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是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的地方,许多名人都曾经见证过它的风采,毛主席更是三次将中央会议安排在庐山,它同样承载着新中国的发展历史。

那么毛主席为何每次要将会议地址选在这里,难道仅仅是因为庐山的名气,还是说这背后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一生爱山

毛主席除了是一位优秀的领袖之外,还是个优秀的诗人,他的一生之中乐山乐水,大家在赏读毛主席的诗词时,也不难发现,光是带着“山”的就有三十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0年的毛泽东就已经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此时的他正值青年,迫切的想要离开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学成归来后再回报这座养育他的大山母亲。从韶山走出去以后,他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接触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寻找出一条能够拯救全中国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韶山之后,毛主席就开始了他登山跨水的一生,在岳麓山上时他“指点江山”,在井冈山上,他发动了农民起义,唤醒了工农阶级的思想,带领着他们拿起了革命的火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长征期间,主席带着红军的队伍,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庐山上,他先后组织了三次会议,每一次都是能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爱山已经达到了只要见到山,就要爬上去看看,即使当年他大病初愈,并不适合剧烈运动的时候,还要坚持到附近的山上去看一看,山上的路不好走,主席捡起一根树枝当拐杖,一路向上爬,就连警卫员也被他甩在后头,只要上了山,主席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归宿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认为,毛主席一生挚爱井冈山,那里是革命的起源地,是中国革命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山”在他的眼里,不止是风景,更是一种情感寄托,山代表着的,就是毛主席本人,他有着和山一样坚韧,包容的性格,还有着同样高大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三上庐山

如果说井冈山承载了主席和革命之间的起点与奠基,那庐山就是革命发展的最好见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7月,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由于开会的时间正在盛夏,众干部聚在一起开会,难免会感到闷热,用主席的话来说,到庐山去边避暑边开会,脑子不清醒了吹吹风,闲下来还能欣赏美景,缓解疲劳歇歇暑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会议本来是为了纠正并改进发展时期,出现的一些错误决断,并寻找其改进方法。可谁知,这场反思会议进行到一半,一封信的出现打破了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7月14日,彭德怀写了一封信送到了庐山,内容是他对发展时期错误运动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两天后,主席将这封信拿到会议上进行公开讨论,有人支持他的观点,但同时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右倾”的表现,于是会议的主题从纠正错误变成了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议结束以后,不止彭老总被批斗,党内更是掀起了新一波的“反右倾”斗争,之前商议的内容全部被放在一边,人们的精力全放在了“反对”上,国民经济和政治发展再一次停滞不前。

第二次庐山会议的时间是1961年8月开始的,会议地点依旧是毛主席定下的,并且早在几个月前就定下了,这次的主要内容是为了讨论国内工业,粮食以及教育等问题,应当如何发展扩大的问题,这次会议对国内各方面发展做出了更详细的计划,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次会议时间是1970年的第九届二中全会,这次依旧是几个月前,毛主席就“钦点”咬到庐山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连三次到庐山开会,所有的中央领导都以为毛主席对庐山爱的深沉,只要提到这座山毛主席就高兴,从会前准备到会议结束后的休养,毛主席在庐山最长待过一百二十多天,足以可见他有多么喜欢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都以为,毛主席喜欢庐山是因为他骨子里就爱山,并且这里风景优美,然而在深入研究过这座山之后,才发现主席对它的感情,绝不是表面这么简单。

三、背后的原因

选在庐山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毛主席和江西之间的感情。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江西陪伴了他整整七年,建国后更是先后二十多次到江西视察,亲口说过“我最喜欢庐山,庐山不错,风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庐山的日子,毛主席仿佛回到了革命初期,那时候的他和身边的革命伙伴从井冈山到瑞金,敌人的围剿从来未停歇,我军虽然各方面都不如国民党,但毛主席却在江西的崇山峻岭中,带着红军队伍和敌人展开一次次的斗争,中央苏区不断创建和扩大,鲜红的旗帜在山中飘扬,鼓舞着共产党人和革命同志共同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毛主席在庐山创作的诗词更是不少,“风卷红旗过大关”“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纵使敌人穷追不舍,我军却从来没有畏惧,山上的“红一角”就是最好的证明。

除了江西的革命情怀以外,选在这里开会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保密性和安保性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庐山的地形地貌,古往今来多少人去研究,也只得到个“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结果,山中的道路崎岖,树林茂密,即使建国后修了一条上山的路,也仅此一条而已,可以说是上山容易下山难。选在这里开会,即使大家都知道地点在庐山,可谁也不会知道具体地点,这也就是为何主席说这里“保密性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蒋介石也曾经盘踞在庐山,躲在密林中对我军展开进攻,好在革命党人的信仰从来都没有消失,中央苏区的建立扩大,反围剿一次次的胜利,即使国民党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可最终胜利的还是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老蒋在这里打我们,在山上开了多少会议,如今也轮到我们头上了,估计蒋某人也没想到,他的领地,现在已经落到‘共匪’手里了吧!”毛主席的这番话,既有对一路走来的艰辛的回忆,还有对庐山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三次庐山会议,贯穿了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史,“庐山”也从一个普通的景点,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庐山会议旧址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向世人叙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