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天窗》/郭富山/中国书籍出版社/2024年9月
□杨维松
翻开郭富山的新书《打开天窗》,就必须“说句亮话”——郭富山,这位生于黑土地的诗人,以其深情的笔触抒写着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赞美、对社会的审视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思考,恰似一把温柔的钥匙,悄然开启读者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奏响与读者心灵共鸣的二重奏。
“法官写诗的并不多”,《中国诗歌的脸》主编宋醉发见到我时说:“拍摄了千余位诗人,有公安,但法官之前还没遇到。”能把法律的理性和诗歌的感性完美融合与分离,实属不易,黑龙江高院的郭富山便是其中之一。初识郭富山,时光回溯至2016年5月,在项王故里江苏宿迁,我们参加由最高法院《天平》杂志举办的首届“天平杯”采风笔会。期间,这位成熟稳重的长者赠予我一本诗集。读完,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他的诗恰似黑土地上绽放的绚烂花朵,散发着浓郁醇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切的社会关切,如同一股清泉,给人带来深刻的感触和无尽的回味。
如今再读他的诗集《打开天窗》,上述观点得到了有力的印证。例如“那年中秋,风把树叶扯得精光/也把父亲的布兜扯出惆怅”(《那年月圆》),以 “那年中秋”这一特定的时间节点开篇,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具有特定氛围的情境之中,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扯”字赋予风以强烈的动作感,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风的力量和破坏力,营造出一种萧索、凄凉的氛围,既与中秋团圆之意形成反衬,也为后文父亲的惆怅埋下伏笔。从自然景象巧妙地过渡到人物情感,此乃其诗歌技艺高超的表现。
再如《归乡》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多元的主题以及独特的表现手法,打动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人们对故乡、亲情以及时光的深刻思考。开篇“家的前面加上一个老字/游子已在外了”,犹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瞬间激起游子心中的乡愁涟漪。将家、娘、房子、同学、邻居等与“老”字相连,赋予了岁月流逝和思念的深沉厚重之感。这种乡愁,不仅仅是对故乡的眷恋,更是对逝去时光、亲人和熟悉事物的无尽怀念。通过反复运用“老”字,展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结尾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真实,描绘了归乡时的喜悦与感动,如饺子、爆竹、父亲的酒杯等场景,表现出离乡时的不舍与无奈。尤其是“离开的时候,速度要尽量得快/越慢,娘亲在寒风中站得/就越久”,速度的快慢与母亲在寒风中的等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离乡的痛苦和对下次归期的期待,使诗歌更具感染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郭富山的诗,更是一双洞察社会变迁的敏锐眼睛。他密切关注社会现象,对城乡差异、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进行了深刻剖析。在《乡亲》中,他写道:“那些当年管我叫小嘎儿的/大小伙子们,如今都变成了老人/他们步履蹒跚,衣着简薄/遇见我时,眼里多了几分/陌生,几分疏远”,诗人郭富山望见曾经无比熟悉的乡亲们,如今皆已垂垂老矣,步履蹒跚,那眼眸中竟流露出陌生与疏远。此情此景,诗人内心顿感无尽无奈。这无奈,不单源于时间悄然带来的沧桑变化,更是因身份的差异所可能造就的情感隔阂。“他们/说我如今当了个官,不知/多大,在省里”,诗人以细腻笔触描述自己为官之后与乡亲们之间滋生的陌生感与疏远感,深刻地探讨了身份变化对人际关系的深远影响。尽管“我真的好想告诉他们/在偌大的城市,我的/境遇其实和他们一样”,尽管诗人竭力强调自己在城市中的境遇与乡亲们并无二致,然而,这种身份的差异,依旧在一定程度上悄然改变了彼此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这种差异使得彼此之间的理解愈发艰难,但诗人郭富山的内心深处,始终渴盼能与乡亲们维系那份曾经的亲近。正是郭富山对社会现象的这般敏锐洞察,使得他的诗歌具备了强烈而震撼的现实意义。
此外,郭富山在诗歌的布局和韵律上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与儿说》从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与思考,到对儿子的期望和嘱托,再到对可能面临的身后事的交代,逻辑结构层次分明,韵律节奏自然流畅,诗句长短错落有致,读起来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
整体而言,郭富山的诗聚焦于生活的细微之处,借由对日常事物的悉心观察与深刻感悟,悄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敲响读者心中的二重奏乃至多重奏,折射出自然之美、历史之迹、人性之光、社会之眼,以质朴无华却又满含深情的语言,传递着深邃如渊的情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