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学院在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不断涌现出“大学生村官”杨继雄、任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尤志兵、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马利帅、“资教生”马永飞等先进典范。2024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马永飞便是其中杰出代表。
马永飞是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2011级毕业生,目前在湖北省郧阳区白桑关镇高庙九年一贯制学校担任支部副书记、副校长,长期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他的事迹,不仅是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育人成效的缩影,更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生动写照。
党建引领
夯实育人基石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马永飞在大学时期便受到教育学院党建教育的引领。毕业后他从黑龙江跨越5000公里,选择扎根湖北郧阳,投身乡村教育,服务当地学生。“不能只考虑‘小家’,要为‘大家’做点事情。”马永飞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一直以来,教育学院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强化党支部建设,通过组织开展专题读书班、交流会、领导干部讲党课等活动,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学院结合实际,开展“班导师工作创新机制”“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等专项课题调研,切实推动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
活动促学
提升学生素质
“道在日常,教在细微。”在乡村学校,马永飞推行多样化的校园活动。“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和潜力,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他精心组织跳鬼步舞、诵读经典等特色活动,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成长氛围,彰显了教育学院的育人成效特色。教育学院每年组织开展丰富的团学活动,教学技能大赛、心理减压节和就业嘉年华等,覆盖全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一院一品“四百工程”中,学院深入推进“百校调研、百篇研读、百生实践、百师讲谈”,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实践育人
锤炼教育初心
“知而行之,行而知之。” “大学期间学院组织我们到仙桃沔城高级中学进行实习。看到孩子们清纯的笑脸和对知识的渴望,我开始喜欢教师这份职业。”马永飞放弃了家乡的舒适环境和外企的高薪工作,选择加入资教计划,九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用心关爱留守儿童,成为了乡村教育路上的“星星点灯人”。教育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建立多所中小学实习实践(就业)基地,通过实习实践激发学生对教育工作的热情。
志愿服务
传递社会温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乡村学校工作中,马永飞不仅教书育人,还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他曾帮助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小黄,在小黄生日时带领全班同学为他庆祝。小黄感动得热泪盈眶,对马永飞说:“马老师,您比我爸妈还爱我!”这样的温暖关怀,使乡村学生在关爱中找到了信任感与归属感。教育学院注重组织学生深入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持续开展“石榴籽·同心乐学”志愿服务项目,如在五里界小学开展20次主题活动,累计服务人数达2000余人次。学院师生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马永飞扎根山区,为教育学院毕业生树立了榜样。在基层教育工作中,他不仅自身践行教育初心,还指导新教师快速成长,带动更多年轻教师在基层发光发热。“我会一辈子做老师,做孩子们的引路人。”这是马永飞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马永飞作为新时代优秀教师的代表,以坚守乡村教育一线的实际行动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诠释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正如他所言:“所有的坚守和执着,都是因为热爱。”教育学院将秉持“以党建促学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学科专业一体建设”教育理念,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新时代优秀教育工作者,守护每一份教育微光,展现每一位榜样力量。
文/朱祎 钟文勇
(来源:极目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