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能像中国军队一样纪律严明;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人能像中国军人一样视死如归!
朝鲜长津湖,对今天的中国人民来说那不是一个地理名词,那是中国军人风采的伟大丰碑。在71年前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15万将士,在那里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了一场震撼世界的惨烈战争,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中最为悲壮的一段历史事件。此战之后,注定了中国陆军将被世界永久载入辉煌的军事史册。
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一直以来这场战争许多争议始终没有平息。在中国国内,长津湖之战志愿军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到底能不能避免?导致这一巨大损失的因素,除了恶劣的气候环境,还有没有人为因素的存在?九兵团军政主官对战前后勤保障与战后巨量损失的内在联系负不负有责任?这些都成为主要争议的焦点之一。
形成长津湖之战的历史背景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双方内战爆发,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在战争初期取得了绝对优势,经过两个多月的强劲攻势,美韩联军被压缩至狭小的釜山防御圈,统一大业胜利在望。不料美国远东司令麦克阿瑟指挥7万多联合国军在朝鲜以北西海岸仁川登陆,切断朝鲜人民军退路,与釜山防御圈美韩联军南北夹击,将人民军主力成功合围,形势逆转,金日成的朝鲜人民军的大败已成定局。
在联合国军的追击之下,金日成及所属部队一路北撤,很快就要被逐出朝鲜半岛。10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国庆日,毛泽东收到了金日成的亲笔求援信,经过连续几个昼夜的思考,毛泽东与中央军委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定。
1950年10月19日,中国第一批入朝参战的25万大军进入朝鲜。10月25日,在西线发起旨在遏制联合国军进攻势头的第一次战役,战役结束后,歼敌1.5万余人。而此时已在元山登陆的东线之敌美陆战一师、美第7、第3步兵师和南朝鲜部队正向西线挺进,一旦突破朗林山脉与西线之敌汇合,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将会面临非常被动的危机,于是,增兵进至东线阻敌进攻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才给正在国内整训的第九兵团下达了立即出兵朝鲜的命令。
11月7日九兵团20军进入朝鲜,12日,27军作为兵团第二入朝部队于17日到达兵团指定位置,19日,九兵团最后一支部队26军入朝。
九兵团出发前的后勤保障情况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第九兵团作为解放台湾的主要进攻部队正在浙江、福建沿海进行紧张的渡海作战训练。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命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台海形势骤然变得紧张,中央军委的目光开始集中在与朝鲜接壤的东北,并下达命令给各大野战军做好进入战备状态。
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9月24日,第九兵团再次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攻台计划取消,兵团开始向山东泰安、兖州集结整训和必要的物资补充,做好随时投入朝鲜战场的准备。在这段时间里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北京与军委、总后和对朝鲜战场形势比较了解的军事专业人员对朝鲜战场的所有信息进行详尽的了解,这是一个指挥员必须要提前做的“功课”。
按照总后要求,第九兵团的冬装和棉被都由华东局负责解决,其他类似于棉帽、棉手套等冬季用品等到了东北由东北军区负责解决。可是,华东地区并不属于高寒地区,他们下发的冬装都是只有两斤棉花的薄冬装,而在东北地区人们所穿着的冬装最少都是四斤重的厚棉花冬装,而这个问题在当时并没有人发现并提出来。
后来最先出发的第20军在沈阳车站时,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看到20军战士身上的棉服大吃一惊,他急忙拦住20军的领导说:你们穿这样的冬装到朝鲜,非冻死不可、给我两个小时。
而沈阳的军需仓库所有的冬装都已经被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领走了,贺晋年只找到3万余件日本关东军时期的大衣,连同手下600多名后勤战士身上脱下的冬装一同交给了20军官兵。
