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小时候玩过泥巴没有?我小的时候,那时没什么玩具可玩,有时玩玩泥巴也觉得很有乐趣。记得当时小孩子们经常把泥巴团成泥球然后抛向墙壁,让泥球粘贴在墙壁上。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以惯性的方式存在的,当墙壁阻隔了泥球的运动时,泥球的惯性就会以震波的形式穿透墙壁影响墙壁另一侧的物体(如果墙壁的另一侧有物体依附的话)。假设我们一脚把足球踢向墙壁,那么当足球撞击墙壁时会不会产生穿透效果呢?——不会!由于足球的弹性非常好,当足球撞击到墙壁受到阻力时就会以折射的形式瞬间改变运动方向,所以产生不了穿透效果。
同理,戴上拳击手套打在人身上也不会产生穿透效果,因为拳套的弹性也比较好。那么为什么泥球撞击到墙壁时会产生穿透的效果呢?因为泥球比较柔软而且没有弹性,当泥球撞击到墙壁时会做相应地缓冲处理,不会被墙壁的反作用力折射回来,所以就产生了穿透效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用拳头打人的话,要想产生穿透效果就得把拳头握成空心拳,当这种空心拳打到人身上时会做相应地缓冲处理,使拳头不被弹回来,这样就产生了穿透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当这种空心拳打到人身上时千万不要把拳头握紧,拳头一握紧就被弹回来了,那就前功尽弃了。
另外还要把肘关节放松,避免形成反作用力回传导路,影响穿透效果。然而人是活的,当人体受到击打时会产生相应地位移,而你的臂长是有限的,往往会因对方的位移而影响力的传导。一般来讲,当拳头打在对方身上时至少需要粘贴0.3秒的过程才会产生穿透效果,这就需要有一个跟随的过程,那么如何克服臂长的限制去跟随对方的位移呢?那就得全身放松,靠拳头向前运动的惯性来带动身体前倾跟随,发力时你可以上步但不可以用脚蹬地,一蹬地,你的腰腿就紧张了,身体难以被拳头的惯性带动前倾。
讲了这么多,可能大家会觉得太复杂,很难掌握这种发力技巧。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打人时不发狠就容易做到了。你不发狠了,拳头就握不紧了(不一定非得握成空心拳,空心拳只是一种说教的形式),胳膊上的肌肉也松开了;你不发狠了,也就不努劲了,自然也就不蹬地了(蹬地是为了加强劲力,你不想狠打对方,你也就用不着蹬地加力了)。
那么,如何在实战中克服发狠努劲呢?这就需要武德方面的教育,“伤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武”是制止暴力的行为,我们应该本着正当防卫的原则,理智地控制制止暴力的分寸,把歹徒移交到公安机关法办,因为我们无权惩治。
有人说:“武德是武功的最高境界!”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他知不知道武德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当你的武德修为到达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你就会轻松获得这种能力。穿透力是一种巧劲,它无须通过力量练习来获得,一般能够打出五、六十斤的力量就足以使对方造成内伤,丧失战斗力。
我们在这里并非大力弘扬什么巧劲,其实能够把人打得骨断筋折的蛮劲也不错,只是生命力太短暂,引用哈迪根的武友石补天的话说“练蛮劲的吃的是青春饭”。人老不讲筋骨为能,练蛮劲的岁数大了就不是年轻人的对手了,而巧劲的生命力却很长远,岁数大了也能打。
穿透力本是内家拳的密传,这个几百年来的秘密,今天我们终于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解释了,揭穿这个秘密的意义在于能够让大家在短期内快速掌握它的技巧。
下面我再引用我们单位的同事赵军赵师傅讲的两个例子来说明穿透力的惯性原理,以便大家深入理解。
赵师傅说:“熟透了的西瓜,如果你一巴掌拍下去,外表没裂,但是你用刀把它切开再看看,瓜瓤全被震碎了,所以卖西瓜的小商贩给顾客挑西瓜时,他会很小心地用手去拍,生怕把瓜瓤震碎。”
赵师傅还说:“传说子弹中有一种子弹叫炸子儿,其实所谓的炸子儿就是往空心的子弹头里注入水银,当子弹头钻入身体受阻时,子弹头里的水银就会冲破子弹头在体内进行再次冲击,这种所谓的炸子儿就是根据惯性原理制作的。”
内家拳讲放松,放松是对的,但是你能在实战中做到放松吗?当你想打死对方时,你必然要握紧拳头,那还怎么放松啊?所以我们要大力加强武德修为,武德上去了才能松下来。然而缺乏实战经验也是不行的,那会导致你在实战中恐惧紧张,放松不下来,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加强实战练习,经验丰富了,实战时紧张的情绪可以得到相应地缓解。为了加强穿透效果,尽量少做力量练习,力量练习会导致你的关节僵硬,影响发力技术的完善。
以上所述,可能有人会质疑:“不握紧拳头会不会挫伤手腕?”明确地告诉你:“放心大胆地去试吧!(本文完)
真正的武学,不可能普罗大众,一直以来都是阳春白雪,是极少数人玩的东西。传武,需要真正的传承才行。现在已经开始招募,五月份开课,里面有很多各拳种优秀的功法,包括桩功、试力、内功、肩胯训练、技击、养生等,愿自己在武学路上少走弯路的朋友,请关注,可以加罗山主微信:18513683927进行交流。
附:
来源:传统武学
请欣赏短视频
声明:公众号《临汾平阳文化》更名为《临汾LF探索PYWH》.本号将赓续6年来的坚守,关注市民身边事,民生新闻,探索平阳历史文化,挖掘研究悠久的历史文化……
投稿邮箱348132359@qq.com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