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电视剧《沂蒙》在各大电台热播,该剧的女主人公更是打动了无数观众。

别看她没读过书,懂的道理也不多,却在战争岁月毅然加入共产党。此外,她还动员全家参加革命,亲手将子女送上战场。而该主角的原型,就是“沂蒙母亲”——王换于。

接下来,笔者就带大家走进王换于的故事。

王换于50岁入党,创办战时托儿所

1888年,在山东沂蒙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里,传来阵阵婴儿的啼哭,她就是王换于。当时,中国正处于旧社会时期,女子地位卑微,封建思想渗透在各个角落。

因此,父母连名字都没给王换于取,直接喊她“山丫头”。在重男轻女思想的严重影响下,王换于从小缺少关爱,所有脏活累活她都要做,没有一点存在感,活得也很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岁那年,父母为了两斗谷子的彩礼,二话没说就把王换于嫁给一户姓于的人家。之后,她便有了一个标志自己的符号“于王氏”。

嫁到东辛庄后,王换于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受苦,夫家虽没有很苛刻,但许多事情还是要她亲力亲为。从小饱受男女不平等的待遇,王换于早已生出逆反心理,一心想为解放妇女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山区各地掀起了抗日热潮。同时,也将新思想带到了这里,给王换于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1938年11月,50岁的王换于毫不犹豫加入共产党,成为当地的积极分子。不过,在填写党员名册时,直接难倒了指导员,没有名字怎么填?当时,队伍里有位叫陈若克的女同志,听完王换于的身世后,表示:“既是夫家用谷子换来的,不如就叫‘王换于’吧。”

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名字,王换于乐开了花,逢人就说“我有名字啦”。不久,王换于因为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被选举为村妇救会会长。

都说“一个党员一片天”,王换于入党后,她首要发展的对象就是家人。在王换于的带动下,大儿媳、长子、次子先后加入共产党,她家也成为抗日的“堡垒户”。

1939年,日寇对沂蒙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我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率部转战至王换于所在的村子。此地“三面环水水连山”,日寇几次三番途经这里,都不敢在村里驻扎。

不过,我们共产党可不怕这些,只要有群众的地方,哪怕是绝处也能求生。那时候,徐向前不仅带来了指挥山东抗战的首脑机关,还有27位抗战将士的子女(后增长至41个)。

其中,年纪最大的七八岁,小的才刚刚出生不久,由徐向前夫人等人负责照顾。由于生长环境的因素,孩子们个个又瘦又黑,且体质都极差。

对此,王换于心里暗暗着急,她知道这些孩子都是革命后代,是革命的“根”。同年9月底,王换于找到徐向前,提议道:“首长啊,这些孩子总跟在你们身边也不是办法,大家都忙着对付敌人,哪有多余的时间去照顾孩子们?”

顿了一下,王换于接着说道:“依我的看法,不如成立一个托儿所,将孩子们送到可靠的群众家代养。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保障,大人在前线也能专心打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向前一听,半喜半忧,无奈地说道:“大娘,我们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可这项工作由谁来负责呢?再说了,一下子安置这么多孩子,只怕会给群众增加负担啊!”

王换于注视着徐向前,掷地有声地说:“这件事就放心交到我身上吧。村里我跟谁熟,谁家适合养孩子,没人比我更清楚。要是首长信得过我,就把孩子们交给我吧。”

闻言,徐向前笑了笑,说:“大娘,连我都住在你家里,哪能信不过您啊?只是……”说到这里,徐向前收敛了笑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恐怕又要给群众添麻烦了!”

一听这话,王换于当即就不乐意了,拍了拍胸脯,说:“你们在前方打仗,帮助我们打跑敌人,给我们带来安稳的生活。现在你们有难处,我们帮衬一下算啥子麻烦?”

10月,东辛庄抗日战时托儿所正式成立,由王换于担任负责人。后来的日子里,王换于每天挨家挨户打听,谁家孩子夭折了?谁家没有孩子?谁家喜欢小孩子?将适合的孩子交给他们照料,很快孩子们就被安排妥当。

因为她自己家里有4位党员,政治绝对可靠,便承担起抚养罗荣桓、徐向前、胡奇才等领导的孩子,算下来总共有7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