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热播的综艺《再见爱人》中,杨子的一些迷之自信、以自我为中心的“爹味”发言引起网友热议,直接被网友“确诊”为“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打开社交媒体,《比PUA还要更可怕,远离NPD!》《NPD就在身边,N大特征看你中了几条?》《一个办法测出你身边的NPD》等诸多文章吸引人的眼球,NPD到底是什么?真的这么可怕吗?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副主任柳娜告诉记者,NPD(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意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医学层面上可被诊断。美国精神医学协会2013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这样解释自恋型人格障碍: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书中详细列出了9项症状,如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认为自己是“特殊”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所理解或与之交往;要求过度赞美;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等等。被诊断为NPD要求满足五个及以上的症状,且以上症状必须成年早期开始,造成了功能损害或主观痛苦。“还要满足这些症状并非只存在于特定的某一时刻或者方面,而是要很普遍地、如呼吸一般存在于NPD患者心理行为模式的方方面面。”
乍看之下,大家会觉得身边不少人确实有表现出这些症状的种种行为。在日常工作中,柳娜遇见的NPD患者非常少。国内暂无NPD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NPD的社区发病率为0—6.2%,男性终身患病率为7.7%,女性为4.8%。“可以想见,自大、自恋的NPD人群恐怕很难觉得自己‘有问题’前来就医。并且NPD患者和其他如反社会人格患者不同,不容易被识别,也没有对社会的危害性。所以单纯因为NPD问题前来就诊的患者在国内极少见到。”柳娜推测。
在她看来,综艺节目或者社交媒体上大家之所以会热议“自恋型人格障碍”,实际上是只看到了“自恋”两个字,而忽略了“障碍”的标准。自恋是生而为人的心理状态的一部分,正常人都会有“自恋”的表现,但达到“障碍”的诊断还需要有功能损害,如已经影响了职业、社交、生活、人际关系等。
目前国内对NPD发病机制的研究很少,但从人格障碍的形成来看,一定离不开生物学遗传和环境的影响。这个环境不仅包括大的社会环境,也与成长经历与家庭环境有关。如一个人出生在高自恋的家庭中,也可能变成自恋的延伸,习得自恋的行为模式。
打开某笔记类社交媒体,话题“NPD幸存者”已有近2000万浏览量,不少人分享如何从NPD伴侣、家人身边“逃离”的故事。柳娜并不否认生活中确实会有很多人存在自恋、自大、贬损他人的情况,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人普遍缺乏内省力,更加注重外在的外貌、名望、财富,渴求外界认可。“很多自恋的人,又往往非常自卑,有着羞耻感、嫉妒的心理。担心自己遭受外界不好的评价,所以他们更倾向贬低他人来减少自己的嫉妒和自卑。”
近年来,无论是PUA、NPD,抑或MBTI,大众热衷于为自己和他人贴上各类心理学标签。柳娜表示,这是说明大众有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在人们想要找一个合适的词语评价他人行为时,自然地应用到心理学的特质或者诊断的名称,背后透露出这种“迷之自信”的状态正被识别,也说明大家对精神心理现象有了更多了解,不见得是坏事。
至于如何警惕将孩子培养出自恋特质或NPD问题,柳娜支招,在亲子教育中不能只采用正面评价和鼓励孩子的办法,日常生活中需要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自省能力,让他们学会面对失败、承担风险,而不是只能在过度的表扬和宠溺中生存。
如果当你发现身边的人“很自恋”,有NPD倾向,也没必要先为对方贴上NPD的标签,尝试理解对方自恋这一表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和需求,在理解和共情的基础上,与对方沟通表达你的感受。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