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团林铺镇石龙村二组路口,有一座结构完整的砖圆仓,这也是方圆几十里仅存的一座,是石龙村二组的地标建筑。据介绍,这是20世纪70年代专门储放粮食的仓库,曾被称为“战备仓”“备荒仓”“丰收仓”“四五仓”“节约仓”,是我国粮食储备的功臣。近日,石龙村砖圆仓入选荆门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
村里共建两座,耗时一年完工
石龙村砖圆仓立于双石公路的东边,这是一座圆形筒状建筑,砖混结构,因而也称砖混结构圆形筒仓。虽然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但这座粮仓从外观看起来依然牢固、稳重。
推开两扇铁大门,记者发现内部光线并不昏暗,墙壁和仓顶都是红砖砌成,墙壁上的水泥有些已经剥落。在筒体上方,等距离分布着4个小窗,其中一扇窗已用砖块封闭。
圆形仓顶采用砖混结构建设,红砖一圈圈地在顶部盘旋,弧度和线条圆滑、优美、流畅,彰显出建筑师傅的智慧与匠心。据介绍,这种纯砖砌的无梁圆形建筑,顶部采用的是穹窿顶建筑法。这种仓顶的技术难度是要侧砌90度仓顶,完全靠人手用一块块砖头“逼拱”出来。
“村里的砖圆仓是按照原荆门县粮食局的建筑方案施工的。我父亲是本地出众的泥瓦工师傅,在县粮食局的安排下,去烟垢镇、后港镇参观了砖圆仓,学习了修建技术。当时之所以修建砖圆仓,是因为这种粮仓装粮较多,密封性好,且耗用木材、水泥较少,占地也较少,造价低。”丁祖柏介绍。
丁祖柏今年66岁,当年和父亲丁光雄一起参与了砖圆仓的修建。他介绍,修砖圆仓时,父亲带着八九个泥瓦工和十几个小工参与修建。参与的人员每天计工分,泥瓦工每天另外有0.2元的维修工具补助。当时修建的是两个粮仓,另一个位于现存这座砖圆仓的东边。粮仓圆顶外部刷了水泥、沥青,更加结实耐用。顶端开有塔状天窗,圆筒上方等距离开有4个小窗,百叶窗设计,用来通风透气。
“两座粮仓是土法上马,农民工建成。当时连脚手架都没有,用绳子捆着木头搭成的脚手架。粮仓20世纪70年代中期修建,为期一年完工。两个粮仓都是直径14.5米,高约10米,可装500吨粮食。两个粮仓上下层各开了两个门,两个粮仓之间的门是对开的。两仓之间建有踏步梯,方便在粮食堆到两米多高时,站在上面,通过上层的门往仓里倒粮食。几个门没有门框,是用仓板插进两边的糟子,起遮挡作用的。”丁祖柏说。
据丁祖柏所知,当时方圆几十里仅石龙村有两座砖圆仓,村集体交粮非常方便。
方便本村交粮,其中一座仍在使用
“砖圆仓建起前,我们村和其他村一样,都要到几里外的粮站交公粮,肩扛板车拉,非常不方便。砖圆仓建起后,主要用来装本村交纳的国家储备粮——小麦和稻谷,一年两次开仓装粮。收割后的粮食在晒谷场晒好后,村里安排几个劳动力用板车拉到砖圆仓,过秤后倒进仓里。没过多长时间,国家就会派人把粮食运走。”石龙村村委会副主任朱文新介绍。
朱文新今年60岁。他告诉记者,1982年分田到户后,村民们都到附近的何场粮站去交粮,这两个砖圆仓就失去了作用,现存的这座粮仓就租了出去。“这么多年来,这个砖圆仓先后出租当过小卖部,装过肥料,现在又开始装粮食。为了便于装粮食的机器进出,原先的门用红砖封闭,朝公路的那边另开了一扇大门,上面还修了防雨的屋檐。位于东边的砖圆仓长期闲置,后来因为建房子需要用砖就拆除了。”
村里的地标建筑,承载乡村记忆
记者前去参观时,砖圆仓里堆着一地玉米。据石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夏海深介绍,砖圆仓出租给本村专门从事农资和粮食收购的一位村民,让粮仓继续发挥功效。“因为有人使用,就会及时发现粮仓的问题,村里可以及时维护。”
石龙村砖圆仓是典型的浅圆仓粮仓造型,是20世纪70年代重要仓储建筑的典型样式。资料显示,那个年代,我国流行用砖圆仓储备粮食。砖圆仓的筒身厚实,粮仓形似传统农家的米缸,寓意五谷丰登,是典型的中国式传统粮仓。此外,圆形结构能够使粮库内空气形成负压,通风效果较为理想。圆形粮仓也相对容易对付虫鼠雀害。砖圆仓上部另设有通风口,便于散热,能够使粮仓冬暖夏凉,确保粮食在相对恒温的状态下储存。
仓廪实,天下安。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其设计彰显了劳动人民深远的考量。石龙村砖圆仓就像一个符号,保存着这个村子的一段记忆,是无法被复制的历史印迹,也是不可多得的地标性建筑。夏海深说,村里将争取资金,对其修补、粉刷、加固,维护好这座砖圆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