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昌平区霍营街道居民积极投身于可回收物收集,引发社区热议并踊跃参与。在新设的社区可回收科普小站,居民用可回收物兑换日用品,孩子们展示自己用可回收物创意手工作品。活动不仅让社区的可回收物摆放更加有序,减轻了垃圾清理的负担,还有效推广了环保理念,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那么,具体是如何开展的呢?

“可回收兑换,让‘零废弃’生活更近一步”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近日,霍营街道垃圾分类专班联合和谐家园社区、龙锦苑东五区社区、北京市昌平区它山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馥慧幼儿园、天通苑小学东小口学校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一场富有意义的可回收物兑换活动。活动通过“以物换物”的形式,将环保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用实际行动践行“零废弃”的生活方式。此次活动不仅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还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绿色文明家园。

在龙锦苑东五区社区可回收物兑换活动现场,天通苑小学东小口学校的孩子们化身“小小志愿者”,积极参与活动。社区特邀海淀区垃圾分类基层赋能讲师为孩子们授课,讲解高值与低值可回收物的种类及正确投放方法,帮助孩子们树立分类意识,带动家长和居民共同参与。讲师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为源头减量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在现场设置了可回收物兑换站,对居民带来的旧衣物、书籍、玩具等物品进行详细登记和称重。居民们热情参与,排起了整齐的队伍,将家中闲置的物品送来回收兑换。许多居民带来了大包小包的旧物,有的甚至全家齐上阵,积极投身到这场环保行动中。本次活动共成功回收各类旧物,包括纺织物、书籍和毛绒玩具等,不仅妥善处理了闲置物品,还通过回收兑换的形式有效推动了资源循环利用。此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为社区垃圾减量和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你成长“可回收物再利用,低价值变大作用”

为了让小朋友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学会保护环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与居民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可回收物探索之旅。围绕“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回收后会去哪里?”等问题,孩子们带着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来到和谐家园社区,展开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环保学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晨晨:这些可回收的纸箱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果果:我知道!可以用来装东西,比如书、本子或者玩具!轩轩:纸箱还可以搭建起来,用垒高的方法还能搭成一个小房子呢!琪琪:那纸箱回收之后会去哪里呀?晨晨:回收的纸箱会被送到加工厂,经过处理变成再生纸或者新的纸箱,这样就可以再次利用啦!在听完绘本后,孩子们纷纷展开了自己的讨论,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分享了可回收物的多种用途和再利用价值。他们在讨论中不仅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还激发了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兴趣与想象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京市昌平区它山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孩子们将用废旧纸箱、塑料瓶等材料制作的创意手工作品陈列在科普小站展览区,与居民们分享自己的环保小创意。活动中,孩子们还学习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不同颜色垃圾桶的分类标准及投放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和谐家园社区的兑换活动现场,孩子们和居民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到热闹非凡的兑换活动中。大家带着各类可回收物品,有的一斤,有的两斤,兴奋地排队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脸巾、垃圾袋、洗手液等。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居民们的参与热情。许多居民表示:“原来垃圾分类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让家中的可回收资源‘变废为宝’,既环保又实惠,真是一举多得!”活动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进一步推动了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凝聚社区力量,社会组织焕发基层新活力

北京市昌平区它山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20年,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主要服务于回天地区一带,业务范围涵盖“组织开展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以及社区文化、体育娱乐等公益活动。它山石社会组织积极协助霍营街道辖区内社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赋能社区的中坚力量——大“桶”领队伍,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服务中心辅助社区两委联动物业,助力居民养成自主分类习惯,同时做好社区守桶队的管理与激励。基于低值可回收物体系,它山石社会组织还与社区携手,共同探索搭建完整的可回收物体系,推动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制度先行为保障,为垃圾分类体系的长效机制提供组织支撑,持续促进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活动共吸引了500余名居民热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共回收各类可回收物品900公斤,有效推动了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理念的深入实践。虽然奖励礼品的价值并不高,但居民的兑换热情非常高涨,这也反映出大家的文明素质有了显著提升,社区内逐渐形成了家家户户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接下来,霍营街道将继续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不定期开展可回收物兑换活动,充分发掘社区人才,共同绘就社区发展的新篇章,实现垃圾减量、质量提升和资源高效利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张珏斌,冷冬晓)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