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余顿
编辑 / Pel
排版 / Eis
“小新系列总是能关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这其中有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有特定身份下的特定困境。”
1992年,在日本朝日电视台的晚间动画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新面孔——一个调皮又猥琐,时常喜欢露出屁股的马铃薯头男孩。
可能连其作者臼井仪人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滑稽而不讨喜的小孩形象,会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里逐步成为日本国民级的IP形象,这就是如今早已火遍全球的《蜡笔小新》。
在一年后的1993年,随着小新人气的不断攀升,电视台与东宝株式会社也进而趁热打铁,顺势推出了第一部剧场版《动感超人vs泳装魔王》。
《动感超人vs泳装魔王》
该作品一经上映,便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收益,于是之后每年的四月份,在日本院线都会出现小新的身影。
相比其它“年货”系列的动画剧场版(如《哆啦A梦》系列、《名侦探柯南》系列),《蜡笔小新》系列剧场版以其独特而怪诞的无厘头恶搞情节,以及在恶搞背后深刻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思考而闻名,使其在日本系列动画剧场版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笔小新剧场版也走过了三十个年头,即将推出第31部(把3d电影算进来是32部)剧场版《我们的恐龙日记》,也不久前正式官宣引进中国。这也是连续第二年在国内院线引进《蜡笔小新》系列电影。
《我们的恐龙日记》,即将于11月23日内地献映
大悦城《蜡笔小新》剧场版巡礼快闪店
在新剧场版正式上映前,我们不妨回望一下属于蜡笔小新剧场版的那些经典时刻。
01
《动感超人vs泳装魔王》—— 青涩而稳重的起步
如果谈论蜡笔小新剧场版,其开山作《动感超人vs泳装魔王》是绝对不能绕过去的作品,其正式宣告了小新从二十分钟的短动画剧集跨入电影市场。
在第一部剧场版中就出现了不少十分优秀的作画场面,并展示出了小新这个IP在融合多元素世界观上的潜力。
《动感超人vs泳装魔王》精彩作画
同时,作为试水作,本片在制作上也显示出了创作团队的保守与青涩,故事本身并不是完全原创,而是从原作漫画第六卷中选取情节进行改编,回看这部作品时,能强烈地感受到各种段子式的日常情节组合在一起的拼凑感,宛如在看一部加长版的小新电视特别篇。
《动感超人vs泳装魔王》
不过有了第一部的经验,从第二部剧场版开始便是完全原创故事。同时小新作为动画长片所可以包容的题材的多样性也逐渐显露出来,这些剧场版囊括了寻宝冒险、谍战、古装、西部、宇宙科幻……
可以说每年的小新剧场版都会给观众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和感动,这其中也有《大人帝国的反击》《光荣的烤肉之路》这样绝对的经典。
《大人帝国的反击》创作于新世纪之初,以“世纪之交”为主题,通过讲述人们对于日本昭和时代的的执念以及释怀来探讨过去与未来的关系。
片中大量对于七十年代文化元素以及社会样貌的呈现令人眼花缭乱,而其以【家庭】为纽带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表述则让人无比动容,是彰显《蜡笔小新》系列对人文关怀的优秀呈现的绝佳范本。
《大人帝国的反击》
