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去国外上学前,不少小伙伴都曾幻想过与不同肤色、口音各异的外国同学谈笑风生,迅速融入本地社交圈子,然而,现实却会给你重重一击,下面主页君将为大家分享一位留学生的真实经历,希望能为即将前往海外学习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些宝贵的社交经验。记住,有些圈子如果难以融入,那就不必勉强自己,找到让自己快乐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From Panopath过来人留学
微信号:Panopath_liuxue
出发去国外上学前,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曾幻想过——
自己和肤色不同口音各异的外国人谈笑风生、迅速出入游走于本地社交圈子?
很多小伙伴在刚刚出国的时候都会尝试着去和外国人进行社交,秉着“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的原则积极报名参加各种活动。后来,有的人融入了老外的圈子,有的人退回了华人圈;有的人走几步路抬头低头全是朋友,有的人到头来只愿意和熟悉的两三个人交流。有的人接受自己无法融入各种团体,而有的人耿耿于怀——
我这么开朗热情,完全就是大好人一个,怎么会融入不了?
01
与外国人交往实录
早上九点半,我被Snapchat特别的信息提示音吵醒了,原来是CSE课和我同一个小组的外国课友们在讨论今天晚上的趴体。
“Hey Jessy, you wanna join us?”
突然被cue的我有些受宠若惊,毕竟开学两个月来,尽管我一直在努力融入,我在组里的角色依然仅仅是the asian kid who is good at studying。久而久之,我也渐渐失去了刚开学那会儿想要成为“one of them”的动力。
盯着天花板,我纠结了起来;算了吧,去了也是继续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待在一边,明明插不进他们的对话却还要笑着假装很有共同话题的样子,真的好累。可是好不容易他们想起我一次,也许这次我终于可以扭转我nerd形象了呢?这次拒绝了,也许他们就真的不会把我当作他们的一份子了呢?
“Give me a sec, let me think about it.”
为了不错过早十的discussion,我如是回复。
在走去lecture hall的路上,我碰到了orientation时和我同一个组的Cathy,她画着挑眉穿着吊带legging拖着sandal,和身边的白人小哥哥一路打闹着地迎面走来。
“What's up, Jes?”
她笑着和我打招呼,露出了一口白牙。我突然想起刚见面时的她,那时候我们都拘谨得除了询问中英文名、家乡、专业就只剩下相顾无言。
而现在我似乎还是没有什么长进,尤其是和外国人相处时,即使表面一副热情开朗健谈的样子,内心却总是在打鼓,总是担心自己的口语不地道,担心对方对自己发起的话题不感兴趣。明明期待着和外国友人们谈笑风生,聊起来后却又想赶紧逃离这场让人紧张的对话。
而Cathy,已经俨然一副abc的样子。她一定融入地很好吧,我想。好羡慕,要是融入白人圈这件事也能有人carry就好了。
“Sureee imma definitely go!”
我掏出手机,应下了group chat里的邀约。
再试几次吧,除了肤色不一样,他们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放平心态去趴体好好have fun啦。
然后,一年过去了,我们进入了大二。
我在大一想着的再试几次,有用吗?
是的,我可以在周五和隔壁来自墨西哥的Jackie和来自西班牙的Joyce一起化上大浓妆,去隔壁的Frat Street串街party;
我可以在学校的求职大会上,用得体的英语与来自各个行业的人士进行专业层面的交流;
我当然也享受每周去那个虽说成员有50个人但每次meeting只来十几个的小社团,和学天文的俄罗斯小哥、学生物的美国小姐姐一起看看视频;
我不怕在教授提出某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却几笔带过时,果断地举起手说could you please repeat that;
我也渐渐对于人群中各种口音的英语是哪个地方的人,形成了条件反射的感应。
可是,当一天终了,将近午夜,我拿起手机,想要找点亲近的人唠唠嗑说说闲话、抱怨一下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差劲的教授、还有上课时旁边大声说话的同学,我还是习惯性的打开了微信。
我还是喜欢和我的中国朋友诉说自己的恋爱心事。
我还是喜欢和我的亚裔朋友吐露自己的童年趣事。
好难。
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拥有白人朋友。
我并没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或者满足曾经的自己对于出国的憧憬,真正的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心,视这个地方为另一个家,称这里的人为family。哪怕我此刻可以说,自己成为了一个拥有多元的包容的社交圈的人,可是那些真正交心的、相处最亲密的人,还是这些和我来自同一个地方、和我说着同一种语言的他们。
只有在和他们交流时,我才感受到真正的放松,不用感受突然想不起来某个单词的窘迫,不用在说完一个joke之后没有被get到时自己赶紧转移话题。我好像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无差别化交流,也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融入一个新的圈子。
所以,问完自己,在困意包围我之前,我隐隐约约地嘟囔了一句,我好像还没有交到一个白人朋友呢。
02
是什么使人人有别
也因此,由于融不进去以及中国留学生实在太多了,大家对很多中国留学生总有个刻板的印象,就是爱抱团。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抱团也是迫不得已的,除了社交场合,占我们留学生活大半部分的学习生活就更是如此。
随机分配组员的小组作业上,咱们也不是没尝试过和不同国家的同学愉快合作,只是被某些人放了几次鸽子,十以内加减法要求助谷歌的某些人搞了几次心态,某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人针对了几次之后,下一次自由组队的结果就是多元化大大下降。
某些契机认识的“队友”“朋友”,你以为合作得还算顺利,怎么就不能进一步发展成好朋友了呢?