本以为列车到达安东后会补齐短缺的后勤物资,却没想到11月4日到达安东后,部队开始摘下领章帽徽,全部更换成志愿军标识,在补充完武器弹药后,冬装却没有来得及更换。此时前方战事已经出现危急态势,三天后,20军就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27军是九兵团第二批到达的东北的部队,他们得到的补充只是棉大衣、棉手套和棉袜子等冬季用品,最重要的棉衣棉裤依旧没有存货。
12日,27军也蹬车越过鸭绿江向长津湖地区开进。第九兵团进入朝鲜的两个军,都没有领到足量的棉衣棉裤。在行进过程中,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有的部队甚至丢掉了一些至关重要的冬季用品。
惨烈的长津湖之战 三个“冰雕连”成为中国人民永远抹不去的沉重记忆
正在热映的电影《长津湖》中有一组这样的镜头画面:在长津湖九兵团指挥部门前,张涵予扮演的司令员宋时轮走出门口看着室外的温度计,随后扭头问身边的同志:“冬装给一线的战士们发下去了吗?”回答说:“有很多还没有下发到基层官兵手上,”宋时轮接着说:“一定要想办法把冬装发到战士们的手上。”从心里来说,真希望这只是一个艺术作品的桥段。
如果放在战争年代的现实中,这样的指挥官真的会累死三军。试想一下,在这么残酷的作战环境里,上了战场才想起身在一线的将士们的冬装发没发,这样的指挥官该愚蠢到何种地步。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证明,那就是每个军领到的冬装有很多都没有来得及发放下去。
1950年盖马高原的冬季是朝鲜历年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气温最低时降到零下40度,长津湖是盖马高原上的一座人工湖,这是一条狭长的山谷,就在山谷两侧的冰天雪地中,第九兵团10万大军从11月22日到27日悄无声息的隐蔽了六天。这六天里出现大批志愿军战士被冻伤冻死,但是没有一个人暴露目标。
11月27日,长津湖战役正式打响,美陆战一师和第7步兵师在下竭隅里、柳潭里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军攻击,美军不知道这些中国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们在严寒中拼着性命向敌军阵地猛冲,美军强大的火力网对奋勇冲锋的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但是九兵团的战士们依旧抱着必死的信念向敌人继续进攻,这种气势让对面的美军发自内心的感到恐惧。
九兵团重型火炮没有跟着部队来到战场,对敌军火力点只有使用迫击炮和掷弹筒,但是极寒气候导致大多迫击炮无法发射,有的发射出去却并不能爆炸。战士们只能依靠手上的机枪和手榴弹与美军坦克大炮和重机枪进行较量,牺牲巨大。
11月30日,在将美军分割成五个孤立点的情况下,接连发动多次冲锋也无法突破美军的防御阵地。兵团司令部命令27军组成四个主力团开始对新兴里守军发动冲锋,这里驻守的是美第7步兵师第31加强团(北极熊团),连续的进攻终于取得突破,第31加强团被我军成建制消灭。
而在柳潭里和古城里美军的两个团冲出重围与下竭隅里的陆战一师汇成一处,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少将下达向南撤退命令,兵团指挥部命令继续追击歼敌,并让预备队的26军加入追击。由于26军距离长津湖战场较远,错失了最佳歼敌机会,最后只能追着美军猛冲猛打。
美军在撤往水门桥的途中,发现了一处志愿军阻击阵地,但却没有发射一枪一弹,美军向这处志愿军阵地走去才发现120多名志愿军官兵全部冻死在阵地上,所有人的武器都指向公路,史密斯师长面向这些死去的“敌人”举起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以示崇敬。
这支部队是20军59师177团6连全体官兵,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的“冰雕连”。像这样的“冰雕连”,在长津湖战役中出现了三个,还有两个是60师180团2连和81师242团5连,只有242团这个连活下了一名通讯兵,剩下的全部壮烈牺牲。
美军南撤的必经之路水门桥被志愿军炸毁三次,美国人强悍的后勤实力挽救了美军陆战一师的命运,他们从日本空投了架桥组件一天时间就完全修复,美军最终得以逃脱。
长津湖之战,九兵团伤亡48156人,其中冻伤造成的非战斗减员28954人,战斗伤亡19202人,冻死1016人,冻伤严重而不治的2984人。冻伤减员达到兵团总数32.1%,严重冻伤达22%。20军和27军非战斗减员都超过万人以上,26军也达到了9000人。
九兵团入朝冬装发放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长津湖》电影中出现的“冰雕连”画面不仅仅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是给每一位观众内心造成了无法言表的强烈震撼。人们不禁都会发出直击灵魂深处的质问:出兵前一个多月就已经接到将要入朝参战的命令,为什么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还是没有换上厚实的冬装?