而《光荣的烤肉之路》则是在公路片框架下的极致无厘头杰作。该作以一场对野原一家毫无缘由的通缉开始,伴随着野原一家对家庭烤肉莫名的执念而逃亡,形成了一场滑稽、荒诞而充满笑料的追逐闹剧。展示出系列在喜剧动画电影类型中的卓越实力。
《光荣的烤肉之路》
由于小新剧场版数量众多,在这里没办法一一向大家介绍,如果只能推荐一部,那笔者的选择,则是系列中相对小众的一部——《呼风唤雨!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
《呼风唤雨!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
02 《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要素过多的华丽经典
《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是于2004上映的蜡笔小新第12部剧场版,故事讲述了春日部防卫队以及野原一家先后无意中被吸入了电影世界,来到了一个西部风格的小镇。宛如上世纪60年代通心粉西部片的真实再现。
《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
小镇由名为杰士提斯·拉弗的镇长全权统治,其设立的规章制度十分严苛。小镇上戒备森严,任何试图外出的居民都会受到严酷的刑罚。居民们日常的劳作极为辛苦,薪水却十分微薄,在镇长的威严下又不得反抗,整个镇上的生活气氛十分压抑。
小新一行人同镇上的居民一起,在时间静止的小镇上逐渐流失对现实世界的记忆。
广志和美伢每天忙于生计,无心顾及其它;
广志和美伢的镜头
正男、妮妮和风间因时间的消磨逐渐逃避曾经的自己、选择适应镇上的生活;
同上,对应角色镜头
只有小新和阿呆,即使无法克服逐渐淡化的记忆,依然保持着回到现实的决心;
在米口先生、桶川博士和小椿的帮助下,小新最终将镇上的众人团结起来,推进电影世界的时间。在经历一段奇特的冒险后,最终打败邪恶的镇长杰士提斯,并结束这部电影的剧情,回到现实世界。
西部片 ,无疑是本作中最吸睛且最重要的元素。
影片从世界观架构、场景与角色设定以及故事走向都极力地复刻了上世纪60年代于好莱坞风靡一时的“通心粉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是指由意大利导演和制作的西部片,主要在1960年代流行。这类电影通常在欧洲拍摄外景,但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西部),片中有大量颇具恶趣味的迷影情节,其中不乏在踏板下面躲避搜查以及酒馆乱斗这些烂俗的西部片情节,我们甚至可以在配乐中听到对殿堂作曲家莫里康内的戏仿。
而在野原广志刚进入酒馆时遇到的杰士提斯镇长手下的形象很明显地参考了经典西部片《黄昏双镖客》中的“驼背”。而“驼背”用广志的脸划火柴的片段则是对于原片上校挑衅“驼背”情节的身份对调,使得原片中被整蛊对象在本片中成为整蛊别人的角色,为原本就荒诞搞笑的情节增添了额外的戏剧张力。
对应西部片的迷影桥段
此外,片中高潮的火车枪战中的几位战士的形象则明显致敬了《豪勇七蛟龙》。值得一提的是,水岛努导演为此还专门请了《豪勇七蛟龙》的日配声优参与演出,声优小林清志曾替电影《豪勇七蛟龙》中由詹姆斯·柯本所饰演的布里特配音。这些台前与幕后的富有迷影色彩的对照关系,让本片除去故事本身依然有着丰富的解读空间。
当然,如果仅仅靠致敬与戏仿,是无法撑起一部优秀的作品的,充其量只会使作品沦为一部臃肿的经典文化大杂烩而已。 《夕 阳下的春日部男孩》通篇充斥着对电影以及经典英雄主义情节的嘲讽,笔者认为这其中所体现出的反叛精神,便是藏在绚丽的迷影元素包装下另类而深刻的内核。
“电影发明以来,人的生命至少被延长了三倍。”这是我们常听到的对于电影的赞誉。电影似乎可以帮我们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从而沉浸在一个无限趋近于现实的梦幻当中。
而当我们真的进入了电影之中,电影是否会成为又一个承载着虚无的世界?