然而,很多时候这种团队都会在任务完成碰拳庆祝的一刻原地解散,下次见面能互相打个招呼的只是少数,甚至有些人根本记不得有过你这么一号人(“哦,你也上过这个课?好巧啊!”)。
反倒是有些有点过于社牛的中国人,你还没意识到身边坐着一个人呢,二维码就伸过来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拒绝。有些目的不纯的很让人反感,但有些也就无所谓了,恰好有机会互相帮忙的时候好歹算是“认识”。
不知不觉地,你也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特别,但明明看到学校里三五成群的都是长得差不多、口音差不多或者很早就认识了的人。想打入一个陌生小群体的内部,好像真的存在一道坚不可破的壁。
03
如何和外国人社交?
在“自己人和自己人交往”的现象中,谁都别想甩锅给老外,觉得“本地人排外”或者动不动就认为自己“被歧视了”。咱们总觉得自己和外国人玩不到一起去,但有些老外也在发愁怎么才能和中国人成为朋友。
所以我们该怎么努力为大家缓解这种尴尬呢……
不要表现得太“符合刻板印象”
有些外国人可能对中国人有些刻板印象,我们自身很难改变他们的成见(更何况这么多留学生确实无奇不有),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接受我们中的一部分人,通过现身说法来逐渐“辟谣”,而不是继续坐实那些我们很“无趣”或“刻薄”的方面。
比如像上面这种试图和中国留学生交往但感到无助的老外,我们不妨对他们表现得更热情一些,更直接地表达善意。
团结“局外人”
很多时候,作为客人的我们都会觉得本地人们的圈子过于根深蒂固,让人难以融入;或许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也和你一样“苦本地人久矣”。
另外,不像咱们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庞大的华人圈,很多小国留学生在当地真的是没有坚不可摧的“舒适圈”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国际生”的共同身份团结起来。
适度参加社团活动
如果你有一些特长、爱好,那就有很多机会通过这些来结识新朋友;这样既可以快速锁定同好,节约沟通成本又不用克服尬聊的心理障碍,又可以保证定期和他们见面交流、一起参加活动、完成很有成就感的任务。
别太把人家当外人
有到中国留学的ABC表达过自己的困惑: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在学校感到自己既不够像美国人,也不被中国人当成自家人。
在国内,我们确实有的时候会把“外国人”的身份看得太重,那些可能除了护照不一样其他方面都地地道道的人大概一辈子也别想摆脱“这不完全就是个外国人”的评价。
这就不得不说了,认朋友认同胞有的时候真的没必要那么严格,有些ABC甚至比“真”中国人还爱中国呢,你再把人家当外国人,交往上处处心存芥蒂,那可实在是有点没必要地见外了。
@victoriazhou
话说回来,其实融入不了才是常态。
虽然我们总想着入乡随俗、交友多多益善,但没有哪个地方能做到让四方来客全都宾至如归并且同化统一的、无差异的身份。和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成为朋友当然有很多好处,但是如果观念和处世方式出入过大,在交往中我们也会清楚和这些人终究走不到一处,那么这种社交就或多或少成为了一种负担(如果你并不享受这个过程)。
比如, 如果你本来并不喜欢那种忘乎所以的疯狂的蹦迪状态,但是因为身边的外国朋友全都这么做便有样学样,不计后果地把自己灌醉……很难说强行参与这样的社交能不能拉近和这些朋友的距离,但可以肯定,人家常年这么干已经习惯了,事后你的身体遭罪可没有别人帮你分担。
再比如,很多人到了西方国家都难逃被追着传教。如果你不介意、单纯很想和一群“很友好”的人社交,那可能会参加他们的活动、讨论、晚餐,在其中不亦乐乎;但如果你确实不感兴趣,但一开始又不好意思拒绝人家的好心邀请,认识了几个积极的信徒,那弄不好接下来几个月里的每一天你都会面临“如何回复对方贴着笑脸的‘最近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参加讲习’一类的问候信息”的难题。
退一步讲,“总待在华人圈子”又不等同于没有能力和其他人交往,更不意味着“出个国白出了”,我们也该为自己有如此强大的海外群体感到骄傲才对。另外,其实很多人可能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体验了生活、交友习惯上的差异以后,才懂得我们中国人有些行事品质和观念的可贵。
这样,我们就更有理由大大方方地做自己,而不是为了看起来更处于社交中的优势地位而——
04
伪装身份
有的人在国外觉得和白人“打成一片”就很酷,发出来照片里的人五颜六色很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都说“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而身份当然越小众就越脱俗,总要给自己编一个听起来更高级的或者更西化的。
比如, 和我们上面说过的长着一颗中国心的ABC恰好相反, 有些中国留学生喜欢假装自己是ABC,甚至假装自己不懂中文,和外国人一起“看不起Chinese-Chinese” 。
还有一些人喜欢用方言区介绍自己的身份,比如会说广东话的一定要一遍遍强调自己是Cantonese,甚至直接说自己是香港人,尽管老家是福建的。
这类行为无疑都是本质自卑而又想强行抬高自己的表现。但是,如果不能做到首先尊重自己的真实身份,则更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欣赏。
有些亲眼见到过同学“伪装身份”的人也说了,他们以为自己讨好了的外国人背地里也会嘲笑他们是香蕉人,而身为同胞的我们也就更难以接受这些“忘了自己姓什么”的人了……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鸥酱,From Panopath过来人留学,微信号:Panopath_liuxue。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