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作者莫砺锋在建湖陆秀夫纪念馆留影

我早就知道陆秀夫是江苏盐城人,也知道盐城有一座陆公祠,却一直没能前往拜谒。日前应邀到盐城作讲座,心想机会总算来了。没想到正逢祠堂修缮停止开放,我不得其门而入。盐城的朋友见我失望,便安慰我说陆秀夫的出生地是盐城所属的建湖县建阳镇,那里从明代起就建有陆秀夫读书处、忠烈堂、景忠书院等纪念性建筑。近年在民间发现了一方刻于明万历年间“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石碑,地方政府以此为依托,在原忠烈堂的遗址上兴建了陆秀夫纪念馆。“盍往观之?”刚结识的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向民正巧是建湖人,便自告奋勇帮我联系他的建湖老乡为我当向导。次日清晨,我便乘坐友人之车直奔建湖而去。高速公路两边的栾树挂满一丛丛的蒴果,鲜红如火,为斑斓秋色平添几分生气。

不久车下高速,转入纪念馆的甬道,迎面便是题着“君实坊”三字的高大牌坊。陆秀夫字“君实”,“君实坊”意即陆秀夫故居所在的街区。候在牌坊下的几人迎上前来,内有建湖的县委书记陈霞、宣传部部长陈伟等,都是李向民的朋友。昨晚李向民只打了一个电话,他们便忠于所托,毕竟是君实故里,故民风淳朴如此!寒暄之后,我们便向陆秀夫纪念馆走去。

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大殿,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先进大殿参谒。殿正中是陆秀夫的雕像,他身穿朝服,手执朝笏,正襟危坐,颇有朝廷重臣的威仪。但是雕像通体镀金,金光闪闪,颇似一尊佛像,我私心以为不然。这座纪念馆是二十多年前兴建的,也许如今地方经济发达,主事者便想为古代的乡贤“重塑金身”。但陆秀夫原是一位名儒,又是殉国的烈士,其像应以严肃庄重为妥,这才更加切合雕像两侧的对联“海上孤臣丹心不泯,人间忠烈正气长存”。我以前从书上见过一幅南宋彩绘的陆秀夫像,虽曰“彩绘”,也只有官服略带青绿色,整个画面相当朴素,这才符合陆秀夫的身份。

讲解员带我们走出大殿,走进左侧的“景忠书院”,院门匾额乃舒同所题。院内在很醒目的地方建有一亭,亭内竖有一碑,碑上“宋陆忠烈公读书处”八个大字尚可辨认,其余小字则漫漶不清。令我惊喜的是,走进书院的正厅,一眼看到墙上挂着那幅南宋彩绘的陆秀夫像,像旁的说明文字称“此为南宋宫廷彩绘真像,取自《赵氏玉牒》”,讲解员说这是他们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复制来的。这应该是最接近陆秀夫原貌的写真像!我心中的敬意油然升起,便肃立像前鞠了三躬。陆秀夫!这便是1279年在崖山身负幼帝蹈海殉国的那位忠烈之士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元灭宋,在后人心目中或许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其实不然。虽然当时蒙古铁骑的战斗力不可一世,但它受到南宋军民最坚决的抵抗,灭宋战争绝非一蹴而就。试看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的年代表: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次年西夏降。1231年窝阔台出兵伐金,1234年金亡。1235年窝阔台分兵西征,1241年于里格尼茨(今波兰西部)大败孛烈儿(波兰)、捏迷思(德意志)联军,全欧震动。相反,窝阔台于1235年发兵进攻南宋的荆襄、四川,伐宋战争拉开序幕。其后蒙哥又于1257年亲统大军征宋,1260年忽必烈继位后继续攻宋,直到1279年才最后灭宋。虽然南宋确有畏敌如虎一意求降的文臣武将,但爱国军民则坚决抵抗,如合州钓鱼山军民迫使蒙哥大军连攻五月而不克,襄樊军民坚守孤城长达六年而不降,皆可光耀青史。由于国势日衰,文天祥、陆秀夫等原本高居庙堂的士大夫纷纷走上抗元前线,并在烽火遍地的动荡时代中力挽狂澜,成为中流砥柱式的民族英雄。

陆秀夫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登进士第,不久至镇守扬州的爱国将领李庭芝幕下任参议官。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军沿江东下,扬州的僚属纷纷逃散,惟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李庭芝荐陆于朝,乃往临安。德祐二年(1276),元军进至临安郊外,太皇太后谢氏率恭帝上表请降,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南奔温州,陆秀夫追从二王,与大将张世杰等共立赵昰于福州,改元景炎,册杨淑妃为太后,封赵昺为卫王。景炎三年(1278)四月,益王殂。众臣又立卫王为主,以陆秀夫为左丞相,改元祥兴,六月退至厓山。

祥兴二年(1279),元军围歼宋军于厓山,陆秀夫负帝昺蹈海,南宋乃亡。我往昔阅读《宋史·陆秀夫传》至此节:“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左右无不悲动者。属井澳风(《南方周末》编者注:在井澳地方遇到飓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又读《宋史纪事本末·二王之立》至此节:“元军薄中军,会日暮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遣小舟至帝所,欲取帝至其舟中,旋谋遁去。秀夫恐来舟不得免,又虑为人所卖,或被俘辱,执不肯赴。秀夫因帝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先驱其妻子入海,谓帝曰:‘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即负帝同溺,后宫诸臣从死者甚众。”内心震荡,终日不怿,正如鲁迅《摩罗诗力说》所言:“人有读古国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于卷末,必凄以有所觉,如脱春温而入于秋肃。”

