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位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一位拿学校资助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朋友圈晒出到国内外多地旅游的照片,引发关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账号发布的信息称,“方同学入校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被认定为资助对象。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最近学院了解到其出现了一些不合理消费,经查属实,根据学校的资助文件相关规定,学院决定取消其受助资格,停止困难资助。”(11月21日大皖新闻)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和地方均设立了助学金制度。这项制度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惠及成千上万的学子。特别是,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助学金的标准也大幅提高,惠及的大学生群体更多。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少网友和高校学子开始吐槽,为什么有些人穿戴讲究,用着各种电子产品,仍然属于“贫困生”,而有的学生却因为偶尔的一次“奢侈”消费,被取消了助学资格?如此语境下,浙江大学涉事学院的回应显然令人难以信服。

根据相关规定,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认定标准分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两个等级。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是指学生及其家庭完全不能提供学习费用,且支付本人生活费用都非常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则是指学生及其家庭只能勉强支付个人学习费用,但无力支付全部生活费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规定,经常消费高档通信工具、高档电脑(特殊专业除外)、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或有其他奢侈消费行为的,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可见,“穷学生”晒“富游”照,考问助学金发放公平性。这就要求,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还需大数据考量。比如,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助学金发放,放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数据中进行通盘考量,高校同地方政府实行信息共享,共同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价标准,综合考虑诸多因素。与此同时,制订具体操作细则,细化申报、建档、考核、审批等重要环节,避免高校违规操作或学生弄虚作假,将助学金发放给真正需要的学生。特别是,应对发放助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跟踪管理,一旦发现有人进行高档消费,立即取消其享受助学金的资格,并对弄虚作假者给予处分,让其付出代价。

作者 汪昌莲

责任编辑 何丹 陈洁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