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任美国总统的背后,反映的都是美国人自身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思维变化。
特朗普打破了美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成为美国建国近250年第二位非连续性当选的美国总统。
这不是特朗普自己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的更是美国人看待自己和全球的思维变化,而这种思维变化,可以被称之为新保守主义。
什么是新保守主义?
我们都知道,纵观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本质上并不是一直“左”,或一直“右”的,它更像是左右互搏的过程,在左右反复跳动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而特朗普的当选,本质上就是欧美对过去“左”的一次纠正。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最近这几年,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经常看到对欧美正确的调侃,什么白雪公主要找黑人演员来演,以及漫威一些对肤色的正确导致票房的扑街等等。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已经很容易看到,欧美对“过分左”的反感,其实由来已深。
这次特朗普的当选,标志着美国人对过去“自由主义”的彻底否定,也代表着自1980年代以来“自由社会”这一概念的演变方式被明确拒绝。
回顾特朗普第一次当选的时候,其实胜率并不高,甚至也没有赢得普选票,但四年之后随着拜登入主白宫,这一次的大选,反而让拜登成为了一次“偶然”例外。
从这次的大选结果来看,特朗普是全线飘红,哪怕是在七个重量级的摇摆州当中,特朗普也获得了全胜,这一点远超所有人的意外。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历史进入了一段新的篇章,这也标志着新保守主义的回归。
要解释什么是新保守主义,就不得不谈“古典自由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是一种理念,强调通过法治来确保每个人的权利。在过去的五十年里,这一基本思想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扭曲。
第一次是“新自由主义”的崛起,这种经济理论把市场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削弱了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也导致中产乃至蓝领工人的权益被漠视了。
在“新自由主义”的指导下,尽管全球财富和经济稳步增长,但工人却失去了工作机会。
第二次,则是欧美的“觉醒自由主义”。
什么身份认同、多种性别、肤色、以及恋爱等等,在这种觉醒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原本关注工人的进步思想被转变为了对一小部分边缘群体的特别保护,最终酿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欧美各种“正确”。
这些群体包括种族少数群体、移民和性少数群体等等,据说在美国有高达几十种的性别存在,这种过度的对极其边缘群体的过分关注,最终导致了民主党的溃败。
民主党以工人崛起,最终却抛弃了一开始支持他们的工人。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工人对自由贸易越来越不满,也对进步的民主党感到失望,大家都在关注极少数的一个群体,却忽视了工人的权益。
而特朗普的胜利,就是对美国路线“极左”的一次事实纠正。
而新保守主义,在特朗普竞选期间,几乎已经覆盖了一切。
例如让美国的制造业回流,向全球加征高额的关税,驱赶非法移民、禁止婴儿出生的美国身份等等。
特朗普,可以说是最近半个世纪里,从未见过的美国总统,也正因为美国自诩为“世界警察”的身份,因此这一次随着美国保守主义的回归,全球局势都将不可避免被深度影响。
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我国。
美国的国内政策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而特朗普的保守主义,以及对关税的推崇,都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们这个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一个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一个是全球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几乎可以确定,一旦明年特朗普入主白宫,关税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从特朗普的人事任命已经能够看出来。
最近特朗普宣布了十几位任命人选,这是填补白宫工作人员的第一步。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帖子,强调他一月份上任后的优先事项就是移民和外交。
特朗普选择了弗洛里达州国会议员、退休陆军上校迈克·沃尔兹担任国家安全顾问,这是白宫内一个极其重要的外交职位。
沃尔兹对华十分强硬鹰派,也是最早呼吁美国抵制我国的国会议员之一。
另一位对华鹰派卢比奥则被提名为最高外交职位国务卿。2020年,卢比奥才受到我国的制裁,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这一次几乎是下了“大力气”。
全球化,将会不可避免迎来半个世纪最重大的一次挑战。
随着卢比奥被特朗普提名为国务卿,这也将是第一位被我国制裁的国务卿,事情的棘手之处还在于,如果卢比奥访华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位“最偏执激进的反华人士”一旦成为美国国务卿,后果也不堪设想。
至于国安顾问沃尔兹,更是曾发言我国制造应该被抛弃。沃尔兹曾在国会发起一项旨在减少美对华关键矿产依赖的立法草案,以及对我国留学生加强审查等等。
从特朗普的一系列人事任命来看,下一个四年,恐怕才是中美建交历史上“最为危险”的四年。
特朗普还未上任,但外商已经在提前布局。
根据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美国女鞋品牌Steve Madden执行长罗森菲尔德(Edward Rosenfeld)已明确表示,明年底前、要把我国产能砍半并在其他国家建厂扩产。
澳大利亚家电厂铂富(Breville Group)执行长克莱顿(Jim Clayton)也说,拟将在华的咖啡机等产线加速移出我国。
未来,中美关系必然会面临以下冲击:
第一就是特朗普所说的60%关税和《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高关税的加持下,没有一个经济体会是赢家,这一定是一场“两败俱伤”的做法,但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的话,我们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采取对等原则。
第二就是可能取消我国的“永久正常贸易伙伴关系”。
这是被特朗普提名的国务卿卢比奥提出的议案。根据各大机构的预估,如果此案得到通过的话,我国经济会受到挫折,美国进出口也会付出30%至60%减幅的代价,一样是两败俱伤。
最后就是芯片科技战。
特朗普大概率也会延续拜登对我国设下的芯片和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
根据《钛媒体》去年12月引述企查查的报道,我国2023年一共有1.09万家芯片相关企业注销或吊销,超过了2022年的5746家,同比暴增近90%,五年倒闭2.2万家,这也意味着在芯片领域,我们依然会有一段路要走。
特朗普为什么一定要以两败俱伤的代价来加征高额关税,这已经很难用理性来思考了。
但我们需要认清的另一个事实是,美国在历史上从来就不是靠全球化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在19世纪,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关税同样高达30%以上,这一定程度上帮助美国快速发展自己国内的工业。
与此同时,美国积极扩大内需,加上世界大战,才让美国成为一号强国。
在此之后,美国才逐渐拥抱全球化。
如今,美国意识形态的回流,也意味着不确定性越来越高。
但好消息是,如今美国仅占我国出口的14%,美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出口市场了,尽管还有许多出口是绕道其他国转而到美国的,但和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相比,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和布局。
保守主义的缺点很明显,那就是缺乏有力的盟友。在特朗普打算对全球商品都加征10%至20%的关税之下,在特朗普打算退出《巴黎协定》不顾气候变化的情况下,美国优先,恰恰也是我们的机会。
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间互为竞争,美国国内对华鹰派不断崛起,并成为两党共识,这几乎预示着在一个至少十年的窗口期,中美经贸不再会像过去那么热。
但“反全球化”这件事本身,也未必就全是坏处。一个可能性的方案是,这同样会倒逼我们扩大内需,通过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方式,去消化我们庞大的产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要从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转型到消费主导型。
这,可能才是中美经贸回暖的基础。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