陆秀夫所说的“德祐皇帝”指恭帝赵㬎。宋度宗生三子:赵昰、赵㬎、赵昺,他们依次为杨淑妃、全皇后、修容俞氏所生,后来皆成为宋末的幼帝。咸淳十年(1274)度宗崩,因赵㬎为嫡出,乃得继位,改元德祐,年仅四岁,由祖母谢太后垂帘听政。至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前锋攻至临安,宋廷束手无策,乃由谢太后做主,以“宋国主臣㬎”之名上表乞降,并献上传国玉玺。元军随即将全太后、赵㬎及宗室、宫人及文武官员掳往北都,因病暂留的谢太后不久亦被舁床而行强遣入北。他们入元后虽未像北宋徽、钦二帝那样受到牵羊系颈的奇耻大辱,但恭帝到达大都后被降封瀛国公,十余年后又被遣至西域学佛,全太后亦出家为尼,都是宋朝的严重国耻。

对于德祐二年的亡国惨状,汪元量诗中有生动的描写,试读其《醉歌》之四、五:“六宫宫女泪涟涟,事主谁知不尽年。太后传宣许降国,伯颜丞相到帘前。”“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佥名谢道清。”《湖州歌》之三、四:“殿上群臣默不言,伯颜丞相趣降笺。三宫共在珠帘下,万骑虬须绕殿前。”“谢了天恩出内门,驾前喝道上将军。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是幼君。”《越州歌》之二:“东南半壁日昏昏,万骑临轩趣幼君。三十六宫随车去,不堪回首望吴云。”丧权辱国,莫此为甚!陆秀夫所以要在德祐之后接连拥立两位幼君而坚持不降,所以要在抗击元军犹如以卵击石的形势下仍然坚决抵抗,最后不惜君臣一同蹈海殉国,就是要为大宋皇朝保持最后的尊严。

近年来人们时常议论厓山之后有无中华的问题,在我看来,厓山沦亡的仅仅是赵宋皇朝,至于中华,则无论是指中华民族,还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都依然长存于天地之间。中华民族只是在强敌之前暂时失败而已,何曾灭亡!南宋末年坚决抗元的人物包括爱国军民与士大夫,陆秀夫身负帝昺蹈海,后宫、诸臣及军士跳海从死者甚众,据《宋史》卷四七记载,“浮尸出于海者十余万人。”事后帝昺、杨太后、陆秀夫等人的遗体都得到当地百姓的安葬,后代祭祀不绝。

厓山沦陷后,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上,太学生王炎午作《生祭文丞相文》,置于文天祥将要经过的路上,劝其殉国。天祥到达大都入狱之后,故宋的宫廷琴师汪元量前往探望,作《妾薄命呈文山道人》,以“君当立高节,杀身以为忠”的句子勉励文天祥为国尽忠。可见当时非但文天祥等士大夫以慷慨捐躯的壮烈行为来维护民族气节,一些未沾朝廷命禄的民间人士也以鼓励烈士捐躯的举动来养护这种精神。厓山沦陷后四年,文天祥在燕京慷慨就义。后十年,抗元失败后避居山中的谢枋得被元人强行押解到大都,他坚拒出仕,绝食而死。陆秀夫、文天祥、谢枋得这三位宝祐四年的同榜进士先后殉国,堪称宋末士大夫群体的光荣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诗人流沙河为建湖陆秀夫纪念馆所书对联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在元军铁骑前以死抗争的人物除了上述两个群体外,又增添了帝、后等皇族人物。德祐二年正月元军进入临安之前,赵昰、赵昺二王及杨淑妃等人仓促南奔,陆秀夫、张世杰等人追及于道,其后在元军的追击下一路败退,经温州、福州、泉州、潮州、惠州,最后退至新会海中之厓山。二王虽是幼童,行动全仗护驾诸臣做主,但也历尽千辛万苦,最后赵昰在井澳因“飓风坏舟几溺死,遂成疾”而终,赵昺则在厓山随陆秀夫蹈海而死。杨太后在闻知帝昺死后大恸曰:“我忍死艰难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一国之帝、后同时殉国而死,这是自古罕闻的壮烈举动,这一史无前例的壮举,主要促成于陆秀夫之手。在建湖的景忠书院中陈列着二百多幅历代诗、联,其中以当代诗人流沙河手书的一副对联最惬我意:“宋灭无降帝,陆沉有秀夫。”在帝制时代,皇帝是国家的象征,也是民族的代表。陆秀夫背负帝昺蹈海殉国,意味着宣告中华民族在强敌面前誓死不降。正如文天祥《正气歌》所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从帝昺、杨太后到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谢枋得,再到广大的爱国军民,他们用生命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气节,宣告了中华民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精神充溢天地,万古长存。从战国义士鲁仲连义不帝秦、宁蹈东海而死的壮严誓言,到南宋宰相陆秀夫决不降元、宁蹈南海而死的壮烈举动,中华民族的千年史册始终宣示着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民族品格。陆秀夫!在南宋灭亡、天崩地塌的生死关头,您背负幼帝蹈海殉国,这一跳真是惊天地,动鬼神!您有如一座秀出天外的海上奇峰,永远屹立在华夏的天地之间!

>原载《南方周末》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