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2日,解放军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仅仅四天后,淮海战役就拉开了序幕。早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前,解放军方面就已经开始着手调兵遣将,约50万解放军,秘密从各个方向开往徐州。

在淮海战役中,战斗前线与后方都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他们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用鲜血铸就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事迹。今天,笔者要给大家展现一位淮海战役中的“降兵”事迹,他们在接受了我党先进的思想教育后,懂得了自己是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为淮海战役取得胜利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2月10日,淮海战役正在激烈地进行中,这天夜里,双堆集上空飘起了鹅毛大雪,战火纷飞的战场被一片白色覆盖,暂时安静下来。但守在阵地上的双方士兵却都不敢放松警惕,他们知道,战场上的安静随时都可能被敌人突然而至的枪声击碎。国民党军时不时地向空中释放照明弹,照明弹发出的强光将两军对阵的区域照得如同白昼,当晚地面被白雪覆盖,照明弹的强光更加刺眼。

中野4纵10旅29团9连的阵地上,我军哨兵一刻都没有放松,放哨期间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因为老兵都知道,这种大雪的天气会影响视线,敌人很可能会借着大雪的掩护搞偷袭。时间来到11日凌晨四点,9连2班的战士樊宝俊负责放哨时,突然发现有一个“雪堆”正在缓慢地从敌人地堡向我军阵地缓缓移动。

樊宝俊发现情况后,立即向班长报告。班长齐国强闻声赶到樊宝俊的身边,借着战壕的掩护,向樊宝俊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敌人释放照明弹的时候,齐国强也看到了那个向我军阵地移动的“雪堆”。根据经验来看,这个“雪堆”很可能是敌人借助伪装向我军阵地靠拢,再伺机搞偷袭。

齐国强确定了情况后,让樊宝俊盯紧了这个“雪堆”,立即将情况汇报给排长张道华。张道华拉上指导员刘学轩一起赶到战壕查看情况时,那个“雪堆”在不断地“蠕动”下,已经距离我军战壕不远了。随着“雪堆”靠近,大家已经可以看清这个“雪堆”的真实情况,是敌人身披白被单,借着大雪的掩护向我军靠近。在白被单的左前方,还有一只手伸出被单,举了一面小白旗,因为下雪的缘故,之前才没有注意到。

在战场上举白旗意味着投降,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敌军在战场上投诚并不罕见,甚至出现了敌整编第101师战场起义的情况。但中国自古就有“兵不厌诈”的说法,张道华和刘学轩发现对方举了白旗后,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而是命令大家保持警惕,等“雪堆”高进后立即将对方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堆”靠近我军战壕后,还没等我军战士有所行动,伪装的敌兵就开始加速挥动手中的白旗,然后高喊:“共军兄弟别开枪,我是来投诚的。”说完,他顺势滚入战壕,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枪和子弹上缴后,主动介绍起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