早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央军委就指示总后加强部队后勤保障的工作,据此,总后安排东北局、华北局、华东局和中南局开始制作冬装的任务。
按照分配的任务指标:东北局要在冬季之前完成24万套棉衣、70万副手套、70万双棉袜和40万顶棉帽;华北局10万套棉衣、40万件棉背心和16万双棉皮鞋;华东局3万双棉皮鞋和40万条绒裤;中南局40万件棉大衣和6万双棉皮鞋。以当时新中国的运输能力,将这些冬季物资运送到东北尚需时日,这远远满足不了军队调动的需求。前面我们提到九兵团出发前所有的棉衣棉裤都由华东局负责提供,这些棉衣根本无法抵御高寒地区的冬季气温,到达东北后也没有得到更换,这也是原因之一。
从东北军区关于“第九兵团冬装发放情况”汇报中记载:截止11月18日共发放棉衣141413件,手套23400付,各种棉鞋172331双,各种棉帽185319顶,棉背心185876件,绒裤5万条。
从这一数字来看,除了棉衣还有约1万的缺口,其他手套、棉鞋、棉帽、棉背心基本都是足够甚至超额发放的,而这个时候的20军已于11月7日和27军已于11月12日早就越过鸭绿江即将到达长津湖指定位置。所谓的足额发放也只是发放的数字记录,这并不代表已经将冬装发至部队战士的手中。在这里还有一个问题,26军是19日过江入朝,说明他们接收了属于九兵团的大量物资,这从战后志愿军后勤二分部、四分部补给御寒衣物的记录中,可以看到26军后勤给27军运送大量被服的记载。
为什么已经足量发放的御寒衣物没有到达九兵团十万将士的手中?
在《抗美援朝战争后勤经验总结资料选编:军需类》中记载,对九兵团的御寒衣物补给存在下发到大单位,但未能及时下发到一线部队的情况;这只是其中之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后勤运输线连续遭到美军轰炸机的轰炸封锁,大量运输物资被炸。在入朝作战初期,我志愿军后勤运输车辆的损失高达60%以上,运往长津湖的物资补给损失巨大。
有人用数据来说明发放给第九兵团的物资基本都有保证,这只是数字上的保证,而真正的实际效果却远未达成,否则也不会出现宋时轮在东北入朝之前想亲自给毛泽东打电话报告糟糕的后勤状况,而被高岗拦下。这只能说明不堪重负的东北军区在后勤保障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当然这并不能逃避第九兵团在后勤保障方面所存在的重大责任。
九兵团军政主官应不应该负有失察之责
因自身后勤保障能力的脆弱,在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作战时需带足勉强可以进行一场战役所需,这只是基本的弹药和粮食。不像联合国军每一名士兵还带有一个急救包,弹药、食品、医药、服装和各种军事装备,美军只需要一个准确位置的坐标,就能得到来自空中的投送。中国士兵最多只有一个星期的口粮和达到基数水准的弹药,一旦用完基本就要靠集体和个人意志来加以克服,运气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得到缴获,那的确是非常走运的,而美军往往在撤退之前将堆成山物资全部炸毁或付之一炬。
正因为我们与美军保障能力存在着巨大差距,就更应该做到提前做好投入战场的准备。从9月24日九兵团开始在山东集结到11月7日九兵团第一支部队入朝,中间有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里朝鲜战场将要作战区域的军事态势、气候环境、地形特征兵团军事主官都已经应该有了详细的了解,为什么就没有做到有备无患。
这与瞬息万变的朝鲜战场形势密切相关,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西线联合国军进攻势头被志愿军遏制,但是东线美军进攻速度却保持强劲,兵员上的捉襟见肘,让志司不得不紧急从国内增兵,第九兵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仓促入朝作战,致使换装这必要性的工作被搁置。这也见证了古人“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真理之见。如果有了这样的准备,就不会出现“冰雕连”那可歌可泣的悲壮一幕,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的非战斗减员。
在11月27日战役打响之前,九兵团10万大军在白雪皑皑的山间密林整整卧雪潜伏了六天六夜,随身携带的干粮还没有开始战斗,就已经消耗殆尽。单薄的冬衣与零下四十度的极寒天气打不垮血性军人的战斗意志,却能消灭这些年轻人的生命特征,牺牲与伤害六天里每天都在发生。如果他们身上能有一件厚重的御寒冬衣,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碴子粥,这场战役或许就会是另一种局面。
不否认第九兵团军政主官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的决心是正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既要强调战争的紧迫性同时也要保证持续战争的能动性,这一点显然更符合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战争精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