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用一句话,将天下苍生的兴盛与灭亡,系于每一个老百姓的身上,后经梁启超精炼,形成了八个铿锵有力的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民族危难之时、国家将倾之际,中华大地从来都不缺少英雄人物,他们源源不断地从人民群众之中涌现出来,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或许他们从事不同的行业,甚至有的英雄手中拿的也不是枪,但英雄们的精神与勇气一样令人尊敬,英雄不问出处,平凡人群中诞生的英雄同样值得尊敬!
1952年,彭德怀与刘伯承元帅向西康军区下达了一个命令,命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寻找一位船工。接到两位老帅的命令,西康军区自然不敢怠慢,立即组织了搜寻行动,甚至组织了专门的工作组进入山中寻找,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想来也并不意外,在群山峻岭之中寻找一个船工,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西康军区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将此命令传达到全军,如果哪名战士发现相关线索立即上报。
彼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但西康省大凉山一带,依然存在不少的匪患,这剿匪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西康军区身上,当时负责大凉山剿匪任务的是西康军区副政委鲁瑞林。
鲁瑞林是解放军中的一位将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有着“不败将军”之称,此次到大凉山剿匪,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但他还是秉承着一贯的稳健作风,在剿匪前做足了了解工作,以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凉山地区搞民主改革以前,彝族分为黑彝和白彝,其中土司管辖区的彝族叫白彝,非土司管辖区则被称为黑彝。
冕宁县大凉山嘎基彝族部落是一个世袭的黑彝家族,在当地盘踞多年,积累了不小的势力。国民党虽然当时已经溃败,但仍然有一部分匪 特残留,他们逃到黑彝家族的地盘,对家族的高层进行煽动。
黑彝家族当时施行的制度还是奴隶制度,黑彝的高层在族内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靠压榨和剥削奴隶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接受了国民党匪特的煽动,与他们一起进山为匪,妄图以武装来抗衡解放军。
鲁瑞林亲自率军抵达大凉山嘎基彝族部落时,嘎基的头目早已闻声而逃,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的奴隶,被留在了原地。
这些被压迫的奴隶娃子真是可怜,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要进行繁重的劳动,每个人都瘦骨嶙峋,目光中看不到希望。
为了了解他们的情况,解放军开始与他们尝试沟通,但因为语言不通,与他们沟通时需要靠翻译(通司)才行,为沟通带来极大的不便。
就在这时,一个奴隶娃子引起了解放军战士的注意,这名奴隶娃子竟然不是彝族人,他身着勉强遮身的蓑衣,平时很少说话,一个人缩在牛马棚中,因为长期居住牛马棚,一只眼睛被潮湿的地气熏瞎了。
经过询问才知道,他虽然看上去已经十分苍老,但他的真实年龄仅40岁左右,他是一名汉族人,流落至此,无奈之下才成为一名奴隶,平时的工作主要是替主子放牧。
大家虽然都是奴隶,但在奴隶之中其实也有等级之分,而他显然是奴隶之中最低级的那一个,这些年来已经记不清吃过多少苦,只有远超年纪的苍老容颜,证明着他曾经的苦难经历。
因为他是汉族人,解放军战士与他沟通起来特别方便,便向他了解起情况来,解放军向他了解情况时态度非常温和,对他没有任何形式上的侵犯,让他对解放军部队的纪律很是敬佩,这样的情景,让他想到了曾经见到过的另一支部队——红军。
奴隶不禁感慨,解放军的队伍与红军的队伍一样纪律严明,是一支了不起的军队!解放军战士听到这名奴隶的话感到惊奇,就问起了他是在什么时候见到的红军,并向他说明,解放军就是曾经的红军队伍!
这名汉族奴隶听到这话,一改平日里的沉默寡言,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向解放军战士讲起了他曾经见到红军的一段辉煌往事。
这名奴隶的名字叫帅仕高,汉族,四川省石棉县安顺乡人,在本地以做船工为生。帅仕高自小就生活在大渡河畔,在河中戏水成了他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运动,大渡河的激流险滩对外人来讲是有去无回的阎罗殿,对帅仕高来说,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帅仕高年仅20岁左右,就已经是当地有名的船工,很多人都称他为“船老大”,不是因为他的年纪大资格老,而是因为他的水性和驾船技术确实高,赢得了当地所有船工的认可。
如果他的人生可以这样一直发展下去,他会守在大渡河畔做一辈子船工,然后生儿育女,平淡地过完此生。帅仕高身逢乱世,他的人生也注定了不会平凡,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大英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