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现象的河”
作者/源博,编辑/嘉辞
/ 写在前面 /
渔业,作为全球数亿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营养和经济收入,也是许多沿海和河流社区文化和身份的核心。然而,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以及海洋酸化等问题的加剧,渔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了鱼类的分布和数量,也改变了渔业社区的生计模式,对食物供应链造成了冲击。
11月21日是“世界渔业日”,今天我们邀请您一起阅读这篇文章,了解包括珠江流域在内的内陆小型渔业现状的同时,也了解渔民群体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地方性知识。
在江河上下游穿行的不光有河砂,木材;还有渔汛,渔船上代表流动的社会政治空间,世代相传的地方知识。这包含的流动性,带给习惯于工业化图景的我们无限的思考。
全文共7000余字,完整阅读预计12~15分钟
内有硬核区域研究史料和田野调查笔记强烈安利看完
一、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小型渔业,它和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小型渔业又称小规模渔业 :Small-Scale Fishery,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其描述为“采用劳动密集型捕捞、加工和分销技术,利用海洋和内陆水域渔业资源的渔业”。中国大陆的公共话语常以“生计渔业”代表“小型渔业”的概念。
虽然在界定上,它不限定于传统渔业的数性评价标准(例如船只大小和发动机功率,作业区域,渔具种类),抑或中间的商业化程度——渔获物到底是去往二级市场还是被当地人直接消费。
整体而言,小型渔业往往使用低成本的小型渔船或不使用渔船,受限于作业规模,使用的渔具机械化程度也较低。根据FAO的统计,仅有24.5%的内陆小型渔业从业者会使用柴油引擎。
苍梧小型渔业从业者
2022年底全国仅小型机动渔船(船长小于12米)的数量就超过27.20万艘,约占全国渔船总量的53%。而全球范围内,94%以上的渔民和渔业工人从事小型渔业,可见其规模之大。
此外,由于是从江河“直接获取”食物,和水产养殖相比,小型渔业带来的碳排放更少,基本不会造成废水尾水排放的担忧,也不会像传统养殖业鱼粉供需那样造成近海种质资源退化。
与工业化捕鱼相比,小型渔业的主要从业者为在地居民,因此还关联到地方的生计和粮食安全。在湄公河中下游国家中,有约40%的蛋白质来源是野捕渔获物。据湄委会的统计,这一数据在老挝部分区域达到了80%。在发展中国家,受限于天气候条件、种群资源枯竭、卫生条件等,小型渔业具有较高的脆弱性,亟需更多的保护和支持。
全球内陆小型渔业产量分布,单位(吨)cr@FAO
西江上的小型渔业社区
二、小型渔业存在的必要性:渔民、市场、消费者
我们在水产养殖飞速发展的全球趋势下注意到一种误区——即部分公众和学者认为水产养殖可以全面替代内陆小型渔业,不管是消费者,养殖者都不再依赖野外来源。这种认识的依据主要来自于两点:
1
全球市场视角来看
水产养殖的增长速度——每年1.4%,远超野外捕获渔业,也超过了红肉消费;水产养殖预计在2030年首次超过野外捕获渔业600百万吨,占据全球水产生产的52%份额。
中国是全球范围内水产养殖最大的持份者,也是首个实现养殖产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贡献了全球水产养殖种56.7%的份额。已经实现了对300余种水产品类的驯化及人工育种。在亚洲,水产养殖占居民总水产消费的61.9%(数据自FAO2022年报告)。
四会市水产养殖塘
内陆小型渔业消费图表:分别是内陆捕捞和海洋捕捞;淡水水产养殖和海水水产养殖虽然图表中内陆小型渔业的年生产量仅不到20百万吨,图表并没有明确标明这些内陆小型渔业大多分布于中等至低收入国家/地区。cr@FAO
2
水产养殖角度
