个邪,把自己关在充满毒蛇和毒虫的实验室里,日夜研究以毒攻毒的方法。

同事们都说他疯了。研究所甚至想送他出国治疗,却被他拒绝了。没人知道他在那间屋子里究竟做了什么,一年后他活生生地走了出来,癌症不治而愈。从此,他对各种毒素有了近乎疯狂的研究热情。

彭加木不止一次前往新疆采集标本。罗布泊外围的居民都认识这个瘦削的中年人,他总是独来独往,背着个破旧的帆布包,在荒漠边缘徘徊。每次回来,他的包里总会装着一些奇怪的植物和昆虫标本。

1980年5月,他终于等到了机会。一支11人的科考队在他的带领下,踏上了穿越罗布泊的征程。队伍里有水文地质学家汪文先、化学家马仁文、植物学家沈冠冕,还有几名军方配备的保卫人员。

6月16日的夜晚,注定是不平静的。营地里的人都睡了,只有彭加木还在篝火旁走来走去。保卫员陈百录被他的脚步声吵醒,掀开帐篷一角偷看。只见彭加木不时抬头望天,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计算什么。

凌晨两点,彭加木还在篝火边坐着。火光映照下,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第二天一早,基地发来电报,说18日会有补给送到。彭加木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

“为什么不能等两天?”他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再有五天就是夏至,必须赶在那天到达库木库都克。”

那天下午,植物学家沈冠冕去找彭加木商量事情。掀开帐篷一看,帐篷里空无一人,只有一张字条:我往东去找水井。落款处的日期从16改成了17,字迹有些潦草,但确实是彭加木的笔迹。

风暴来得很快。黄沙遮天蔽日,能见度不足一米。等风暴过去,搜索的人们在东北方向一公里处发现了他的脚印。脚印一直延伸到两三里外,然后突然消失了,就像人突然蒸发在了空气中。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只有汪文先后来回忆说,那天晚上他似乎听到过一种奇怪的声音,还闻到一股腐臭味。但当时谁也没在意。

彭加木就这样消失了,如同一滴水融入了这片死亡沙海。直到多年后,人们才逐渐明白,那个夜晚发生的一切,都是一个更大谜题的开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彭加木失踪的消息传出后,上级立即组织了第一次搜索。十几架飞机在低空盘旋,几十辆军车碾过沙地,数千人手拉手推进。沙漠里的温度高达五六十度,汗水还没流出来就被蒸发。

第一次搜索只持续了两天就不得不终止。因为每架飞机的指南针都出现了异常,指针疯狂旋转,根本无法确定方向。地面的搜救人员则反映,他们的无线电设备总是传出一种奇怪的杂音,像是某种生物的低吼。

七天后,第二次搜索开始了。这一次,搜索人员在距离彭加木失踪点西南方向三公里处,发现了几具干尸。这些干尸有的穿着清朝的服饰,有的穿着国民党的军装。罗布泊的气候干燥,尸体都保存完好。

但诡异的是,这些干尸的头部都有一个拳头大的窟窿,大脑全都不翼而飞。如果是野兽袭击,不可能只取走大脑,还把尸体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有老兵认出,这些国民党士兵应该是解放初期第一野战军进军新疆时,逃入罗布泊的残兵。

第三次大规模搜索持续了24天。这次搜索发现,在彭加木失踪的那片区域,地磁场呈现出不规律的波动。所有的电子设备在这里都会失灵,就连军用的特种设备也不例外。

更令人不安的是,搜索队员们总是在夜里听到沙土下传来闷响,震得帐篷都在颤动。每当这种声音响起,他们带来的警犬就会焦躁不安,疯狂地朝着一个方向狂吠,可是什么也看不见。

当地的维吾尔族老人们不愿谈论罗布泊。他们说,这里自古就有魔鬼出没的传说。那些魔鬼喜欢在夏至日出现,会吃掉闯入者的大脑。也有人说,这些不是魔鬼,而是一种会在沙地里穿行的诡异生物。

更有一个牧民声称,在彭加木失踪的前一天夜里,他看到罗布泊上空出现了奇怪的光,几个人形的黑影在光中若隐若现。但这种说法很快被当作疯话摒弃了。

三次搜索过去了,彭加木的失踪依然是个谜。他到底遇到了什么?那些躺在沙漠里的干尸,又在述说着怎样的故事?没人知道答案。直到749局决定派出特殊人员介入调查,这个谜团才开始逐渐拨云见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秦卫林站在罗布泊边缘,眯起眼睛望着远处的沙海。他的公开身份是航空航天部的专家,实则是749局派来的特别调查员。这个神秘部门专门负责调查一些超出常理的案件,而彭加木的失踪,显然不是一起普通的意外。

老秦翻开手中的档案,几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彭加木失踪当天下午13时27分,周边多个军事观测站同时出现强磁干扰,持续了四五分钟。这种现象在50年代到70年代也出现过,每次都伴随着军方科考队的离奇消失。

他让人把还在接受审查的汪文先和谷景和带来。两人被关了几个月,瘦得脱了形。老秦在沙地上摆了个八卦,点燃一炷香,把彭加木留下的字条放在中间。

汪文先的眼里突然迸出一道光:“你们终于来了。他一直在等夏至,非要赶在那天到达库木库都克。”

老秦眉头一皱:“这件事怎么没写在报告里?”

谷景和抢着说:“我们说过很多次啊!可能……有人故意删掉了这部分。”

夏至,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最北的一天。古人称这天为“斗指午”,传说会有神秘的天象出现。而库木库都克,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沙漠中的水井”。

一阵诡异的风突然刮过,吹断了三支香。断香的方向,正指向库木库都克。

老秦从军方档案里找到了一份尘封多年的资料。1930年6月初,一支62人的苏联科考队从罗布泊东边进入,朝库木库都克进发。他们带着一个排的士兵,装备精良。可到了6月27日,只有两个人活着爬了出来。

这两个幸存者回国后没多久就死了,临死前留下一份报告。报告内容被苏联当局列为最高机密,但透露出一个细节:他们遇到了某种“非人类生物”。

五十年代中苏关系正好时,苏联提出要再次考察罗布泊,还提供了一些地图。中方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军方在那片区域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秦把汪文先和谷景和单独叫来问话。两人说,彭加木平时很少进食,却格外喜欢生肉。有一次打到野骆驼,他把生肝单独分走,囫囵吞了下去。所有人都以为这是野外生存的习惯,可现在想来,处处透着诡异。

更蹊跷的是,一个野外经验丰富的专家,为什么偏要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执意赶在夏至到达库木库都克?为什么沿途不留一点追踪的记号?

老秦在档案里画了个圈:6月21日,夏至。6月22日,库木库都克。两个时间,一个地点,背后藏着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