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保险综合报道】近日,国家医保局就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进行解读,明确了未来医疗服务价格将迎来的三大新变化。这些变化旨在规范医疗服务收费,满足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并推动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方IC

首先,“合并同类项”将成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重要方向。长期以来,由于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各省份属地管理,导致地区之间价格项目的数量、内涵、颗粒度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国家医保局将整合价格项目,对相同服务产出相关的价格项目进行“合并同类项”。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统一价格标准,还能让收费更加规范透明。同时,项目合并后价格也将相应调整,以更好体现技术劳务价值,并合理下调部分大型检查设备的服务价格。

其次,立项指南的发布还将带来一批新的价格项目,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就医需求。国家医保局聚焦群众关切,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价格项目,如“上门服务”“床旁超声”“免陪照护服务”等,特别关注“一老一小”群体的医疗需求。此外,还新设了“航空医疗转运”等价格项目,为危重症患者提供跨地区紧急医疗服务。同时,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等高端医疗装备也被纳入新价格项目,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最后,立项指南还特别关注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云存储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医保局在立项指南编制中特别注重对这些增量技术的兼容。通过设立“人工智能辅助”扩展项,支持相对成熟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进入临床应用。同时,对于一些应当纳入服务范围但医疗机构未能做到的,则采取减收政策,以确保患者权益。

据国家医保局介绍,力争到2024年底编制好覆盖大部分学科领域的立项指南,基本完成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标准化、规范化的顶层设计。同时,将指导各省份在2025年第三季度前做好对接落地工作,并持续指导各地试运行2至3年,修订完善后适时推出新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