因鱼类水产养殖——陆基池,池塘养殖——系统的工业化程度,封闭性,和可控性,水产养殖常被冠以“绿色集约”的标签。同时中国南方市场接受水产养殖范围时间早,罗非鱼,四种鲤科鱼,大口黑鲈,杂交鳢已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产品”。消费者常对养殖鱼有“更加健康,便宜,便利”的认识。
但我们认为:关于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市场份额,以及养殖能否替代野外捕捞的讨论是基于地方语境的,且具备极强地域性差异。
刀鱼的珠江近亲—七丝鲚
苍梧渔民自制增氧设备
水产养殖并非与野外天然种群脱钩,繁殖苗种亲本依赖野外种质资源。在中国本土鱼种养殖中,养殖户多从苗种场(原种场和良种场)处直接购买鱼苗。购买标的多为“夏花”——即体长3-4cm鱼苗个体,一公斤有300-400尾。
苗种场的亲鱼(亲本)依赖于野外,原因如下:
1. 部分杂交鱼种没有繁殖能力,无法留种繁殖。2. 相比野生种群,人工种群本身是无法做到不断的自然选择淘汰有缺陷的个体的,近亲繁殖多代,会出现基因衰退现象,这个时候只能引种“换血”。
为了遗传多样性和提高抗病能力,苗种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野外获取亲本——这点在四大家鱼为主的鲤科鱼和鳜鱼水产养殖中最为突出。华南地区的水产养殖中广东鲂,南方大口鲇(大口鲶),长吻鮠(引入种)等养殖对象繁苗也需要野外亲本。
受技术学习、饲料和苗种等成本因素和消费文化影响,不是所有内陆地区都可以引入并接受集约化水产养殖。
这个现象在我们往期调研地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渔村最为明显,苍梧县人均GDP仅为25591元;在三个访谈过的墟市(地方市集)中,野外捕获的鱼种已占到市场中的70%以上。且在价格和购买倾向上,该地水产养殖鱼种相对野捕渔获物也没有显著的优势。
濛江边的墟市
墟市里的鱼摊
毗邻西江的村落
若按照人均计算,内陆小型渔业消费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例关联。淡水捕捞人均消费在发展程度最低国家(地区)是4公斤/人/每年,这一数值在发达中国家来到了约1.0公斤,而在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不到0.1公斤。
综上所述,在二级消费市场,仍有相当部分地区供给依赖野外种群和小型渔业。在东亚鲤科鱼为主要繁育饲养对象的淡水水产养殖的体系中,野外种群是不可替代的一环。
可以说,野外种质资源的健康,多样性,决定了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
广州南沙至广西藤县部分鱼获
三、小型渔业在珠江——鱼获、疍家人、气候感知
在2019年长江十年禁渔的实施——24万渔民集体“上岸”之后,珠江为中国内陆水系中保有小型渔业规模最大的水系。据不完全统计,珠江全流域共有渔民11.4多万人,涉及小型渔业的市(州)级单位37个,县级单位有近200个。广东广西合计登记在册的机动渔船2.4多万艘,其中以西江肇庆至梧州段渔业社区最为集中。
过去两年里,本团队沿西江行走,途经肇庆—云浮—封开—梧州—藤县—蒙江,拜访鱼摊,墟市,渔船码头。
这些区域渔民多为疍家人,常年住在船上亦或是岸边滩涂的吊脚楼上。还有以竹木为支柱,芒苇、竹编为围墙,屋盖的小屋,称之为“茅寮”“篷寮”。
行走路线
疍家人日常生活的船
疍家(通“蛋”),是旧时对岭南一带,一种以船为家的渔民的称呼。《岭外代答》作者周去非曰:“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蜑(dàn)也”。
农业文明在文化上对“安土重迁”的农民身份给予了极大的尊重,并且在道德上贬低流动人口,比如用各种歧视性政策羞辱商贾。“流动”意味着无法户籍登记,从而募不到兵或成为官方纳税名单上的一员,无法被纳入“帝国版图”,是国家编户齐民政策下的“化外之民”。
所以,蜑(dàn)民自古在有关族群,涵化的官方话语中与“汉人”区分;在各县县志的记述中,疍和岭南区域的少数民族—高地上的黎族,苗族,壮族,安南地区的乌浒人统称为“蛮”或“僚”,等同于蛮夷,与匪盗无异。
