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许多被俘的国民党军官兵都说最怕我军的3样东西:一是我军的战场喊话,二是我军的近迫作业,三是我军的“土特产”——飞雷炮。飞雷炮由于威力巨大,碰上它非死即伤,在敌军中“名声远扬”。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武器装备与国民党军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为弥补火力不足,前线指战员创造性地利用火药和炸药的威力,就地取材制作了大量的土制武器,飞雷炮便是其中之一。飞雷炮(又称“土飞机”),即炸药包发射筒。它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先将汽油桶顶盖锯掉,再把桶身呈45度角放置或部分掩埋在土中,在桶的最底部装填黑火药或低威力炸药作为发射药;依据射击距离和火药重量,把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进桶中,并加入延期雷管。点燃导火索后,发射药的推射力将炸药包抛入敌军阵地后落地起爆,一次可发射20至100公斤炸药,射程达100至200米,可炸毁落地点周围10余米的地堡、鹿砦等土木工事。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国民党军第12兵团在双堆集和附近村庄依托有利地形构筑大量地堡、交通壕,还把数百辆汽车连成一圈,用沙土装满,打造了一条核心防御圈,构成里外三层的防御体系。战斗打响后,在飞雷炮的助攻下,我军只用半小时就摧毁了国民党军苦心经营、号称固若金汤的工事群。同年12月,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第1旅第7团1营和旅特务连,配合第58团向敌小马庄和独立家屋阵地发起攻击。此次战斗,我军集中了30余个飞雷炮,在10分钟内发射1000余公斤炸药。在我炮火压制下,敌工事全被摧毁,我军全歼守敌第18师工兵营,敌第342团1营大部被炸死和震昏。
这种凝结我军官兵智慧的自制炸药发射武器,在淮海战役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敌人闻之丧胆,畏惧地称它为“原子炮”。毛泽东同志在《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中风趣地说:“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
淮海战役期间,前线指战员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拓展运用方式,对武器装备进行改良,并对战法进行创新,使用迫击炮抛射炸药包,发挥了不小威力。他们用一根木质较硬、直径与迫击炮口径相仿的木棍,在一端捆扎炸药包,炸药包上安装导火索和雷管,引燃后可将5至8公斤的炸药包发射出去,用于压制敌人炮火、摧毁地堡,威力大大超过同口径的迫击炮弹。
为研发这些土制武器,我军指战员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有人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淮海战役打响后,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参谋长韩联生负责组织研究和试验“飞行爆破”技术(即采用飞雷炮的原理,运用各种就便器材把炸药包发射出去)。在一次“飞行爆破”试验时,意外发生。一个炸药包打出后没有爆炸,韩联生奔向炸药包落点处检查原因。当走近炸药包时,他发现导火索暗暗作响,立即大喊身边人卧倒隐蔽。可话音刚落,炸药包爆炸了,韩联生等7名同志当场牺牲,他们用生命换来了克敌利器的研制成功。
进入新时代,我军武器装备迭代升级、跨越发展,新型武器不断涌现,装备性能不断提升。在淮海战役胜利75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那些为战斗胜利、全国解放献出生命的先烈们,他们的牺牲奉献和勇于创新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担当作为,勇毅前行,发挥聪明才智,为战斗力提升作出应有贡献。(来自《中国国防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