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
前两天刷到一个短视频,引发我很多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抖音@是土土啊

一个妈妈说,孩子想买个玩具,她说妈妈没钱。

小孩说:你拿那个二维码扫一下,不就有钱了吗?

妈妈惊呆了,难道说,小孩以为手机碰一下,东西就出来了??买东西是需要钱的 。

后来寻思,这一代孩子,好像确实没怎么见过现金,有这种认知也不奇怪。

然后她下定决心,以后多用现金,少用移动支付,让小孩知道钱来的不容易。

评论区有很多人在喷他,说是你自己没有给小孩做好金钱教育,成年人,谁不知道钱来得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说实话,成年人有时候真的也会忘。

举个例子,我平时网购挺克制的,但前段时间晚上,我开通了一个新功能,叫先用后付

我点下付款的那一瞬间,它会显示扣款: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靠,开通这个功能的那一晚上,我跟魔怔了一样,半个小时买 5 6 7 8 单零食。

甚至,我把一模一样的牛奶买了两次,只是因为两次刷到了,完全是下意识的,就像在用欢乐豆一样。

买完之后一看购买记录,感觉自己像个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碰巧前不久,我去了一趟香港,那里的移动支付没那么发达。

有很多小店贼横,只收现金,要不别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那周我出门都很焦虑的!

担心身上钱不够,每天出门,都要惦记着自己剩下多少钱,因为在香港打 Uber 也是要付现金的!如果钱花超了,那连打车回来都没办法,只能在街头打地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里呆了一个多礼拜,回来以为自己花了好多钱,直到我把账单列出来一看,一共花了几千块钱?

我不是说几千块钱少,我只是说,在香港消费这么高的地方,这个开支大大低于我的想象。我以为香港消费这么高的地方,两人呆了一个多礼拜,怎么说也得上万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有一家自己的工作室嘛,我发现发年终奖的时候,发一张工资条,让财务打款,总是差点意思,大家的获得感比较差。

后来有一年,我受土老板启发,突发奇想,用现金发年终奖,在办公室拿一台点钞机,然后:这是你今年的年终奖,一沓哗啦啦啦啦啦啦给他点出来。

我能感受到,收到现金的兴奋和激动,是明显不一样的:一样的钱,明显是现金让人更快乐,更有动力。

那种感觉,是数字没法取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去查了一下,发现这个事儿吧,还真有科学依据,还是我母校搞出来的。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周欣悦,从学校找了500多个大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人数80张白纸,一组人数80张百元大钞,然后让他们把手放到冰水和热水里,测试他们的忍耐力。

结果发现,数过百元大钞那组的大学生,忍耐力明显比数白纸的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好多外媒都报道了这个研究,标题叫:贫穷真的很疼啊!(Poverty Hurts)

在我看来这个标题取的有问题:只是数了一沓钱就能忍疼,又不是钱打你账上了,和贫穷不贫穷有啥关系?

明明就是现金对人的刺激感更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也要开始使用现金了 !这是对自己金钱观的警醒,不能把钱想象成数字。要时刻谨记,钱是现实中存在的,一沓一沓的东西,要能摸到它,有实感。

就像小时候看父母忙的半死,每个月才拿到一个薄薄的牛皮纸信封回家,里面有几张珍贵的百元大钞,花钱就会害怕。
知道柴米油盐来之不易,才会谨慎,而赚到钱的时候,也会有更大的成就感。

掰掰!