这种被官方排他性语言“制造”出来的身份标签,伴随了疍家渔人相当长的时间。他们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无法与陆上人口通婚,没有取士与功名的权利,是被排除在帝国秩序中拥有“合法”身份的农业社群之外的存在。
直到上世纪末,都有人辱骂疍民为“疍民佬(婆)”;认为他们没有“门坎”,所以用“疍家无屋贼无村”来羞辱他们。
晚清时期梧州的渔船和吊脚楼cr@alamy
虽然解放后的政府工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疍民“落户”等封建社会遗留问题,甚至疍民上岸拥有了沙田,建起了自己的楼房,能参与地方祭祀活动;
但在公共话语中渔民仍是弱势群体,比方说渔民提到没有工会,无法为自己争取权益,这体现在很多方面:
1
禁渔期补贴极低
据资料搜索,目前国家整体禁渔期间在册渔业船员每人每月补贴为550元,佛山发放标准为每月1080元,广州黄沙每人每月是600元...广西数据暂且未知。
2
在内河航运缩水的情况下较难找到工作
住在藤县防洪堤外木船上的大叔告诉我们,以前为船主掌舵跑浔江水运是400元/天,现在200元也愿意做(但也找不到)。他说:“某陆运河通北海有什么用?那边有什么可以运的?运去缅甸越南吗?”“还不如解决某藤峡的问题让我们快点到广东”。
3
应对环境破坏
疍家人更加显著的话语缺失是在应对环境破坏上,如在调研过程中不少疍民提到了淤泥的问题:原有水体有石头,泥床,水草...每年在岸边都有鱼蛋(鱼卵)。现在离岸30米都还是淤泥,水脏不流动,“不知道系截流还是泥土流失”。
更有甚者对水质污染提供了自己的看法:附近有排污场经常排放硫磺硫酸,能闻到“很强异味”。这些工厂分布在梧州,蒙江和藤县,经常半夜偷偷排放,表示“举报了也没有用。”
疍家人的聚集场所
人,江水
在西江浔江江段的渔民在高峰通过协作每天可以打上千斤鱼,勤快的人一个月能收入上万,现在一天也只能获得几十斤;捕虾以前一天能几斤,现在就几两。
藤县的鱼民表示:主要鱼获是赤眼鳟,鲮鱼,蓝刀。"鱼多鱼少都会去打",因为这是“唯一的收入来源”。
大部分为蓝刀
四、渔民关于气候变化的叙事
和西江边的渔民们聊起气候变化,他们也佐证了河流径流量对于获取渔获物的重要性。表示3-7月份的渔汛必要条件是流量,“鱼喜欢顶着水逆流而上”。而在他们看来,22,23年都很干,尤其是2023年。以下是一些渔民们气候感知与渔业生产的话语记录:
“往年(西江流域)是6、7月多雨,像龙母诞(节日)6月27日前后,雨会很多,但直到今年(23年8月中旬)都还没什么雨。”
“很多鱼就是随着洪水来的,没有洪水鱼就少咯”;
“只有涨水的时候才可以捕到鳊鱼(广东鲂)。”
“今年夏天好多死鱼,主要是黄鱼(花),在水面飘。可能是天气太热水温高热死了。”(附近有一个火电发电厂,抽西江水降温,认为也是影响水温的因素)。
浔江藤县段
渔民总体从渔获的感知上会觉得生态环境有在变差;气候,水文条件在改变,但具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也没有去想那么多。可以看见,不光是气候变化还是环境问题,渔民因为对话渠道的缺失往往无法作出有效的回应。
还需更多的赋能和探讨有效的对话机制。
长洲水利枢纽下的疍民渔船
在一些政策话语中,内陆渔民许多时候也需要为水生物种的消失“背锅”;不管某湖某豚数量下降,某鲟灭绝,还是某江四大家鱼鱼苗产量下降...总之,一切原因或许都可以归咎于“渔民抓没的”(这里暂不做延伸)。
鄱阳湖长江十年禁渔标语cr@嘉辞
禁渔浪潮cr@鲯鳅君
五、小型渔业中的地方性知识
西江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性河流:江段旱季(枯水期)和雨季(汛期)水位变化多端。在11月-来年3月份的枯水期中,水位极速下降,部分江段甚至会断流。
不光鱼类在通过移动以回应自然条件的变化,渔民也在适应这种多重因素影响下的渔汛。
在西江,渔业捕捞是一个季节属性极强和捕捞策略极度专门化的“生计”。渔民通过观察,总结出了如珠江口的“黄皮汛”(梅童),河口及中、下游的“三来(黎)汛”(鲥鱼),“黄尾汛”(花鰶),“龙利汛(舌鳎类);凤鲚和七丝鲚统称“马鲚”,在三月水和八月水形成渔汛期;包括每年冬季洄游至梧州的花鲈,并制定了相应的捕捞策略...
