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张钦礼,这位焦裕禄的亲密战友,被判刑13年。
他曾是兰考县委书记,治沙治水,挽救了无数被风沙和盐碱吞噬的农田,带领干部和群众在黄河边拼命改天换地。
然而,这样一个为人民奋斗一生的干部,却因“捏造焦裕禄事迹,欺骗全党、欺骗全国人民”被推上了审判席。
时间流转,2004年5月7日,张钦礼病逝于郑州。
消息传出后,兰考的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赶来为他送行。
从村庄到县城,十万人沿街磕头,送别这位带他们走出贫困的人。
一生饱经风雨的张钦礼,为何会在晚年背负冤屈?
张钦礼与焦裕禄的结缘
1962年12月,冬日的寒风吹拂过兰考大地,张钦礼作为县委副书记迎接了新任县委书记焦裕禄的到来。
焦裕禄身穿一件厚重的棉大衣,目光扫过办公室内简陋的设施和墙上斑驳的粉刷。
他立刻投入到了了解兰考县的各项工作和问题中。
在焦裕禄到任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张钦礼向他详细汇报了兰考县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由于过去几年浮夸风和共产风导致的无数干部被错误批斗的情况。
这些干部大多数是基层的骨干力量,他们被错误批斗。
焦裕禄认真听取了张钦礼的汇报,仔细查看了相关文件和案例。
在会议的尾声,张钦礼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即为这2000多名被错斥的干部进行平反,并恢复他们的名誉和职位。
焦裕禄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支持张钦礼的提议。
他认为这是改善兰考政治生态和促进各项工作开展的关键一步。
在随后的几周里,焦裕禄和张钦礼共同组织了多次会议,详细审查了所有被错斥干部的案件,确保每一位干部都得到公正的处理。
张钦礼的“除三害”运动
在焦裕禄的全力支持下,张钦礼接下了治理“三害”的重任。
他们两人几乎每天早出晚归,带领工作队穿行在兰考的田间地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张钦礼首先组织县里的技术干部和老农召开讨论会,搜集治理风沙、盐碱地和洪水的经验。
治理风沙是第一步。张钦礼组织人员在风沙最严重的区域测量风口位置,并和焦裕禄一道讨论防风固沙的方法。
他们提出在风口地带种植防风林带,同时利用芦苇和黄河泥修筑沙障。
在实际操作中,张钦礼带头卷起裤腿和群众一起搬运泥土,将一筐筐黄河泥填入沙地,用木桩固定沙障。
他们还试验种植耐旱的沙棘、杨树等植物,观察成活率。焦裕禄则负责统筹协调,确保各个区域的工作有序开展。
治理盐碱地的难度更大,土地板结,寸草不生。
张钦礼带领干部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土壤深翻作业。
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制定分片包干的方式,干部们主动和群众分成小组,推着犁头一点一点地翻松盐碱地。
工作时,张钦礼始终和大家一起挥锄挖土,膝盖常常被泥土磨破,但他从未休息过。
他还从外地请来农业专家,根据兰考的实际情况,试验改良土壤的办法。
经过无数次试验,他们最终找到了掺沙改土的技术,用沙子和有机肥料混合翻入盐碱地,使土地逐渐恢复了活力。
洪水治理同样棘手,每年雨季,黄河水漫溢成灾,大片农田被淹。
张钦礼和焦裕禄带队深入受灾最严重的村庄,沿着河道和低洼地摸排积水走向,绘制排水图。
他们召集群众开会商议修筑排水渠的具体方法,并组织了大规模的排水工程。
张钦礼站在泥水中,和乡亲们一起挥锹挖渠,推着手推车运土石填沟。
他的嗓音因长期喊话嘶哑,但他依旧坚持用大喇叭号召更多人参与。
经过多轮努力,兰考的风沙逐渐得到遏制,防风林郁郁葱葱地护住了土地;盐碱地开始长出作物,农民收获的粮食逐年增加;洪水横行的低洼地建成了四通八达的排水网,减少了雨季的损失。
张钦礼的领导与奋斗
1965年5月,周化民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后,张钦礼继续主持县委的日常工作。
他的精力大多集中在生产和基础建设上,经常与干部们一起下乡督导,了解每一项工作的实际进展。
1966年,《人民日报》刊登了焦裕禄的事迹报道,这在兰考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报道中,记者称张钦礼为焦裕禄的“亲密战友”。
这个称号让许多干部和群众回忆起他们两人一起治理“三害”的日子。
到了1973年,张钦礼当选为开封地委书记,同时兼任兰考县的第一书记。
