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德国政坛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地震。朔尔茨领导的执政联盟因内部分裂彻底崩塌,而他本人不仅失去了党内的支持,更在全国民意中滑入谷底。这个曾经被视为欧洲核心的国家,如今的政治格局如同一场闹剧:总理岌岌可危,内斗愈演愈烈,选民信任彻底崩溃。所谓的“德国模式”,正在用最残酷的方式暴露西方民主的致命缺陷。
朔尔茨的失败,既是个人权力的失控,更是西方多党制制度弊病的集中体现。从他解雇自民党党魁林德纳开始,执政联盟便已注定走向破裂。缺乏共同的政策目标,各党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将联合政府的脆弱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自民党退出,联合政府分崩离析,朔尔茨不得不在议会发起信任投票,而失败几乎已成定局。连最基本的执政稳定都无法保证,德国政府的功能性何在?当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被夹在党内外反对势力之间动弹不得,整个西方民主制度的运作逻辑正在被这一幕撕得粉碎。
社民党如今已成一片废墟。民调显示,该党的支持率仅为16%,远低于反对党的联盟党和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这不仅意味着社民党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可能失去政权,更反映了德国选民对传统政党体系的深深失望。连执政党都无法维持自身的支持基础,所谓的“多党合作”只不过是互相掣肘的掩饰。朔尔茨作为总理,本应团结党内力量、领导国家发展,却在各派利益冲突中被逼成了孤家寡人。这样的领导人,不仅无法赢得选民,更难以为国家带来任何实际的进步。
更加讽刺的是,党内的对立将朔尔茨逼向了死角。他一手提拔的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如今成了取代他的最大热门。皮斯托里乌斯的民意支持率超过58%,稳居德国最受欢迎政治人物榜首,而朔尔茨却在民调中沦为倒数第二。即便皮斯托里乌斯一再公开支持朔尔茨,党内的声音依然明确:换人!这不仅是对朔尔茨执政能力的全面否定,更是社民党内部利益分裂的冰山一角。朔尔茨的结局,已经被那些推波助澜的党内同僚悄然书写。
德国的政治混乱,显然已不止于国内。这场危机的影响正在以涟漪之势扩散至整个欧洲,甚至全球。作为欧洲的经济支柱,德国本应在对俄制裁、能源危机应对和欧盟一体化等议题上扮演领导角色。然而,如今的德国政治正在走向瘫痪,决策效率无限下降,任何地区或国际事务都难以指望其作出实际贡献。如果反对党联盟党胜出,其保守主义政策可能进一步撕裂欧盟,而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崛起更将为欧洲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德国的失控不仅是欧洲的噩梦,更是对整个西方民主体系的一次重大打击。
这场危机的本质,直指西方所谓“民主”模式的根本缺陷。多党竞争看似充满活力,实则沦为权力争斗的泥潭。政策被选票绑架,执政者一味追逐短期利益,忽视民众的根本需求。结果是,治理效率低下,社会矛盾加剧,选民信任流失殆尽。朔尔茨的困境不过是冰山一角,从美国到英国,从法国到意大利,西方政治的裂痕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所谓“选票至上”的民主,已无法掩盖其内在的衰败。
与之相比,中国的发展模式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制度优势。在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今天,中国通过强有力的治理能力和长远的战略规划,成功避免了类似的政治混乱。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稳定,中国都以实践证明了自身制度的优越性。德国的危机正好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对比背景:中国的稳健发展正在为世界提供另一种治理范式,而德国则以其混乱局势验证了西方民主的失败。
德国的政治动荡已经成为西方治理模式全面失灵的缩影。所谓的“选举民主”正在被无休止的内斗和低效的治理所吞噬,而中国则以卓越的治理能力和持续的改革创新,展示了大国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在未来的全球格局中,中国的模式注定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德国的困境则提醒世界:西方的“民主神话”,早已走到了尽头。
朔尔茨还有多少时间翻盘?答案显而易见:时间已不重要,他的失败已成定局。这场德国政坛的崩塌,不仅宣告了朔尔茨个人政治生涯的终结,更是对整个西方民主模式的一次沉重打击。当德国这个所谓的欧洲中坚力量都陷入内耗和瘫痪,西方民主的崩塌,还需要多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