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宋琳 何华 文/图)姬水之畔,古邰之壤。在陕西关中平原腹地,有座总面积不到400平方千米的“袖珍”小城,名为武功。这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故里,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建筑企业大县,也是叫响全国的“电商新城”。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诉求趋于多元、矛盾纠纷日益突出。

为破解治理难题,武功县委坚持高位推进,在第十七次党代会提出建 设“三强四美”11〕现代化新武功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党建引领、

法融网格、德润武功、共治共享”

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描绘出基层有活力、治理出成效、群众得实惠的基层善治“新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

建强治理堡垒。始终强化党委在社会治理中的统领作用,围绕“社会和美”这一落脚点,高标准谋划,将基层社会治理纳入“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县长挂帅,成立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领导的工作专班,根据县域社会治理的基本情况,每年年初确定新一年工作目标,建立工作台账和时间节点。县委政法委结合县法院推送的各镇(街道)每月诉情信息,制作《全县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情况通报》,对全县每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全县网格社会治理事件诉请分析等六大板块逐乡镇进行通报,倒逼基层组织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县委据此,以“月月评比,季度讲评,年终晒成绩”的考核方式,设立“红黑”榜,对社会治理成效显著的镇(街道)予以褒奖,对排名靠后的进行通报、约谈,助推社会治理工作责任落细落深,全力打造社会治理的“武功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育强治理“头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村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的领导。探索推出“党建+网格+社会治理”模式,实行“两代表一委员”下沉包联网格、“党小组包联党员、党员包联群众”机制,打造以网格员为骨干,多方

协同的网格力量体系。扎实开展“党建+”模式观摩点评,倒逼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县法院依托一村一政法干警包抓平安建设工作,常态化入户走访、面对面采集诉求,有效整合治理一线“根须力量”,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锻造治理先锋。全面构建覆盖多层面、宽领域的党员服务体系,通过“数字咸阳”平台党建模块,探索建立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服务、双管理”机制,利用民情热线和“随手办”专栏,实现信息动态随时采、矛盾纠纷随时调,达到了简易矛盾纠纷调解短、平、快处置的目的。县法院将党员法官融入全县192个网格内,深入到建筑、电商、价格、金融、妇联、学校等行业内,通过电话咨询、微信群交流、定期入驻等方式,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依规解决纠纷。2024年全县累计收集民意29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90余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

法融网格提升治理水平

夯实网格优服务。以“一网统管”为牵引,将全县划分为192个一级网格、1414个二级网格,配备一级网格员475名、二级网格员1414名,主城区22名网格员、农村地区40名网格员实现专职化,在网格内组建“一专四兼”五支队伍,进一步充实网格力量。推行网格编码管理,将“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数据关联采集、标注上网,构建一套“自下而上”的网格事件闭环处置流程,实现上报事件的核实、处置、反馈、评价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常态开展网格问需、网格问计、网格问效等活动,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全县“万人起诉率”连年下降、排名居于全市前列,2021年至今全县“无新发命案”,实现“全省平安县”创建“六连冠”,先后被授予全省首批“平安铜鼎”“平安银鼎”,荣获“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

专业调处提速度。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联调模式,设立“金融消费纠纷法官工作室”等6个法官工作室、“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工作站”等9个调解平台,打造“诉前调解+诉前调书”模式,通过科技赋能,高效便捷解民忧。深入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建成192个村级调委会、8个镇级调委会、5个行业人民调委会,聘用人民调解员684人,推选法律明白人370人,打造“永儒说事评理点”“忠民调解”等特色品牌,变解纷力量“星星之火”为“燎原之势”,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60件。