这一时期,他全力推动兰考的水利和治沙工程,调动了全县上下的力量。
县里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分片负责施工。
张钦礼不顾繁忙的事务,亲自到重点项目现场查看进度。
张钦礼和他带领的干部们常年奋战在兰考的沙地和黄河沿岸,与农民们一起治理风沙、改良盐碱地、修筑排水工程。
干部们和群众干同样的活,肩膀挑着泥,脚踩着水,黄河泥糊满了腿。
有时黄河的水混着泥浆漫过膝盖,鞋子陷进泥里拔不出来,他们干脆脱了鞋子,赤脚在泥泞里继续干。
时间长了,黄河泥硬邦邦地粘在腿上,把汗毛一根根粘掉,泥巴干裂后又磨破皮肤,膝盖以下常常布满一道道血痕和裂口,没几个人的腿是完整的。
干部们和农民之间没有距离,白天在田间地头干活,晚上就挤在农民家里开会。
干部住的地方和农民没两样,有时连地铺都没有,大家挤在一起打个盹,第二天早晨天还没亮就起来继续干。
每次治沙种树,干部和群众肩并肩种下一棵棵苗木,张钦礼经常喊着号子带头搬树苗,埋土,浇水,直到一片片绿色站稳在沙地里。
很多干部的手上磨出了一层又一层的老茧,农民们看着都心疼,但干部们却毫无怨言。
1973年至1977年间,全县完成了近19万亩的沙地治理,占沙荒地的绝大部分。
盐碱地的改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面积达到22.7万亩,种植的农作物开始出现稳步增产的趋势。
张钦礼的不幸与群众的支持
1979年,张钦礼被免去所有职务,还以“捏造焦裕禄事迹”的罪名被判刑13年。在新安监狱,张钦礼的生活清苦,身体消瘦不少。
然而,即使是被关押,他的情况仍牵动着兰考人的心。
兰考的干部和群众,包括机关的勤杂人员、小商小贩,甚至是机关食堂的炊事员,都想方设法凑钱组织探望。
为了凑够路费,有些村里的干部自己掏钱不说,还带着群众家里攒下的粮票,千里迢迢赶去新安。
他们每次去探望都带着一些土特产,有时是一小袋红薯干,有时是一点黄河边晒的鱼干,还有时候是几斤水果糖。
东坝头村,一个在兰考县里都算最贫穷的小村庄,全村人知道张钦礼的事后,东拼西凑了几块钱,挑选了两位代表,还特意到集市上买了几斤水果糖,带着简陋的行囊去新安探望张钦礼。
这些糖是村里孩子们平时连看都少见的稀罕物,村民们却舍得为张钦礼花这个钱。
他们一路颠簸,走了好几天才到达监狱,把糖和消息一同递到了他的手里。
张钦礼在监狱中的表现和群众的关注,引起了不少媒体和相关人士的注意。
后来,在穆青和周原的关照下,他被提前一年释放。
获释时,兰考的干部和群众早已守在路边迎接他归来。
这些人中有和他一起治沙的干部,有当年一起挖渠的农民,还有当年被平反的那些老干部。
张钦礼的逝世与人民的悼念
2004年5月7日,张钦礼在郑州去世的消息传出后,迅速在兰考及周边地区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一些与他共事的老干部、曾经受过他帮助的群众,还有许多听说过他事迹的普通百姓,不约而同地涌向兰考,想为这位一生为民的老书记送行。
张钦礼的家门口很快挤满了人。
大家有的带着白花,有的拎着简单的供品,有的只是空着手赶来,只为见他最后一面。
几个乡镇的老人家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赶了几十里路来吊唁。
他们说,张书记在世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在黄河边治沙、修渠,那样拼命的干部,他们一辈子也忘不了。
葬礼原本定在五月中旬,但人数持续增加,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
有人估计,按照这样的趋势,正式下葬的当天,可能会有十几万人到场。
附近的庄稼地也可能被踩坏,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为此,县里决定提前进行葬礼,以避免意外发生。
在葬礼当天,灵车从郑州驶向兰考县时,沿途站满了自发前来送别的人。
灵车进入兰考县城时,车速逐渐放慢。
县城里的街道两旁挤满了人,手里举着自制的标语,有些人举着“张书记一路走好”的牌子,更多的人只是默默地站着,眼里噙着泪。
灵车走走停停,几乎无法继续前行。
到了下葬的地方,附近村庄的群众闻讯而来,人越聚越多。
为了避免踩踏,灵车不得不再次调整路线,提前选定了一处安葬地点。
即便如此,现场仍然涌进了上万名群众。
整个下葬过程虽然匆忙,但始终井然有序。张钦礼生前常去的那些村子的乡亲们,不少人跪在路边磕头。
张钦礼的离去成为了兰考群众心中的一场巨大的悲痛,他的坟前堆满了送来的花圈和白布条。
参考资料:
[1]陈健.焦裕禄“亲密战友”张钦礼的遭遇[J].党的生活(河南),2014,0(20):18-19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