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医生,求求您救救我爹!"雨夜里,一声急切的呼喊打破了村医室的宁静。

我放下手中的医书,看见门外站着浑身湿透的小芳,心里一紧。

那一夜的求医,不仅改变了一个生命的轨迹,也让我的人生有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01

一九八三年的春天,我刚满二十三岁,在青山公社卫生所当了整整三年的赤脚医生。

我叫刘明安,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卫校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后,我本可以去县医院工作,但看着村里老人小孩看病难的状况,我选择了留下。

爹常说:"明安啊,你这孩子就是太实在了。"我知道他是心疼我,但我从没后悔过这个决定。

那时的乡村医疗条件很差,整个公社就只有我们这一个卫生所。

屋子不大,一间诊室,一间药房,墙上挂着几幅医学挂图,角落里摆着一张简陋的病床。

每天天不亮,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我既当大夫又当药剂师,从早忙到晚,但看着乡亲们信任的眼神,再累也值得。

记得刚来那会儿,村里人还不太相信我这个年轻医生。

老支书得了气管炎,宁愿骑自行车去县医院也不来找我看病。

后来有一次他半夜发作,实在挨不住了,这才让儿子来请我。

我二话不说,背着药箱就去了。

一个晚上,打针、熬药,总算控制住了病情。

从那以后,老支书见人就夸:"咱村这个小刘啊,是个好大夫!"

慢慢的,找我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有的是老毛病,有的是小伤小痛,我都认真对待。

渐渐地,我成了村里最受信任的人之一。

春种秋收时,乡亲们总不忘给我送点自家种的瓜果蔬菜;逢年过节的,家家都要请我去吃顿便饭。

每到阴雨天,诊所里就特别忙。

风湿病、关节痛的老人特别多。我总是一边给他们推拿按摩,一边叮嘱注意事项。

有时候一天下来,手都酸得抬不起来,但看着老人们缓解了疼痛,我心里就特别踏实。

白天看病,晚上看书。

我从县医院借来不少医学书籍,有空就研究。

慢慢地,我不仅能处理常见病,还能做一些小手术。

乡亲们都说:"有了小刘在,咱们村总算有了主心骨。"

记得那是四月初的一个雨夜。

我正在油灯下研读一本从县医院借来的内科诊疗手册,突然听见急促的敲门声。

打开门,看见的是隔壁小王庄的王小芳。

她浑身湿透,头发上的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淌,眼睛红红的:"刘医生,求求您救救我爹!他突然肚子疼得厉害,满地打滚,我怕……我怕他有什么不测……"

我记得王小芳,她家的情况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娘走得早,父亲是村里的老木匠,手艺不错,但架不住年纪大了,活也接不了几个。

全家就靠小芳在公社豆腐坊打工维持生计。

村里人都说她孝顺,每天天不亮就去镇上干活,晚上回来还要照顾父亲。

我赶紧收拾医药箱:"别急,我这就跟你去。"

外面下着大雨,山路湿滑难行。

王小芳打着手电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等我。

雨水打在脸上,我看见她单薄的身影在雨中微微发抖,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害怕。

02

"你爹是什么时候开始疼的?"我一边走一边问。

"晚上吃完饭就说不舒服,开始还以为是着凉了,谁知道越来越疼。"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我想着等天亮再来找您,可爹实在疼得受不了了……"

我心里一紧:"你做得对,这种事耽误不得。"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王家。

屋里点着豆油灯,昏暗的光线下,我看见王大伯蜷缩在床上,脸色发青,冷汗直流。

床边放着一个搪瓷脸盆,里面还留着些许呕吐物。

"大伯,我是小刘,您别怕,让我看看。"我一边安抚,一边给他检查。触诊时发现右下腹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结合其他症状,很可能是急性阑尾炎。

这病在城里不算什么大事,但在我们这山沟沟里可够受的。

最近的县医院要翻两座山,这么大的雨,就算连夜送去也够呛。

再说王大伯这个年纪,折腾一趟怕是吃不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芳,去烧点热水来,要快!"我一边给王大伯打针退烧,一边在心里盘算对策。

小芳很快端来热水,我见她手都在抖:"刘医生,我爹这病要紧吗?要不要去县医院?"

