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晚清三巨头",左宗棠为何瞧不起曾国藩?李鸿章道破天机!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个人被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其中前面三个人又被称为"晚清三巨头"。但同样是作为"晚清三巨头",曾国藩却被其他两位瞧不起,尤其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左宗棠,更是经常对他冷言嘲讽,后来甚至与曾国藩彻底决裂。而作为曾国藩门生的李鸿章,似乎对自己的老师也颇有微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曾国藩与左宗棠两个人第一次相见的时间是1852年12月21日,曾国藩是1811年出生的,而左宗棠是1812年出生,因此曾国藩要比他的湘阴老乡左宗棠大一岁。
曾国藩和左宗棠二人的相遇是因为一件震动整个清朝的大事,这件事情就是来势汹汹的太平天国运动,当时曾国藩正因为"丁母忧"(为母亲守孝)在家,为此慈禧派他去协助当时的湖南巡抚张亮基操办团练。
曾国藩当时已经是位极人臣的高官了,但左宗棠仅仅是张亮基手下的一个幕僚,他甚至连一个举人的身份都没有,可谓是相当落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给当时已经是二品大员的曾国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左宗棠一开口就是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曾国藩和张亮基这两位大领导反而成为了老老实实的听众。
为此曾国藩认定左宗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对于左宗棠这个人相当敬重,甚至想要将左宗棠收入麾下,这件事在他的书信和札记的集子《曾文正公文集》中有记录。但奇怪的是,左宗棠这样一个落魄的文人反而有些瞧不起曾国藩,他对曾国藩的评价并不高,甚至还有些贬低曾国藩的意思:
"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与仆甚相得,惜其来之迟也。"
这是左宗棠在见了曾国藩之后对他的评语。"才具稍欠开展"是左宗棠最瞧不上曾国藩的原因之一,当然了,这其实也是曾国藩一生致命的弱点,他不似其他的大员那般机敏聪明,而是显得颇为笨拙粗糙。
相传曾国藩曾经在朝堂上奏事,并且别出心裁地画了一幅画以供讲解,结果这幅画画得实在是过于丑陋,连皇帝都忍不住随群臣一同笑话他。
而曾国藩小时候更是留下过"背书气走小偷"的传说,这样的特质其实在此后湘军抗击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也体现出来了,他的弟弟曾国荃在他的指挥下不会干别的,只知道一味地挖战壕围城,因此得到了"曾铁桶"的称号。
而曾国藩本人在湘军战败之后,更是急得直接要跳水,这样的性格在清朝的大员中几乎是异类般的存在,当然了,曾国藩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他人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除了左宗棠这般的"狂士"公开地表示对曾国藩的不屑之外,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鄙视。
公元1860年,李鸿章就与曾国藩二人就移军祁门,以及李元度事件产生了分歧,李鸿章甚至以出走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李鸿章虽然在胡林翼等人的说和下回到了曾国藩的身边,但他从此以后对于自己的老师便产生了怀疑,并且在此后的很多决策中都能看出两者的差异。
例如,曾国藩在太平天国覆灭后马上请求慈禧裁撤湘军,但是李鸿章却趁此机会扩大了淮军的规模,并且在此后的剿灭捻军战役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而在此后的"天津教案"中,曾国藩作为慈禧特派的处理人员,竟然选择了"息事宁人",在处理案情上偏向法国特使,为此曾国藩遭到了朝野上下的指责,更有甚者认为他是"卖国贼"。曾国藩在这件事后万念俱灰,他便辞去了当时的"直隶总督"的官职,继续回到了自己的两江地区做总督。
在所有人都不理解曾国藩为何如此"懦弱"时,李鸿章道破了天机,他认为曾国藩是一个"过于爱惜自己羽毛的人",曾国藩不希望因为此事导致西方列强再次入侵,他希望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好名声。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李鸿章在后来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时,采取了与曾国藩不同的态度,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彷徨,甚至面对刺杀都不为所动。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非常重要的名臣,他以一介书生的身份组建了湘军,并且通过将近10年的时间打败了太平天国,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更为重要的是,他是近代"洋务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几乎晚清诸多重要时刻都有着他的身影。
即便是这样一个人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就像左宗棠看不起他缺少才气一样,李鸿章认为他"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是一种错误,但或许这才是曾国藩数十年混迹官场的秘诀吧!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我之蜜糖,彼之毒药"的事情太多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