多元解纷增实效。在县委政法委领导下,县法院以“分类化解”为原则,细化纠纷类型。聚焦金融案件高发的行业领域,思考类案成因,梳理焦点问题,适时发送司法建议,有效筑牢金融风险防范常态化机制;聚焦劳务大县实际,构建“法院+工会”接力模式、“法院+仲裁”裁审衔接制度,共同发力妥善化解劳动争议纠纷;聚焦建筑领域,与县住建局联手,指导小区物业组织、网格员、“红袖章”队伍加大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确保物业纠纷消除在未起之时;聚焦教育领域,在“双减政策”落地之后,联合县教育局、公安局协调化解教培纠纷,全县仅有无忧名师一家培训机构存在退费纠纷;聚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脉,组建成立“电子商务法庭”,对电商企业“把脉问诊”,增强企业家的法治意识、风险意识。百亿产业链的电商企业,从2022年纠纷40件下降为2024年的16件。除此之外,家事类、民间借贷、土地类、邻里关系、物业合同、劳动类等纠纷案件数量同比也都不同幅度下降。

德润武功激活内生动力

以德树人,奏响德治“主旋律”。坚持德治先导,连续举办14届“十大孝子”“十大贤媳”“十大好公婆”评选和表彰活动,做好与时代精神的衔接与转化,注重培养不同领域的示范典型,倡树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范围。坚持“法、理、情”相统一和“网格化+人性化”相衔接,专题学习探讨“无讼”“贵和”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法治内涵,组建家事纠纷调解专业团队,推进“社会和美”建设。

以礼育人,培植德治“主载体”。深化拓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精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探索建立“8+N”志愿服务体系,“志愿云”系统注册志愿团体301个、志愿者6000余人。扎实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建设,重拳整治陈规陋习,连续两年举办集体婚礼,全面开展乡村“大喇叭”宣讲和道德讲堂活动,使现代文明在乡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着力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

以文化人,夯实德治“主根基”。充分挖掘武功历史人文资源,在全县192个村(社区)设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室”等自治组织,打造“厚德上显•书香满村”“绿华好人”“肖马三治融合”等村级德治品牌,用“三字经”“四字口诀”等形式交口传颂、潜移默化,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让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坚持人文关怀,增进民生福祉,连续5年每年出资30余万元为全县12.4万户居民家庭购买社会治安保险,累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共治共享实现提质增效

军地融合发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武功驻军大县实际,成立军事基地和机场周边安全保密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应急处突演练、重大活动应急响应、常态化排查整治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优势,深入开展全覆盖、无盲区、拉网式安全隐患巡逻巡查,全面梳理掌握军事基地和机场周边建筑、设施、场所等风险点位,加强对政情、社情、舆情监测预警。县法院常态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强化守法自觉意识,共同打造“军地军民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

树立品牌集群。围绕打造社会治理品牌集群,在全县范围内选取“一镇一村一社区”作为试点探索区域,以长宁镇为试点,建成“四位一体”的“长宁平安驿站”,使其成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典范。以普集街道办营上村为试点,推出“1+1+N”警格+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联动治理局面。以普集街道办人民西路社区为试点,推动实现居民需求在网格征集、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升级。县法院积极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寻求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最优解”,注重办案与普法相结合,我院在油菜花节、河滩古会上普法宣传的信息接续登上《人民法院报》。

坚持数字赋能。以智能化、信息化、立体化为目标,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提升“雪亮工程”联网应用和实战能力,安装703套设备,形成县镇村“三道监控圈”。完成201个综治视联网点位铺设工作,汇聚重点领域53条基础链路,推动实现六级视频联动、重点领域视频汇聚,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化治理网络。引进“情指行”可视化接处警平台1套,推行“1、3、5”快速响应机制。为全县8个镇(街道)、192个村(社区)配备200辆GPS网格治安联防巡逻电动车,实时感知社会风险,综合研判指挥调度,推动基层治理“可感、可管、可控、可防”。县法院加快推动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强力推进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与各单位携手并行、互通有无、共同发力、最大程度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法院力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社会治理任重道远。武功县始终以群众的感受为目标,把社会治理抓得更紧、更细、更实,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植根于武功热土,绽放出更加美丽的“幸福之花”“和谐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