她的声音很轻,但我能感觉到她的害怕。

我看了看外面的瓢泼大雨,又看看疼得直冒冷汗的王大伯,咬了咬牙:"来不及去医院了,得马上手术。"

"在……在家里做手术?"小芳睁大了眼睛,里面满是惊恐。

我明白她的担心。农村条件有限,在家做手术确实风险很大。

但现在这情况,耽误不得。我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别怕,我在卫校实习的时候见过好多次阑尾切除手术,虽然没独立做过,但理论知识和基本步骤都懂。眼下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说完这话,我自己的手心也直冒汗。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一个不小心,就是人命关天。

但看着小芳焦急的眼神,我知道自己必须豁出去了。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很简单。

我让小芳把家里最干净的床单煮开水消毒,又用酒精反复擦拭手术器械。

好在我随诊疗箱带了一些基础手术器械和缝合线,药品也算齐全。

03

"刘医生,"小芳突然拉住我的袖子,"要是出了什么事,您不用担责任。我爹这条命就交给您了。"她的手很凉,但握得很紧。

我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里一热:"放心,我一定尽全力。"

手术在煤油灯的光线下进行。

小芳打着手电给我打光,我一边做一边给她讲解。

她很聪明,配合得特别好,递器械、擦汗都恰到好处。

期间王大伯疼得直哼哼,小芳就轻声安慰:"爹,您忍忍,马上就好了。"

两个小时后,手术终于完成了。

看着病床上安详入睡的王大伯,我长出了一口气。

小芳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刘医生,谢谢您!"

我摆摆手:"别急着谢,还得观察几天。这几天我都住在你家,随时注意你爹的情况。"

就这样,我在王家守了整整一个星期。

每天给王大伯换药、测体温,小芳则负责煎药、熬粥。

夜里我们轮流守着,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宿。

在那些漫长的夜晚里,我们聊了很多。

我知道了小芳从小就想学医,但因为家里穷没能上学;她也知道了我留在村里的原因。

小芳说她小时候最喜欢看赤脚医生给人看病,觉得能救人性命是天底下最了不起的事。

"要是我能帮您打打下手就好了。"她有一次这样说。

我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你要是真想学,我可以教你。"

她眼睛一亮:"真的吗?"

我点点头:"反正卫生所就我一个人,有个帮手也好。"

就这样,王大伯的病好了后,小芳开始到卫生所来帮忙。

一开始是打打杂,扫地、整理药品、记录病例。

慢慢的,我教她认药、把脉、打针。

她学得很快,不到半年就能独立处理一些简单的病症。

小芳特别勤快,每天天不亮就来卫生所。

我常说她太早了,她就笑:"早点来还能帮您收拾收拾,省得病人来了看见乱糟糟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我和小芳渐渐培养出了默契,她总能在我开方前就把需要的药准备好,我看病时她也总知道该在什么时候递上听诊器或者体温计。

小芳人缘特别好,村里人都喜欢她。

老人们来看病,她总是特别有耐心,一边给倒水一边嘘寒问暖;小孩子们怕打针,她就给讲故事转移注意力。

久而久之,有人甚至专门挑她在的时候来看病。

04

有一天下午,卫生所里没什么病人,我正在教小芳看病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坐在我旁边,认真地记着笔记,发梢不经意间蹭到我的手臂,带来一阵淡淡的清香。

我的心突然跳得有些快,赶紧低下头继续讲解。

那天晚上收工的时候,小芳突然说:"刘医生,我煮了些饺子,您要不要尝尝?"

我一愣:"这大热天的,怎么想起包饺子?"

她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是我娘的忌日,往年都是我和爹两个人吃,今年想着您平时对我们这么好……"

我心里一暖,说:"那咱们一起吃吧。"

就这样,我们在诊所的小桌子前围坐着吃起了饺子。

小芳的手艺不错,韭菜鸡蛋馅的,鲜嫩可口。

她给我夹了个饺子,说:"刘医生,这是我第一次给别人包饺子,您尝尝味道怎么样?"

我咬了一口,点点头:"好吃!"

她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

那一刻,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突然发现小芳真的很美,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温柔。

正当气氛变得有些暧昧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我和小芳都愣了一下,随即听见有人在喊:"刘医生在吗?我婆婆又犯病了!"

小芳赶紧起身收拾碗筷,我则拿起医药箱准备出诊。

临走前,我回头看了她一眼,发现她正抬头望着我,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

那一刻,我们似乎都意识到了什么,但谁都没说破。

就在这样暧昧的气氛中,日子一天天过去。

我和小芳之间,似乎有一层若有若无的情愫在流动,但谁都不敢捅破那层窗户纸。

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