捕捞过程涉及的这些技术,经验,决策研判我们称之为地方性知识。
捕捞季节和特定捕捞渔具
各种各样的渔具
七丝鲚和凤尾鲚
我们最早关注到地方性知识的存在是发现渔民对于不同类群的的渔获物有自己的分类和名称,构成不同的价格区间。
例如高要的渔民统一将长臀鮠,斑点叉尾鮰,长吻鮠,瓦氏黄颡鱼,斑鱯等混杂真鮰属,拟鲿属,半鲿属;具备底栖属性的鱼类称为“钳鱼”。
扬州的渔民将“蜡子”代称中华鲟......这个音在江淮官话片应用甚广,原本是骂人的话:指“头顶没几根毛的人”;意思这种鱼的身上只有几道骨板不像其他鱼要么被鳞片覆盖要么没有鳞片。
在浔江至红水河段,渔民也会将单纹似鱤,鯮鱼同鲤科亲戚—“鳡”在名称上作联系。似鳡叫黑线鳡,鯮的土名为长头鱤,铁肚鱤。渔民可以清楚认识这两种鱼和普通鱤非同种。
野生长吻鮠(江团)
上鯮下鱤cr@《支那淡水鱼》木村重 @《广西淡水鱼类志》
1
地方性知识的叙事
地方性知识是一个渔业管理和保护生物学研究中专门的领域。其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口述的,由父辈传给子女。包含水流,水的能见度,礁石,月相,水鸟,陆基参照物。
这种知识与专业化,世俗化,统一化的“科学知识”所不同。这些信息和图像经过内部编码,形成了文化持有者内部的“世界观地图”。
有些地方性知识曾被地方官吏收录《地方志》成为当地的渔业生产参考:
《南越笔记》(1744年)记载有“银鱼产惠州东潮第一桥下,以秋九月出,九月风谓银鱼风”,“长二忝许,光滑无鳞,表里莹滋,出清明尤佳”,足见当时银鱼在东江下游的惠州产量相当高;该书还记载了重要捕捞对象花鲈的习性,如:“鲈以冬初从江入海,趋咸水就暖,以后从海入江,趋淡就冻”。《广东乡士格致教科书》中记述“土鲮鱼,清远江最多,不产于海,外省所无,性不耐寒,见雪即死”。
如本文前段所言,鱼苗捕捞曾经是两广重要的产业:《广东通志》中对西江的鱼苗生产记有“鱼花产西江,專有三河,唯西江产鱼花,南海有九江村,多以鱼花为业,取上至封开水口,下至罗旁水口八十里”,又记“巨鱼散卵人肇庆界,始出人设法取之养成鱼苗,贩自封川以至高明,五六百里,多设鱼埠”。
大头鱼(鲢鳙)鱼苗 珠江口捕获
西江产鱼苗曾经供需全国,东南亚。渔民使用软弶(jiang),硬弶,抬网捕捞鱼苗。50年代广西每年可捕捞鱼苗63.5亿尾;占全国鱼苗总产量42%,仅次于长江。鲮鱼苗占全国80%,草鱼和鲢鳙占20%。cr@《长江之帆船与舢板》Worcester(1970) @《中国鱼苗志》林书颜(1931)
《广东新语》对鱼类产卵江汛必备的降雨也有记载:“鱼苗出西北诸江,清明后雷雨大作,鱼孕育,乘潦流下,其种柳、庆为上,南宁次之。郁、桂又次之,富、贺又次之,北江为下。长年蛋户(指疍家人),当夜分西望电光,即知鱼苗来自何江,至以何日。
除了鱼苗的“生产图景”外,这些方志对今天灭绝灭绝的物种生活史也有记录。“顺德甘竹滩,鲥鱼最美。其滩上鲥鱼,以罨取之,滩下鲥鱼,以大网取之。罨小,一罨仅得鲥鱼一尾...”。
花鰶(土名黄鱼)
《广东新语》曰:"黄鱼(花鰶)不上双鱼石,三鯬(通“黎”)不上铜鼓滩。"三鯬者,鲥也。”
值得注意的是,双鱼石,铜鼓滩位于今天的西江黔江江段大藤峡内。因滩中礁石犬牙交错,水流湍急;水流与礁石相撞形成富含氧气的漩涡水,为产油质漂浮性卵的鲥鱼孵化必备条件。
桂平当地人称每年5月6月鲥鱼该洄游情景为“鱼王朝石”,那块石头也曾得到封王封侯的赞誉。
桂平东塔-全国第二大家鱼产卵场;曾经也是鲥鱼捕捞重要渔场
编者也提到了几乎绝迹西江四大名鱼中的嘉鱼(卷口鱼),这段描述了卷口鱼在枯水季来临,从干流移动到支流深潭的生存策略:
黄鱼每新水长则出,嘉鱼以孟冬天大雾始出,出必于端溪高峡间。其性洁,不入浊流。尝居石岩,食苔饮乳以自养。霜寒江清,潮汐不至,乃出穴嘘吸雪水...在粤中大小湘峡者,以十月出穴,三月入穴...” 。
2
地方性知识的历史叙事
