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1997年的夏天,骄阳似火,田野里弥漫着稻谷成熟的香气。我正和母亲在地里忙活,突然听到村口传来自行车铃声。
"小刘!你的信来了!"邮递员老张的声音传来,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放下手中的镰刀,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田埂上。接过那个印有"录取通知书"字样的信封,我的手微微颤抖。母亲也放下农具,匆匆赶了过来。
"妈,我考上了!"我激动地喊道,眼眶湿润。母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但很快又变得忧虑起来。
我们坐在田埂上,仔细阅读通知书的内容。当看到学费一栏时,我们都沉默了。3200元,对于我们家来说,这无异于天文数字。
"儿子,别担心,妈一定想办法。"母亲拍了拍我的肩膀,声音里充满了坚定。但我能感受到她话语中的不确定。
回到家里,我们坐在那张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破旧木桌前,开始盘算家里的积蓄。父亲去世后,家里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母亲靠着种几亩薄田和做些零工勉强维持生计,供我上学已经很吃力了。
"要不...我不去上大学了?"我犹豫地说,心里却充满了不甘。
"不行!"母亲斩钉截铁地说,"你爸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你上大学。你是咱村第一个大学生,我们一定要想办法。"
我们开始讨论借钱的可能性。首先想到的是叔叔家。叔叔在镇上开了个小卖部,日子过得还算宽裕。但是自从父亲去世后,叔叔家就很少来往了。
"要不...我去问问叔叔?"我提议道,心里却没有多少把握。
母亲摇了摇头,"算了吧,你叔叔那个人...恐怕不会借的。"她的话让我心里一沉。
我们又列举了几个可能帮忙的亲戚,但都觉得希望渺茫。正当我们陷入绝望时,母亲突然说:"对了,你大伯!"
大伯虽然不是我的亲大伯,但从小对我很好。他家住在隔壁村,靠养牛为生。虽然经济条件也不好,但为人热心。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母亲就动身去了大伯家。大伯正在院子里喂牛,看到我们来,热情地招呼道:"小刘,嫂子,快进来坐!"
我们进到屋里,大伯给我们倒了杯水。母亲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大哥,我们来是有事相求..."
还没等母亲说完,大伯就笑着说:"我知道,小刘考上大学了吧?村里都传遍了,真给咱村争光啊!"
02
我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母亲继续说道:"是啊,可是...学费...我们实在凑不齐。"
大伯听完,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站起来说:"你们等着,我去去就来。"
过了一会儿,大伯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布袋。他把布袋放在桌上,说:"这是我这些年攒的钱,本来想给儿子娶媳妇用的。现在小刘需要,就先拿去用吧。"
我和母亲惊讶地看着大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母亲连忙说:"大哥,这怎么行..."
大伯摆摆手,"别客气,咱们是一家人。小刘有出息,以后肯定会有好日子的。到时候再还我也不迟。"
我们数了数钱,只有2000多元。大伯看出我们的为难,说:"不够的话,我再想想办法。"
第二天,大伯来到我家,气喘吁吁地说:"我把家里的老黄牛卖了,凑够了3200元。"
我和母亲都惊呆了。那头老黄牛是大伯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没想到他为了我的学费竟然卖掉了它。
"大伯,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我哽咽着说。
大伯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刘啊,你就安心去上学。咱农村人不容易,你能考上大学不容易。这钱你就拿着,以后好好学习,有出息了再说。"
就这样,在大伯的帮助下,我顺利地交上了学费,踏上了大学之路。临走那天,大伯和大娘送我到村口,大伯还特意塞给我一个信封,说是零花钱。我知道那可能是他们仅有的积蓄了。
大学四年,我一直牢记大伯的恩情。每次放假回家,我都会去看望大伯,帮他干些农活。大伯总是笑呵呵地说:"好好学习就是对大伯最好的报答。"
有一次,我看到大伯家的屋顶漏雨,就主动提出要帮忙修理。大伯却说:"不用,不用,你读书要紧。"我坚持要帮忙,大伯最后只好答应了。那个周末,我和大伯一起爬上屋顶,一块一块地更换破损的瓦片。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大伯脸上欣慰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毕业后,我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每次回家,我都会给大伯带些礼物和钱。但大伯总是推辞:"小刘,你自己留着用吧,大伯不缺钱。"
我知道,大伯家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多大改善。大伯的儿子因为没钱读高中,早早辍学外出打工了。
2007年,我终于存够了钱,决定好好报答大伯。我请了几天假,回到了村里。
来到大伯家,我发现他家里还是老样子,屋顶虽然修好了,但墙壁已经开始剥落。大伯看到我来,高兴地说:"小刘来了?快进来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