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选择在特朗普赢得大选后不久释放和谈信号,这个时机的选择耐人寻味。通过路透社等国际媒体透露的消息显示,普京准备在特朗普2025年1月就职后与其展开直接谈判,而这个棋局的背后,折射出俄罗斯对美国新政府的战略算计。
莫斯科开出的条件依然强硬: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四州属于俄罗斯,同时永久放弃加入北约的计划。这两个条件的提出时机极具战略意义。在特朗普胜选的背景下,俄罗斯认为美国的对外政策将发生根本性转变,这为其施压乌克兰创造了独特的战略窗口。
从表面上看,莫斯科提出的两个条件直指乌克兰的核心利益,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巧妙的战略陷阱。普京很清楚泽连斯基不可能同时接受这两个条件,但他依然选择提出,这背后的算计值得深思。
先看领土问题。克里米亚自2014年以来实际上一直在俄罗斯控制之下,顿巴斯四州虽然没有完全被占领,但俄军已经控制了大部分区域。在军事现实面前,泽连斯基政府或许不得不考虑某种形式的妥协。毕竟,乌克兰军队在两年的战争中都未能收复这些地区,而且西方的军事援助正在减少。从这个角度看,第一个条件虽然苛刻,但并非完全不可能谈判。
但第二个条件 - 永久放弃加入北约,才是真正的关键。这触及了泽连斯基政府的根本战略诉求。自2014年以来,加入北约就成为乌克兰的核心国家战略,这不仅关系到安全保障,更是乌克兰摆脱俄罗斯影响圈、融入西方世界的重要象征。对泽连斯基个人而言,这更是其政治生涯的终极目标。
普京提出这两个条件的真实意图可能在于制造分裂。他很清楚,泽连斯基可能会在领土问题上做出某种让步,但放弃加入北约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给了俄罗斯一个战略优势:如果谈判破裂,莫斯科可以宣称自己提出了"合理"的和平方案,而乌克兰方面"顽固不化"。这种叙事可能在西方社会,特别是对援助乌克兰持怀疑态度的群体中产生共鸣。
更深层次来看,普京这两个条件的真正目标可能是特朗普而不是泽连斯基。通过提出这些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不可能被接受的条件,普京为特朗普政府制造了一个外交难题:是继续支持一个"不愿意和解"的乌克兰,还是在"大国协调"的框架下寻求某种妥协?这就把球踢到了华盛顿的球场。
泽连斯基完全理解这一点。对他来说,放弃加入北约就等于放弃了乌克兰的战略自主权,将国家的命运完全交到美俄两个大国手中。即便特朗普政府承诺某种安全保障,这种保障的可靠性也值得怀疑,毕竟美国的政策可能随着政府更迭而改变。而北约成员国的地位则是一种制度化的、多边的安全保障。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多次表示要在24小时内结束乌克兰战争,这种表态让克里姆林宫看到了机会。与拜登政府的强硬立场相比,特朗普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更加务实,甚至可以说是冷漠。他曾公开质疑继续援助乌克兰的必要性,认为美国应该将注意力转向国内问题。
乌克兰目前的战场形势也为俄罗斯的谈判立场提供了支撑。在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中,乌军的反攻已经失去动能,俄军不仅在阿夫季夫卡等关键战场取得进展,还成功将其军工生产转入战时状态。据统计,俄罗斯现在每月可生产超过10万枚炮弹,而乌克兰的弹药储备却在迅速消耗。
更重要的是,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正在动摇。美国国会已经数月未能通过新的援助计划,欧盟内部也出现了严重分歧。波兰等东欧国家因农产品争端与乌克兰关系趋冷,匈牙利则一直对援助持消极态度。这种援助疲惫症在特朗普胜选后可能进一步加剧。
对普京来说,现在提出谈判建议是一个精心计算的举动。首先,这可以试探特朗普团队的底线。其次,这种姿态可以加深西方社会对继续援助乌克兰的质疑。更巧妙的是,这个提议可能在乌克兰国内制造分裂,因为越来越多的乌克兰民众开始对持久战感到疲惫。
俄罗斯的战略考量还包括国际局势的变化。随着巴以冲突持续升级,乌克兰问题在国际舆论中的关注度显著下降。特朗普的战略倾向可能进一步降低美国在欧洲事务中的参与度,这正是普京长期以来希望看到的局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