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学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引领下,深挖本土红色资源,将“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人生底色”理念贯穿于学校育人全过程,探索出国防教育新模式。

让环境“说话”,于无声处育人

学校在利用宣传橱窗、班级风采栏、LED显示屏宣传国防教育知识的基础上,建设国防教育文化长廊,专题介绍国防理论、国防法规、国产武器装备等国防知识。校园图书馆购置了一批国防书籍,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宣传国防知识,把国防教育融入日常。国防教育主题园里,一架架模型战机展翅欲飞,一枚枚“微型导弹”精致玲珑……学生近距离接触并了解国防装备相关知识,感悟科技力量,树立国防创新意识。

学科渗透,融合国防课程建设

学校将国防教育因素融入学科课堂教学,发挥课堂德育主阵地作用,实现“思政+国防”课程一体化,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强化培育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学校先后邀请原空军指挥学院陈洪教授、无人机领域专家、“歼-20”战斗机驾驶员、革命烈士纪念馆金牌讲解员等20余位专家开设国防专题教育讲座;组织全校学生观看《强军·逐梦》《朱日和·军演》等军事观察纪录片以及《三毛流浪记》《小兵张嘎》等红色经典电影,抒写少年之志、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学校所处的广州市越秀区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辖区内红色资源丰富。学校通过亲子参观研学、红色史迹志愿讲解等活动,让中共三大会址等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体验的第二课堂。为提升红色研学实效,学校设计研发了《红色景点传承研学之旅活动指南》。通过真实问题的引入,让课程更饱满,通过小组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研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和创新性。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提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红色主题活动,丰富国防教育形式

学校深化活动育人课程,发挥中国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普及功能,在活动中渗透国防教育,增强师生的国防意识。学校举行“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如结合国庆节、“七一”等节日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观看红色经典电影、探寻红色足迹、为红色经典配音等活动引导少年儿童知史明理,激发爱党爱国爱军的炽热情感;结合学校科技节开展“我的徽章我做主”“太空课堂”“科技强国 创想飞翔”等活动,引导学生弘扬航天精神,矢志科技强国、强军。

学校少先队结合时事热点,开展红色主题班队活动,在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中强化国防教育,如通过“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党团队三旗传递活动,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诵红色美文,推广红色阅读,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报国志。

学生深刻感受到爱国是具体的、实践的,报国表现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红色史迹志愿讲解团的小队员们走进越秀区红色景点进行讲解服务,垃圾分类小宣传员们将绿色生活理念传播到社区,小志愿者悄悄地更换了学校楼梯损坏的“小脚印”贴纸,有同学行动不方便,小志愿者们帮他背起了书包……

推进管理育人,提高国防教育实效

学校构建起纵横交融的国防教育工作组织框架,横向上各处室协调发挥好组织管理职能,纵向上汲取“支部建在连上”的经验,每个年级均有国防教育团队,由大队辅导组成员、班主任工作坊成员和年级队干组成,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

学校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融入国防教育的教研活动。如语文教学中,教师融入战争背景、人物生平、歌颂英雄的诗歌等;数学教学中,在数、量、形的教育中融入卫星、飞机、雷达的知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入时代性题材;体育与健康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开展队形队列、障碍跑等军事技能教学和训练,加强学生纪律性培养;音乐课教唱爱国歌曲、军旅歌曲,唱响主旋律。

学校组建了“思政+国防”教育志愿讲师团。成员涵盖本校师生、家长志愿者以及红色教育基地金牌讲解员、共建单位校外辅导员等。依托校内外本土红色资源教育基地,学校定期组织不同年段学生参加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形成“人力资源”和“场域资源”双协同效应。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国防教育专题培训,组织校内国防教育讲师团进行试讲、模拟授课等研讨活动,将每一位教师锻炼成学校“德育工作宣讲员”,发展并组建科研团队,实现“思政+国防”德育模式下的科研团队化研究常态,在已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本土红色文化与小学国防教育的课题研究,逐步形成“德育科研课题群”,通过科研引领,培育高素质国防教育教师团队,提炼小学国防教育科研成果。

(作者单位系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学校)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2日 第05版

作者:夏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