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咱们没办法了,您自己看着办吧。”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信息,心里一阵发沉。两个多月,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换来的却是一句冷冰冰的推脱。
两个月前,亲姐搬进了我家。
那时候,我以为这是个举手之劳,毕竟我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几十年的感情,总不能说散就散。
可我没想到,仅仅两个月的时间,50年的姐妹情竟然在金钱与人情的角力中,悄然崩塌。
故事的结局,早在开始时就注定了。
我叫李秀芬,今年五十七岁,有一个儿子,儿媳妇正怀着孕,预产期就在下个月。
我们一家三口,原本日子过得平稳而安逸,直到我亲姐李秀云病倒了。
她比我大两岁,身子骨一直不好,年纪一上来,各种毛病就找上门来。
几个月前,姐夫去世,李秀云彻底没了依靠。
她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外甥,早就因为工作原因搬去了南方。电话里,他哽咽着说:“姨,我妈现在没人照顾,您能不能先接到家里住一段时间?我忙完这段时间就回来接她。”听着外甥的请求,我心一软,答应了。
谁能想到,这一口软心肠,最终却成了压在我们一家人头上的一块巨石。
李秀云搬进来的第一天,我还觉得挺好,毕竟多年未见,姐妹俩终于有机会好好叙旧了。
可接下来的日子,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她的身体状况比我预料的要糟糕得多,卧床不起,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每天早上六点,我就得起床给她做饭,端饭到床前,喂她吃下去。
吃完饭是换药、打针,下午还得给她按摩、翻身。
晚上还不敢睡得太死,怕她有什么突发状况。
儿媳妇怀着孕,本该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却只能每天绕着她的房间走,生怕有什么冲撞。
一开始,我心里想着,忍忍就过去了,亲姐嘛,总不能真让她没人照顾。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外甥那边始终没个回信。
每次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总是一副抱歉的语气:“姨,您再帮我撑一撑,实在是走不开啊。”
撑?我还能撑多久呢?
日子越过越紧巴,李秀云的医药费、营养费、护理费一天比一天高,短短两个月,我已经花了三万多块。这些钱,我没有一分是向外甥要的,都是我和老伴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不得不找外甥摊牌:“小凡,你妈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我实在照顾不过来了。
你得赶紧回来,或者把她接走。”
电话那头,外甥沉默了很久,最后只简单回了一句:“姨,我知道了。”
我以为他会尽快回来接人,结果等来的却是他连夜搬走的消息。
那天晚上,我还在厨房忙着做晚饭,儿子突然气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拿着手机,声音里透着几分愤怒:“妈,您看这个!”
我接过手机,屏幕上是外甥发来的消息:“姨,我最近忙着搬家,没时间接我妈,麻烦你再照顾一段时间。”
看起来仿佛很客气,可这话背后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他们一家人已经决定离开,连个告别都没有。
我有些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外甥直接搬家了,却把他亲妈丢在了我这里,这叫什么事?
当晚,我的心情复杂极了。李秀云卧病在床,我知道她肯定不知情,可外甥的做法让我的心凉透了。
我这些年的付出,难道在他眼里就这么不值一提吗?这50多年的姐妹情,难道就抵不过这短短两个月的金钱往来?
儿子和儿媳妇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儿媳妇挺着大肚子,忍不住抱怨:“妈,您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再这样下去,咱们一家都得被拖垮。”
我知道她说得对。可我不甘心,我不甘心亲姐亲外甥竟然把我们当成了免费的保姆和医院。
第二天,我鼓起勇气跟李秀云摊牌了。
“姐,你也知道,家里实在是撑不住了。你儿子说要接你回去,你看是不是赶紧联系他,让他来接你?”
李秀云的神情有些呆滞,仿佛没听懂我在说什么。她沉默了半晌,才低声说道:“他……他不会回来了。”
我愣住了:“什么意思?”
她叹了口气,眼里有说不出的疲惫:“小凡根本不打算回来。他跟我说了,南方那边机会多,他不会再回来北方了。”
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我心头。我这才意识到,外甥早就打好了自己的算盘。他根本不打算回来,更不打算接回自己的母亲。而我,却成了他“安置”李秀云的最佳选择。
那一刻,我的心彻底凉了。
我忍无可忍,直接给外甥打了电话,语气已经不再客气:“你妈不能一直住我这儿,我也需要生活。你要么回来接她,要么我只能找别人帮忙了。”
外甥那头先是沉默,接着他冷冷回了一句:“姨,我也有我的难处。再说了,我妈是你亲姐,你不照顾她,谁照顾她?难道你忍心看着她没人管吗?”
我气得手抖,差点把电话摔了。
照顾她是亲情,可亲情不该是无底洞。我已经尽了我该尽的责任,外甥却把所有的负担都推到了我身上,仿佛我欠了他们什么。
挂了电话,我坐在沙发上,心里又酸又苦。这50多年,我一直以为我们姐妹情深,最后才发现,原来不过是我一厢情愿。
李秀云在卧室里咳嗽了一声,我听得心烦意乱。这场亲情的较量,终究让我输了个彻底。
我最终决定,送李秀云去养老院。
两天后,养老院的车把她接走了。我站在门口,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她没有说话,眼神里透着几分哀伤和无奈,我知道,她也不愿意走到这一步。可我们都明白,有些东西一旦破裂,再也无法修复了。
外甥再也没有联系过我。
而我,也不再期待那段已经破碎的亲情能有任何补救。50多年的姐妹情,终究败给了现实与金钱。
这件事后,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亲情固然重要,但它不是义务的枷锁,更不该成为压垮生活的负担。
有时候,放手或许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