《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中的电影院
不同于其它异世界题材或是探讨电影的电影,《夕阳下的男孩》在电影的开始就定下了一个大的前提:电影世界中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既定且静止的,流动的只有人。
我们能看到在无限的时间里人们与遗忘的对抗:米口先生始终在努力尝试回到现实的世界,却忘记了现实世界的模样和自己的身份;风间、正男、妮妮在现实与虚幻的迷茫之中选择了主动遗忘和逃避;小新和阿呆始终保持着回到现实世界中的坚定信念,但依然无法摆脱记忆的褪色。
这与我们所理解的线性时间的电影世界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但神奇的是,我们似乎可以与片中所呈现的显而易见的虚幻世界所共鸣。以上角色的所处境地虽然荒诞,但又何尝不是众多身处现实当中的人们的生活缩影。
本片的另一个亮点则是对英雄主义的嘲弄与反思。 典型的例子是作为大反派的杰士提斯·拉弗镇长。从其名字的英文谐音(Justice Love)中我们就可以领会创作者的意图。
镇长
镇长身材魁梧,在一击定生死的决斗比赛从来不会输。他处处宣扬正义与爱,但显然,他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以及对权力的极端控制,使得在他管理下的小镇几乎毫无正义和爱可言。
片中多处可以窥见对于“体制”的强调: 巡警队对于小镇安保的巡查是体制的一部分;居民们严苛而繁重的日常劳作是体制的一部分;甚至,在电影世界中推进电影的剧情发展,也是体制的一部分。
借由米口先生所说:“剧情发展到这个时候应该有英雄现身拯救大家。”昭示了经典英雄主义叙事最大的局限:其始终在一个既定的,僵化的框架下进行运作。犹如杰士提斯镇长的独裁,在正义与爱的谎言下是极尽的荒诞。
刨去片中尖锐与黑色幽默的部分,《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本质上依然没有脱离《蜡笔小新》系列对个人的关照与温情。本片的戏中戏当中停滞的时间,人们在压迫与辛劳中对身份的记忆逐渐模糊,变得麻木,这似乎与戏外的真实世界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对照与连结。
小新系列总是能关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这其中有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有特定身份下的特定困境。
除了《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当中对于个人的身份认同以及记忆的探讨,也有《我的机器人爸爸》当中对于父亲这一身份以及背后所引发的中年危机的呈现。还有《大人帝国的反击》以及《超能力大决战》中对于一代人所面临的时代问题进行阐述。
而这些或严肃,或尖锐的问题,总会被小新为代表的孩子们,在片中以高度无厘头的方式所解决,这种不讲理的解决方式往往又会给人以最大程度的宽慰。
而当我们看到片中的那些角色因为信念、羁绊而觉醒,进而团结反抗,也会感到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推动着自己的情绪高昂起来。
当春日部防卫队如超级英雄般觉醒能力,异口同声地喊出那句经典的“春日部防卫队——Fire!”的时刻,影片那荒谬的、依靠着一种无厘头式的反叛将连结着现实部分的苦难与无奈打碎,使得其振奋人心的精神属性也达到了最高潮。
《夕阳下的春日部男孩》的结局更是神来之笔,癫狂的胜利之后,戏中戏得以结束,戏中的角色得以回到原本的世界当中,在结束了这趟壮阔的旅途后归于平静,继续生活。银幕外的我们似乎也与影片一齐构成了戏中戏中戏的三层嵌套,在每位观众的心中留下了深刻而有力的记忆。
我想,这份感动就是蜡笔小新剧场版系列在幽默与荒诞的包装下始终存在的底色。
03 强调类型元素弱化人文关怀——近年来《蜡笔小新》剧场版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蜡笔小新》系列剧场版造就了系列长片动画衍生剧场版难以逾越的一座座高峰,其中的经典会一直为粉丝们所讨论和追捧。一直以来,《蜡笔小新》剧场版都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作为卖点,而近年来,这些特征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在臼井仪人老师意外离世后,因为没有了原作者的内容参考以及在《蜡笔小新》系列影响力节节攀升而不断上提的商业化目标,《蜡笔小新》系列动画开始逐步向子供向作品靠拢。TV动画的低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剧场版也不能幸免。
自第17部剧场版《呐喊!春日部野生王国》开始的十余部剧场版,都在极力地通过杂糅不同的类型元素作为商业噱头吸引观众,这其中依然有如《B级美食大逃亡》《我的机器人爸爸》这样的高质量佳作。
但遗憾的是,在小新剧场版最辉煌的时代所能看到的对社会、对人与人关系的尖锐的批判与反思逐渐淡化了。
在三十余年的积累下,《蜡笔小新》剧场版有着太多优秀的作品以及一份份真挚的感动。时至今日,随着早期主创团队的离开以及系列越来越明确的商业化以及子供化的指向,使得《蜡笔小新》剧场版系列在主题表达的深刻性上无法与世纪初的经典名作相提并论。
但,它依然保留着小新系列的核心魅力,以无厘头的笑料和闹剧为观众们呈现一个有趣而不失人文关怀、带来欢笑的同时也有着些许感动的故事。
时代变了,但小新作为一个调皮冒失,却又始终满怀温暖与希望的孩童形象未曾变化,伴随着小新系列的发展中一次次的感动所凝聚而成的情怀,也会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发浓烈。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