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大卫

来源:《全媒体探索》2024年10月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评论又被称为新闻“匕首”,彰显着一家媒体的立场和态度,决定着媒体的高度,是其旗帜、灵魂所在。评论也是衡量新闻从业者能力的业务“标尺”,是业务“尖刀”中的“刀尖”。

从责任看,党的创新理论、中央的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等都需要用评论来“翻译”、来解读。新闻评论也是媒体联系群众、动员群众的重要手段。从发展看,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包含两个重要的方面:现场、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手机,吸引人的不外乎两类新闻:一种是情、奇的故事现场以及惨、怪的事故现场,另一种就是各种“大V”针对热点事件的分析解剖,也就是对事件的评论。客观、科学的评论需要建立在对事件、态势的深度了解、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而这正是党报的优势所在。

眼下,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此刻,党报更需在“舆论广场”中打造“舆论主场”。全媒体时代,能写、善写评论已经成为优秀编辑记者的重要标准之一。

那么,如此重要的评论如何进行写作?过程中又有哪些坐标可以参照?

灵感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

写好新闻评论,选题是第一位的。很多时候,一句话就是一篇获奖新闻评论的源头。

以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发表于辽宁日报的评论《盲目"按惯例"也是懒政》一文为例。这篇文章的创作灵感来自“抱怨”。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地区的干部有着遇事就找惯例、翻“老皇历”的习惯,部分人对这些“过期经验”十分依赖甚至奉若铁律,将其作为工作依据。在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对方一句“这不就是懒政吗?”引起记者的共鸣,便有了这篇评论。

辽宁日报2017年评论作品《盲目"按惯例"也是懒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日报2017年评论作品《盲目"按惯例"也是懒政》

再举一例。仍是刊发于辽宁日报的评论《解放思想,首先得有思想》,该文获第3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该评论的标题来自记者的一次听会。在一次参加省两会分组讨论时,一位参会者表示“解放思想,先得有思想,不然怎么解放都是形式主义”。一语惊醒梦中人,记者立即记下,回去经过一周的时间反复删改终成佳作。

辽宁日报2019年评论作品《解放思想,首先得有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日报2019年评论作品《解放思想,首先得有思想》

其实,类似的采访经历在记者生涯中并不鲜见,但少有人能够准确把握选题,大都是一听一过或者直接跳过。这是新闻敏感的缺失,也是新闻功力不足的表现。正所谓“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思想能力的提高必然是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首先,不间断地提升理论修养。没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武器,很难把世界万物联系起来,更难对变化的方向、趋势作出科学的判断。论点想要一针见血、掷地有声,没有理论的支撑往往只会变成胡乱抬杠或者一纸空谈。评论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你得先知道什么是中心、什么是大局。

其次,要对现实生活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评论作为新闻的一种形式,并未脱离新闻的内核本身。只有贴近生活,才能看到火热生活中的细微变化,看到今天与昨天的不同。只有了解这种不同、研究这种不同,才能和时代的脉搏、读者的心理同频共振,切中要害而非隔靴搔痒。

第三,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很多党报都是以条线确定记者的采访范围,也常常将评论作为一个部门独立存在。其实,评论是新闻人的十八般武器之一,是每个人都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应该是新闻人的“正常呼吸”,而不只是评论部的事、不只是评论员的事。

所谓门槛,能力够了是门,能力不够才是槛。评论员的思考不仅仅是头脑的思考,还需要让手也一起“思考”起来,敢于表达、勤于表达、克服惰性。没有成文的思考往往是不完整的,思考需要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变现”。

评论的要素缺一不可

谈及评论的要素,很多人可能会稍感陌生,认为评论和议论文差不多,“论点+论据”没有什么必备的要素可言。笔者认为,新闻评论至少有六大要素。正是因为很多年轻记者对评论要素的不了解,最终导致评论像缺了零件的汽车,难以走远。

