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开封城,这座曾经的六朝古都,如今却显得格外寂寥。城头上,稀稀拉拉地站着几个身着军装的士兵,大多面容稚嫩,显然是新兵。城内,除了整编66师13旅和第68师的一个团,其余都是临时拼凑的地方武装。这座北宋故都,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竟只有3万守军死守。而在城外,华东野战军的铁流正在悄然逼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座重要的省会城市沦落到如此境地?这支守军,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一、兵力空虚的战略困境
世人皆知1948年的开封一战,却不知在这场战役之前,开封城内的兵力究竟有多么空虚。要说这开封城何以沦落至此,还得从蒋介石的一个重大决策说起。
那是1948年4月下旬的一个深夜,南京总统府灯火通明。蒋介石正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桌上摊着一份份战报。自徐蚌会战失利后,中原战场的形势每况愈下。蒋介石深知,必须找到一个机会,在中原战场寻求决战,否则整个华北局势都将不保。
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抽调中原战场的精锐部队,组建四个机动兵团。这四个兵团共有12个整编师,27个旅,外加4个快速纵队。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用这支精锐之师寻找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或是找到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决一死战。
然而,这个决定却让豫东、皖北一带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当地仅剩下6个整编师,14个旅的兵力。这些部队分散在广大区域内,可谓是顾此失彼,处处设防却又处处空虚。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开封的防务状况。这座河南省会,昔日的六朝古都,竟然只有区区3万守军。其中能称得上正规军的,只有整编66师13旅和第68师的一个团。剩下的2万多人,要么是河南省保安部队,要么是从周边地区溃逃进城的还乡团。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地方武装,说白了就是乌合之众。
整编66师虽然号称是中央军劲旅,但在一年前的鲁西南战役中就遭到重创。当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一举将其歼灭。如今的66师,不过是重建不久,新兵比例高得惊人。至于第68师那个团,也好不到哪里去,连基本的训练都还没有完成。
更糟糕的是,开封城内的这些部队各自为政。保安部队听命于河南省政府,还乡团则各有各的山头,就连正规军之间也是互不统属。66师师长李仲辛虽然名义上是开封守军的最高指挥官,但实际上对其他部队却无法形成有效指挥。
就这样,这座坐拥四条铁路干线、扼守黄河南岸的重要城市,竟然只能靠这样一支残兵败将来守卫。每当夜幕降临,站在城头远眺,满城灯火依旧璀璨,但守军们却知道,这座千年古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二、古都新战:开封保卫战的序幕
1948年6月15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内灯火通明。粟裕正在研究最新的战场态势图。经过详细的情报分析,开封的防务空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军事会议上,粟裕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构想:"攻取开封,调敌西援",随后再"先打开封,后歼援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