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中的勇敢尝试

年仅一岁的杜宣梅,刚刚开始懂得这个世界的点滴时,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疾病。那场病几乎夺走了她的一切,她失去了双手和双脚,成了一个无助的孩子。那时的她,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在院子里玩耍,无法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自己拿起勺子吃饭。

杜宣梅并没有就此屈服。尽管她没有了双手和双脚,但她依然拥有着一颗坚定的心。她渴望有一天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走进教室,坐在书桌前,学会读书写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宣梅开始了艰苦的练习。她把笔夹在没有手掌的手腕上,尽管这样握笔并不稳固,笔尖也总是晃动不定,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根本无法看清楚。但她并没有因此气馁。每一次练习,她都比上一次更用力,每一次努力,她都在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手腕由于缺乏支撑,总是失控地弯曲或滑动,但每当笔落在纸上,她依然毫不退缩,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着,哪怕每一次的结果都不是自己所期望的。

两年过去了,经过无数次的练习与失败,杜宣梅终于学会了用手腕夹笔写字。虽然起初的字迹依然不够工整,但她看到了希望。她的字,渐渐地从最初的歪斜变得稍微整齐,笔画也越来越流畅。最初,几乎无法辨认的字,终于变得清晰可见,逐渐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写出自己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堂课:挑战与惊讶

8岁那年,杜宣梅趴在父亲的肩膀上,第一次走进了村里的小学。那天,父亲背着她,轻轻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背后是翠绿的山丘和金黄的稻田。杜宣梅穿着一件蓝色的校服,虽然身上没有双手和双脚,但她的眼神里满是期待和渴望。

父亲是她最坚强的依靠。尽管家庭贫困,但父亲却从不让她感到缺乏关爱。每天,父亲都背着她到学校,耐心地辅导她学习。每当杜宣梅遇到困难,父亲总是鼓励她,告诉她:“你可以的,孩子,只要你努力,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杜宣梅逐渐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她用自己的方式,努力适应着学校生活,尽管每一次写字、做题、甚至是翻书,都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但她从未放弃过,始终坚持着去完成每一项任务。她的同学们也越来越敬佩她,大家都知道,杜宣梅是个很努力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秋天,杜宣梅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她顺利考入了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成为外语系的一名大学生。她从一个小山村的孩子,进入了大学的校园,见识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尽管她没有双手和双脚,但她从未让自己停下过追求知识的步伐。

在景德镇高专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杜宣梅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用自己的手腕夹笔做笔记。虽然她的速度远不如其他同学,但她从不懈怠。课后,她常常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复习和做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杜宣梅参加了合江公开招聘教师的考试。凭借着在大学期间积累的知识和扎实的英语功底,她顺利通过了面试和笔试,并最终获得了录用。

教室里的奇迹

杜宣梅的教学生涯开始于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开学的第一天。铃声响起,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孩子们纷纷坐好,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大家都在猜测新老师会是什么样子。杜宣梅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随后用双臂夹起课本和粉笔,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教室。

当杜宣梅走到讲台前,孩子们终于看清了她的样子。她没有双手,也没有双脚,身体的残缺与其他老师截然不同。教室里一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杜宣梅身上,眼里带着明显的困惑和惊讶。有人忍不住偷偷交换眼神,有些孩子则忍不住小声嘀咕,显然他们还在消化这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宣梅放下书本,轻轻地拿起粉笔,稳稳地站在了黑板前。她没有解释什么,也没有停下来等待掌声。她只是静静地用自己的双臂夹起粉笔,开始在黑板上写字。看着她那双没有手掌的手臂精准地控制着粉笔,缓缓地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杜宣梅”。

教室里突然陷入了短暂的寂静,接着,孩子们纷纷鼓掌,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掌声并非因为老师的自我介绍,而是因为她用无与伦比的坚韧和技巧,打破了他们对“老师”这一角色的传统认知。

接下来的课程中,杜宣梅用她那双无法握住笔的双臂,认真地教孩子们英语,耐心地为他们讲解每一个单词和句子。她没有多说任何话,只是专心致志地教,仿佛一切都不需要多余的言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后,孩子们纷纷围到杜宣梅身边,争着向她请教问题。她耐心地为每一个学生解答,尽管她的动作比别人慢,但每一次回答都无比清晰和到位。这些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已经从杜宣梅身上学到了比课本上更多的东西——那就是不论生活如何艰难,只要不放弃,生活就会充满无限可能。

坚守讲台,守护未来

为了减少过度走动对身体的负担,杜宣梅在教室内尽量节省体力,她选择了利用课间时间批改作业。她的批改过程与常人不同,虽然翻阅作业本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对她来说却充满了挑战。她需要先放下手中的笔,双臂伸展开来,用胳膊夹住作业本的一边,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另一只胳膊翻动每一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翻阅每一页作业本时,她的动作往往比其他老师慢得多,批改一份作业也需要比常人花费更多的时间。有时放学铃声响起了,办公室里依然能看到她埋头苦干的身影。即便是天色渐暗,其他老师已经离开,教室里静悄悄的,她依旧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改着作业。

在批改完作业之后,杜宣梅会继续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她的教学准备也没有任何偷懒的余地,。她会提前准备好教材,夹着教案,一遍遍地理清楚课堂的重点与难点,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讲解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教学生涯已经持续了整整12年。在这12年里,杜宣梅一直坚守着讲台,没因为身体上的困难而退缩。

荣誉与关注

2020年,杜宣梅的事迹通过一段《失去四肢女教师教书12年》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这段视频记录了她作为一名失去四肢的教师,如何每天坚持站在讲台上,用双臂教导孩子们知识。视频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为她送上祝福与赞扬。许多人被她的坚强深深打动,纷纷在评论中表达敬意。

2021年起,杜宣梅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主动投身家乡合江县的文旅推广,化身成为本地的推广达人。她拍摄短视频,介绍家乡的特色产品,帮助推广本地的特产。她无偿为合江售出大量的五比一酱油、上万斤荔枝、两万多斤真龙柚,让这些山区产品走向更多市场。看到家乡的产品受欢迎,她总是特别高兴,觉得自己为家乡尽了一份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9月,合江正面临疫情考验,志愿者们日夜守护在防疫卡点,杜宣梅也加入了这支队伍。作为一名老党员,她不顾自身的行动不便,常常站在最前线,协助查验、登记,和大家一起为守护家乡尽心尽力。

同年9月,她与“斗半匠”图书合作,为泸州的残疾儿童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图书。杜宣梅深知残疾人面临的困难,她希望这些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汲取知识,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杜宣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的故事相继被央视3台、央视12台、央视农业科技频道、华西都市报、四川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等媒体报道,还多次登上电台节目。她曾被评为景德镇市“瓷都十佳共青团员”、合江“十大感动人物”和泸州“自强模范”等称号,成为无数人眼中的“当代保尔”,是备受尊敬的楷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杜宣梅荣获了2022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的殊荣。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杜宣梅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她接受了不少媒体的采访,分享了自己从教生涯中的点滴和感悟。在每一次采访中,她都强调自己只是做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只是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她从来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她常说:“我做的事情,和其他老师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我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每一位孩子都是我的宝贵财富,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