1.论点。论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观点。这是评论的“蛋”,没有“蛋”就没有评论这只“鸡”。但观点不等同于论点,它只是一个角度、一个对于事件标新立异的看法。第二,立意。光有一个看法还不行,还要为这个看法找寻一个合适的支点。站得高才能立得远、论得深。站得高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我们经常会在一些评论中看到“要……,需……,应……”等字样,评论者并非领导、老师,而是应该讲明道理、表明态度、探寻做法。因此,这里的“高”指的是一种拨云见日的透彻、一种准确清醒的判断。在评论中要讲明受众不知道的背景、道理、思维,不是就事论事,更应就事论理。

2.结构。写作是在动笔之前就开始的,心中要对写作的逻辑有个设定,也就是文章的框架,要通过几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构也彰显着作者的逻辑,如果论点是为了让读者“知其然”,那么论据就是为了让读者“知其所以然”。结构还需要有一个梳理的过程,逻辑要越紧凑越好,不要重复,要衔接顺畅。

3.情感。这个要素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一篇好的评论必须是充满情感的。因为评论就是有话要说,要么是对现实的抨击、要么是对现实的讴歌、要么是对路径的探索,没有激情就没有表达。很多时候评论都是共情的表达,比如鲁迅的《论人言可畏》、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郭光东的《国旗为谁而降》,这些评论性文章中均充盈着作者丰沛的情感。

4.表达。怎么说与说什么同样重要。首先,“皮”要薄。尽快将话题落到主题上,最好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其次,行文要爽、切口要小,不要面面俱到。尽量用短句,增强语言的力量。语言的精准度要强,行文不可枯滞,要发于当发、止于当止。句式务求多变,不要让读者有“大食堂的早饭——老三样”的烦闷之感。

5.案例。评论不能言之无物,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无论是开头还是论据都需要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作者本身的布道。丰富的案例能让评论易懂可读,传播得更远。

6.修改

。精品一定是打磨出来的。讨论和修改是言论创作的两个重要环节,二者紧密相连。修改往往在讨论中产生,讨论也往往会带来修改。修改有时比写作更加重要,很少有人能做到“一笔准”。修改的过程是升华思想、修炼内功的过程。

媒体融合时代评论的变化

媒体融合时代,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信息获取渠道和内容形态的丰富。人人都可成为发布者,随处都可收到信息的推送。当阅读的时间、范围和发布主体都变得不能确定时,万物皆可评、任谁皆可评的时代到来了。

此时,评论的形式变得多元,不仅包括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时评,还包括视频评论、微博评论等。评论篇幅也变得可长可短。但评论引领舆论、指引方向,与受众对话、引导受众思考的内核并没有变,变的是对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敏锐性、新颖性、准确性、互动性等要求进一步提高。

在互联网平台中,受众市场细分化程度很高,越是垂直的内容,受众黏性越强,于评论而言亦是如此。这就要求作者在以下要点上再精耕、深耕。

1.领域要专。不说外行话才能走进受众内心。在新闻表面深挖一锹,才能“刨”出新观点,抓准切入点。

2.采访要实。很多人认为评论是不需要采访的,坐在家里思考就行,实则不然,最鲜活的观点往往产生于一线,纸上谈兵是新闻评论的大忌。

3.敏感性要强。评论的观点与新闻事实不同,往往不在表面,这就需要记者有极强的新闻敏感才能拨开云雾、洞察真理。

4.观点要新。互联网平台上的评论如潮水般翻涌,流俗的观点不会激起任何浪花。对于同类事件,找到不同角度,方能产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5.讲理要软。社交媒体上人们并不喜欢被说教,不能像父母教育孩子一般地摆事实讲道理,只有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才能触动受众的心灵,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6.表达要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互联网传播是发散的。每一句表达都得准确无误,经得起推敲。不然一定会有细心的网友为你指出错误。

新闻评论是复杂而艰苦的思想劳动,立场是根本、见解是关键、思考是基础。其中有些规律可以遵循,有些经验可以借鉴,但仍需作者从自身媒体属性出发,结合不同事件发出有内涵、有锐度的声音。

(作者孙大卫为辽宁日报一级首席记者)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4年10月号,原标题为《融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要求、要素、要点》,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