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集团军某旅灵活应变深化战法研究——

活用装备,织密防空火力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八十二集团军某旅防空分队开展实弹射击训练。罗坤摄

初冬时节,塞北腹地,雷达飞旋。第82集团军某旅防空营一场防空训练紧张进行。

对抗陷入胶着,对手突然改变突防方式,大幅降低飞行高度。该营指挥员吴少铧随即指挥高炮分队调整射击角度,做好低空打击准备。天地相接处,“敌机”刚一出现,该营多炮齐射,精准“摧毁”目标。

“得益于平时扎实开展快速转换打击模式、调整射击角度的针对性训练,我们才能快速反应、有效应对。”吴少铧告诉笔者,“高炮低打”的战法创新,源于此前一次对抗失利。

那次训练中,“敌机”还未到达,“敌”袭扰分队已绕过外围警戒区,出现在该营高炮阵地侧翼。为防止力量受损,吴少铧迅速指挥高炮分队向预备阵地转移,没想到正中对手下怀——“敌人”抓住该营转移时的防御“空窗期”,一举“毁瘫”其防空体系。

“高炮本身具备对地面目标射击的能力,如果当时及时转换打击模式,用少量高炮压制‘敌’袭扰分队,就不需要转移阵地,也不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复盘会上,该营官兵就此展开激烈讨论。

“训练教材中明确,防空兵可在必要时歼灭敌方地面或水面目标。体系作战固然需要各司其职,但战场态势瞬息万变,装备运用也不可墨守成规。”该旅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战时需要因时因势灵活应变,平时训练也应紧贴实战需求预想复杂情况,深化战法研究,把手中武器用好、用活、用精。”

思路一变天地宽。随后,该旅围绕快速转换打击模式展开专攻精练,打破预设“敌”机航线的固有训练模式,通过投入多型靶机模拟不同类型目标,构设全方位“敌”情威胁,锤炼官兵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深挖装备潜能、创新战法训法。前不久,该营组织一场对抗训练,官兵临机应变,针对对手通过山谷突防的战法,将高炮阵地设在山顶高地,把对手预想的“奇袭通道”变成“火力陷阱”,一举制胜。(钱浩 李卓煜)

第71集团军某旅统筹使用训练资源练强作战本领——

挖潜释能,提高战车防卫力

初冬时节,黄海之滨。某防空兵训练场内,第71集团军某旅合成营装甲分队抵达射击阵位,一场对空射击训练随即展开。

长空之上,“敌机”快速逼近。分队指挥员高泉迅速指挥编组占领有利地形实施警戒,各车当即摇转炮塔、调整仰角,展开跟踪瞄准。“短点射,歼灭!”随着一声令下,多车同时开火对空点射,形成密集交织的火力网,瞬间“摧毁”目标。

“一般情况下,装甲分队主要担负地面突击任务,通常会配备专门的防空力量掩护行动。但战场情况复杂多变,低空威胁也在日益增加,迫切需要我们探索更有效的新战法训法。”训练结束,高泉告诉记者,低空袭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突然性,练强装甲车辆自身防空本领,对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十分重要。

以前一场训练中的教训,让高泉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该营装甲分队穿插突进、势如破竹,眼看即将夺控目标,却突遭“敌”残余空中力量阻击。尽管官兵立即组织步战车对空还击,但因操作不熟练、命中率不高,部队不得不放缓穿插速度,战场态势瞬间扭转。

低空遇袭,战车能不能“高射”?该旅研究发现,装甲车辆配备的自动炮具备打击低空目标的能力,但由于防空训练硬件要求高、场地资源少,官兵平时只能依托装甲分队训练场地开展模拟训练,实战思维和操作技能未能得到有效锻炼。为此,他们探索推出一系列改进举措:靠前做好统筹规划,盘活训练场地资源;利用有限时间窗口,跨建制组织装甲分队对空射击训练;打破专业壁垒,加强不同专业兵种之间交流互鉴,梳理归纳实用管用的组训方法和经验……通过充分利用防空兵训练场资源、贴近实战模拟多种空情,该旅采集了一批可靠的装备数据,研练了一批新战法训法,官兵实战意识和技战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这样的射击训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车组协同能力,也让我对未来处置突发空情更有信心。”走下训练场,炮手王乐感慨地说。据了解,下一步,他们将总结此次对空射击训练的经验成果,进一步优化训练模式、探索作战方法、释放装备潜能,通过深研细训补齐短板弱项。(于云之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高骏峰)

把装备练熟、练精、练活

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武器装备升级换代不断加快,全军官兵以饱满的热情学新装备、练新装备、用新装备,不断把手中装备练熟、练精、练出战斗力。

用好装备,不仅在“精”,更在于“活”。战争是不确定性的王国,任何战争都不可能完全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变化。一体化联合作战背景下,不同兵种专业相互配合,武器装备需要“兼职”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实现人与装备的有机融合,发挥人装结合的最大作战效能,既依赖于扎实有效的日常训练,也需要不断更新作战思维、培塑实战理念。

“高炮低打”和“战车高射”的探索实践,虽是在基于装备性能、合乎训练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应急尝试,关键时刻却可能成为扭转战场态势的“关键一招”。这也启示我们,平时训练中,要勇于打破思维桎梏,敢于往思维边缘处探索、在能力交界处练兵。只有比敌人多想一层、多练一手,才能更好地盘活训练资源、挖掘装备潜能,确保战斗力建设不留“死角”,在实战化训练中找到战场“最优解”。(郑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