在玲珑计划执行期的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这些知识与个人记忆相关联,具备特定叙事语境,甚至内嵌具体的传记事件:biographical event。当我们询问被认为系已灭绝的鯮时,回答我们的往往是上了60,70岁的老渔民。
一位曾表示“在日本鬼子的铁壳船侵入苍梧的时候见过,有上百斤”,而大多数人的回答也提到了20年前某州某利枢纽的截流,“在此之后就见不到了”。
这些鱼种洄游,产卵的消失时间节点也与他们口述中某项project的建设时间线相互交叉。
与云浮老渔民交流
上述列举了西江流域渔民根据现象总结,所习得的经验,再升华为地方性知识。
不光反映了渔民对于鱼类生活史—作为一种物候现象的感知;透过解读洪水发生,河水水量,季节性水体的变化,来预判鱼类洄游,繁殖产卵;感知气候,从而调整自己的生产(捕捞)方式。
小型渔业地方性知识的存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人和环境”关系对话型,而非单向度的可能性。这些地方视角的解读同样是为全球气候变化宏大叙事反馈“地方”场景的重要视角。
番禺渔民在内河河道中摆放的定置网
六、写在结尾:相遇
内陆小型渔业的存在美好而流动,在江河脉络的呼吸间延续生计和“地方”的互动。
江水的潮涌,险滩的传说,鱼群的洄游,河神的恩许,鱼王朝石,龙母娘娘的微笑,那些古老的神谕- 随着年复一年江底鱼鳞摇曳的那一抹银光为世代所吟唱。
水流庙
这些水上船只至今仍象征着免税,自治,流动的社会空间;另一面则似乎是退居在堤坝之后的保守,耕地文化的封闭性;还有工业化进程带给我们对于“自然”-如同流沙般消失的感知。
这就是定局了吗?
事实上,江水正是如此神奇的存在。河流是无意识的;河流不具有延续历史和仇恨,或者代表象征藩篱的身份标签的意义。
河流将不同景观,文化,族群的遭遇串联在一起;在不断地移动和遭遇中,形成彼此交替融合的社会空间。
眺望黔江
正如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濛江的河堤旁的墟市,农人乘坐柴油船渡江,背篓里是果树苗和桑蚕;岑溪的摩托车拉着米袋,附近村子的阿叔阿婆赶着鸡鸭,耕牛;疍家渔人在盆中码上今早的鱼获。他们身份不同,却在这里产生交集;交易物产,以物换物,在水边分享社区的故事。
那些模糊的面孔愈发深切,在不断的流动交融中看见彼此的存在和意义。
我们,也因江水相遇。
濛江剪影
到濛江墟市卖货的渔民
濛江人与蒙娜丽莎
/ 结语 /
内陆小型渔业不仅维持着生物多样性,还保障着社区的生计和粮食安全,更是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小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不仅会严重影响鱼获,还可能破坏渔业基础设施,甚至改变水文模式,威胁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影响鱼类的繁殖和生存,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从西江到疍民,我们从渔民总体对渔获的感知上看到了小型渔业面对气候变化凸显的脆弱性。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适应、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并探索气候变化下小型渔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洄游”和“气候变化下的河流”,请点击下方链接回顾阅读:
自然折叠
关注本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交流团队,分享不同的视角和行动,看见更多人,更多可能;通过不同的人,认识不一样的城市,一起探寻城市,气候,人与自然的关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